触控大屏将成为智能车机行业发展趋势?

    2020-09-22 14:58
    头豹研报

    2020年中国智能车机行业概览

    2022-03-01

    全文字数:2484字,精读时间:5分钟

    本文援引于报告《2020年中国智能车机行业概览》,首发于头豹科技创新网(www.leadleo.com)。

    头豹科技创新网内容覆盖全行业、深入垂直领域,行业报告每日更新;政策图录、数据工具助您轻松了解市场动态;智能关键词轻松搜索,直奔行业热点内容。

     

    诚挚欢迎各界精英交流合作,头豹承接行业研究、市场调研、产业规划、企业研究、商业计划、战略规划等业务,您可发送邮件或来电咨询。

     

    客服邮箱:CS@leadleo.com 咨询热线:400-072-5588

     


    汽车行业为智能车机业务发展奠定基础

    截至2019年,中国汽车产量与私家车保有量分别为2,572.1万辆与2.1亿辆,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为属于车载电子产品领域的智能车机奠定了市场需求。

    2015-2019年,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规模由7,600亿元增长至14,835亿元,万亿级别的汽车后市场规模驱使智能车机行业高速发展。2019年,汽车后市场利润贡献率在中国汽车产业链利润占比中高达57%,汽车后市场潜在空间巨大,为智能车机行业创造了有利发展环境。

    智能车机集多元化功能为一体,可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

    智能车机是车载信息娱乐设备的简称,是采用无线通信、卫星导航、移动网络等技术,为用户提供信息娱乐、汽车卫星导航定位、安防监控等服务的汽车终端产品。发展至今,智能车机已从第一代“老式车载卡带、收音机式”车机更新至第四代拥有语音声控、远程操控、万物互联等功能的智能车机。智能车机现拥有多元化功能,如音频播放、倒车影像、卫星导航定位、语音声控、安全辅助驾驶、车辆信息反馈等功能,可有效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

    中国汽车后市场潜力巨大,推动智能车机行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中国私家车产量与保有量持续增长,2015-2019年,中国汽车产量由2,483.8万辆增长至2,572.1万辆,中国私家车保有量由1.3亿辆增长至2.1亿辆,为前装智能车机与后装智能车机市场需求奠定了基础。此外,汽车后装市场潜力巨大,为智能车机行业带来利好发展因素。

    2015-2019年,中国智能车机行业市场规模(按销售额计)由145.5亿元增长至230.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1%。预计2019-2024年中国智能车机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呈增长趋势,原因如下:(1)智能车机厂商将不断完善车联网布局,拓展更多盈利模式,行业将逐渐走向成熟;(2)智能车机产品功能与性能将不断完善,用户使用体验及市场渗透率将持续上升。

    汽车导航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为空间部分、地面监控部分与用户部分

    智能车机的核心系统包括汽车导航系统、汽车信息娱乐系统、汽车智能化系统与汽车安全系统,其中汽车导航系统由三部分组成:(1)空间部分是由24颗GPS卫星组成的分布网络;(2)地面监控部分由1个主控站、若干监控站与3个注入站组成。监控站计算出每颗卫星每一时刻精确位置后,将数据传输至主控站,主控站接收到数据后通过注入站将数据传输至卫星;(3)用户可通过安装在汽车上的导航控制单元接收卫星信号与传感器信号,从而获得汽车的实时坐标位置与相关地图信息。

    触控大屏与车联网布局为智能车机行业发展趋势

    触控大屏优势众多,是智能车机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自Tesla推出17英寸超大智能中控台,其“时尚简约的超大尺寸直板造型”给用户带来强烈视觉冲击,众多智能车机厂商相继推出触控大屏类智能车机。2014年至今,部分汽车品牌厂商相继为旗下汽车配备大型触控屏幕代替普通中控台,如沃尔沃为XC90配置了一款9英寸的车载触控屏幕、东风风神为AX7配置了一款9英寸的车载触控屏幕、宝马为X6配置了一款10.25英寸的车载触控屏幕,大型触控屏幕市场反响热烈,逐渐成为汽车品牌厂商提升汽车附加值的方式。

    与普通汽车中控台相比,触控大屏集合多元化功能于一体,可满足用户社交、娱乐等需求,受到市场青睐。为持续提升旗下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智能车机厂商将持续加大在触控大屏的研发投入、加强人机交互体验,提升用户获取车载信息的效率,因此触控大屏将是智能车机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智能车机厂商不断探索多元化盈利模式

    伴随车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车机厂商盈利模式逐渐由单一化朝多元化方向发展。除传统的直接销售模式外,智能车机厂商可与众多车联网产业链参与者探索更多盈利模式:

    (1)与车联网渠道商(4S店)展开合作,提供一系列增值服务,如将通过车联网获取的车辆驾驶数据与信息分享至车联网渠道商,以提升车联网渠道商的服务质量,从而获得增值收入;

    (2)与车联网车载信息服务商(TSP)合作,通过收集终端用户个性化数据(如消费能力与习惯),车载终端智能车机可向终端用户推送定制化广告信息、提供保险服务等,从而获得增值收入。

    深度见解:智能车机厂商需持续提升其研发实力,方可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

    现阶段,中国生产智能车机的企业数量众多,且多分布于华南地区,产业集群明显。中国智能车机行业市场集中度低,行业尚未出现绝对垄断的企业,德赛西威、索菱股份、路畅科技为行业头部企业,合计在智能车机行业的市场占有率约为50%,此类企业拥有强大的研发实力,旗下智能车机产品营收已达数亿元。其他中小型企业(如飞歌、航睿导航、瑞联高科等)多为专注于车载电子领域的企业,与头部企业相比,此类企业市场知名度较低。

    从业务模式来看,智能车机厂商业务分为前装智能车机业务与后装智能车机业务,前装智能车机的下游用户为汽车制造商,因此若前装汽车产量持续增长,将为前装智能车机市场带来广阔市场需求。而后装智能车的下游用户为汽车保有量用户,因此若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将为后装智能车机市场带来广阔市场需求

    未来,为满足市场竞争与用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智能车机厂商需不断提升其研发实力,以应对智能车机更高级别系统的升级。此外,为拓展企业盈利模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智能车机厂商还需不断完善其车联网布局,方可获得更多行业话语权。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