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2502字,精读时间:5分钟
本文援引于报告《2020年中国TIGIT抑制剂市场报告》,首发于头豹科技创新网(www.leadleo.com)。
头豹科技创新网内容覆盖全行业、深入垂直领域,行业报告每日更新;政策图录、数据工具助您轻松了解市场动态;智能关键词轻松搜索,直奔行业热点内容。
诚挚欢迎各界精英交流合作,头豹承接行业研究、市场调研、产业规划、企业研究、商业计划、战略规划等业务,您可发送邮件或来电咨询。
客服邮箱:CS@leadleo.com 咨询热线:400-072-5588
被看好的TIGIT
2020年6月,罗氏在中国提交了关于在研重组全人源抗含免疫球蛋白基序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结构域的T细胞免疫受体(TIGIT)抑制剂Tiragolumab注射液的新临床试验申请,并于6月13日获受理。
2020年5月,信达生物宣布其开发的TIGIT单克隆抗体(IBI-939)的I期临床研究完成中国首例患者给药。IBI-939的1期临床研究是中国第一个靶向TIGIT药物的临床研究。
目前,全球正开展多个抗TIGIT单克隆抗体药物相关的临床研究,但尚无品种被获批。初步临床结果显示,抗TIGIT抗体作为单药疗法或联合抗PD-1/PD-L1抗体药物均展现出一定的安全性和抗肿瘤有效性,特别是联合疗法有望发挥协同增强作用。TIGIT被认为是肿瘤免疫治疗中最有前景和潜力的靶点之一。
TIGIT的结构
TIGIT(T-cell Immunoreceptor with Ig and ITIM Domains),全称为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ITIM结构域蛋白,是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它由胞外免疫球蛋白可变序列(IgV)结构域、1型跨膜结构域和具有典型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TIM)和免疫球蛋白酪氨酸尾部(ITT)基序的细胞内结构域组成。TIGIT可能以细胞外在方式,作为CD155的配体或以细胞内在方式通过干扰DNAM-1共刺激或通过直接将抑制信号传递至效应细胞来发挥作用。
TIGIT通过三大步骤抑制免疫反应
TIGIT可以在癌症免疫周期的多个步骤中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
(1)步骤1:TIGIT可抑制自然杀伤(NK)细胞功能,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杀伤。在没有抑制作用的情况下,NK细胞杀死肿瘤细胞,从而促进肿瘤抗原的释放,这些抗原被树突细胞(DC)吸收并呈递给T细胞;
(2)步骤2:TIGIT可以通过与DC上表达的CD155相互作用来抑制DC功能,从而导致T细胞启动能力受损;
(3)步骤3:TIGIT可通过细胞内在机制直接抑制肿瘤特异性CD8+T细胞的效应子功能。这可防止DC杀死肿瘤细胞,释放肿瘤抗原和吸收肿瘤抗原。另外,表达TIGIT的调节性T细胞(T regs)具有高度抑制性,并且可以在循环的每个步骤中抑制T细胞,NK细胞和DC的功能。
TIGIT抑制剂临床试验进展
针对TIGIT靶点的TIGIT抑制剂正处于研发阶段。截至2020年7月,在美国Clinical Trial登记的关于TIGIT抑制剂的临床试验共11项,其中有两项进入临床III期,5项进入临床II期,处于临床I期阶段的实验最多,共7项。联合治疗是TIGIT抑制剂的主流研究方向,目前有4项是两盒Keytruda治疗,4项是联合PD-L1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是TIGIT抑制剂的主要针对适应症。
罗氏的Tiragolumab研究进展最快
关于TIGIT抑制剂的临床试验中,以罗氏的Tiragolumab研究进展最快,关于Tiragolumab的两项试验均已进入临床III期。罗氏于2009年向基因泰克公司收购TIGIT抑制剂技术并重点发展研究,预计Tiragolumab的两项组合治疗试验将分别于2022年和2023年结束。进入临床II期的TIGIT临床试验包括默沙东的MK-7684、百时美施贵宝的BMS-986207以及Arcus Biosciences的AB154。未来3-5年,TIGIT抑制剂竞争市场主要集中在以上四大药物的研究。
治疗效果显著推动药物研发
TIGIT抑制剂治疗效果显著是推动行业对TIGIT抑制剂研究的重要因素。罗氏在TIGIT抑制剂上关于Tiragolumab的试验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2020年5月,罗氏公布了Tiragolumab的II期试验结果。在初步分析中,与单用Tecentriq相比,Tiragolumab联合Tecentriq达到了意向性治疗(ITT)人群的两个主要共同终点,显示客观缓解率(ORR)有所改善(31.3%VS.16.2%),而疾病恶化或死亡的风险(无进展生存期;PFS)降低了43%(中位PFS = 5.4 VS.3.6个月)。对PD-L1水平较高(TPS≥50%)进行的一项探索性分析显示,相较于单独使用Tecentriq,联合用药ORR在临床上具有有意义的改善(55.2%VS.17.2%),疾病恶化或死亡的风险降低了67%(中位PFS =未达到VS.3.9个月)。
多家制药巨头布局相关领域
作为免疫肿瘤学领域的主要竞争者,默沙东和百时美施贵宝同样在该领域进行了布局,并且其开发的新药都已进入到II期临床试验,紧追罗氏。其中,默沙东最为雄心勃勃,其开发的MK-7684今年上半年就启动了4项II期研究项目,与已上市的Keytruda(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单抗)组合用于治疗一线非小细胞肺癌、黑色素瘤研究。百时美施贵宝开发的BMS-986207也正在进行作为单一疗法,以及与Opdivo (Nivolumab,纳武利尤单抗)组合治疗多种肿瘤研究。
中国企业积极布局
中国生物科技企业积极布局TIGIT抑制剂的研发,进行关于TIGIT抑制剂的临床研究。中国本土TIGIT抑制剂竞争格局可主要分为两大阵营。
(1)阵营一:信达生物、百济神州:
信达生物和百济神州均是中国本土布局TIGIT抑制剂的领先企业,临床试验均已进入临床I期,是最有潜力研发出TGIT抑制剂的本土生物科技企业。信达生物的IBI939是首个在中国国内获批临床的TIGIT抑制剂。百济神州则在中国和澳大利亚启动BGB-A1217联合替雷利珠单抗的临床试验;
(2)阵营二:复宏汉霖、君实生物、思坦维生物、百奥泰生物:
该阵营企业均有在研TIGIT抗体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拟用于实体瘤治疗。
专利布局日趋重要
技术专利是TIGIT抑制剂研发的核心资产。目前,Tiragolumab相关国际专利数量为3件,其中罗氏与基因泰克合作申请2件,分别为序列和联合用药专利,另一件申请于2009年的序列专利由基因泰克在TIGIT抑制剂在收购前单独申请。Tiragolumab在中国专利布局的时间与国际专利申请相同,原研公司通过PCT专利申请方式进入中国,并持续在中国进行专利申请,可见中国市场是其布局的重要市场之一。除了Tiragolumab相关专利以外,中国本土TIGIT抗体相关专利的申请人中,外资企业专利申请人占比高达83%。
深度见解:热门靶点但投资布局仍需谨慎
免疫治疗现已成为肿瘤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TIGIT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近期备受关注。TIGIT抑制剂通过阻止肿瘤对免疫系统的抑制,来实现免疫系统的抗肿瘤活性,其机制类似于靶向PD-L1/PD-1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阻断TIGIT已在不同肿瘤的动物模型中显示出治疗潜力,作为肿瘤治疗的有希望的治疗靶点,可能给癌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药物需求人群的规模庞大且持续扩张,是推动TIGT疗法研发的重要因素。根据TIGIT抑制剂的临床试验信息,TIGIT抑制剂的适应症主要集中在晚期实体瘤、晚期肺癌以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国此类癌症人群基数庞大,特别是肺癌人群占比最大、增长速度快,且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占大多数,预计未来5-10年TIGIT抑制剂的需求人群规模将继续扩大,成为影响各大生物科技企业押注TIGIT抑制剂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主的肺癌是TIGIT抑制剂重点研发的适应症领域之一。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药物种类众多且迭代速度快,市场竞争激烈,但肺癌患者人数众多,市场的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未来药物的落地与市场的饱和的时间匹配,成为投资TIGIT抑制剂需要重点考量的因素。而从疗效上看,TIGIT抑制剂的疗效与安全性则是决定产品能否与其他已上市的靶向药物竞争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