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3162字,精读时间:5分钟
本文援引于报告《2019年中国FPGA芯片行业概览》,首发于头豹科技创新网(www.leadleo.com)。
头豹科技创新网内容覆盖全行业、深入垂直领域,行业报告每日更新;政策图录、数据工具助您轻松了解市场动态;智能关键词轻松搜索,直奔行业热点内容。
诚挚欢迎各界精英交流合作,头豹承接行业研究、市场调研、产业规划、企业研究、商业计划、战略规划等业务,您可发送邮件或来电咨询。
客服邮箱:CS@leadleo.com 咨询热线:400-072-5588
FPGA芯片成为集成电路业界小黑马,中国企业研发实力进步正当时
2019年12月3日至4日,赛灵思(全球FPGA异构计算加速方案供应商)开发者大会亚洲站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围绕FPGA方案在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网络加速等领域的应用创新成果展开讨论。
2019年12月19日至21日,2019深圳国际电子展在深圳市会展中心举行,设有元器件、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等7大展示专区,展出5G、人工智能、IoT、汽车智能、新能源等领域新产品、新技术,并首次设立FPGA解决方案焦点展区。
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芯片基于可编程器件(PAL、GAL)发展而来,是半定制化、可编程的集成电路。相对全球集成电路领域超4,6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FPGA市场规模较小,存在增量释放空间。FPGA芯片按固定模式处理信号,可执行新型任务(计算任务、通信任务等)。FPGA芯片相对专用集成电路(如ASIC芯片)更具灵活性,相对传统可编程器件可添加更大规模电路数量以实现多元功能。
基于两种技术类型FPGA芯片
Flash技术类:Flash中集成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应用于消费电子及汽车电子领域;基于Flash的FPGA芯片采用内部电荷泵进行编程,工作频率可达350MHz,利用率可超95%。
SRAM技术类:(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基于SRAM的FPGA芯片利用率达到70%至75%,加电时可达到瞬间高峰电流,相对Flash类芯片具备更高静态功耗、更高动态功耗。
两类技术均可实现系统层面编程功能,具备较高计算性能,系统门阵列密度均可超过1兆。二者核心区别在于:①基于Flash的可编程器件具备非易失性特征,即电流关闭后,所存储数据不消失;② 基于SRAM技术的FPGA芯片不具备非易失性特征,是应用范围最广泛的架构。
应用场景对FPGA芯片存量需求持续提升
随下游应用市场拓展,中国FPGA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提升。2018年,中国范围FPGA市场规模接近140亿元。5G新空口通信技术及机器学习技术发展将进一步刺激中国FPGA市场扩容。预计2023年,中国FPGA芯片市场规模将接近460亿元。
全球FPGA市场规模潜力将释放,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
下游应用场景丰富:FPGA芯片相对ASIC更具灵活性,可节省流片时间成本,上市时间短,在汽车电子、收发器、消费电子、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工业视觉、医疗检测、有线及无线通信等场景应用广泛。且近期应用场景将保持分散格局。
FPGA在部分应用场景具备不可替代性:FPGA解决方案在技术不稳定、灵活度需求高、需求量小的场景具备ASIC、CPU、GPU不可替代的低研发成本、制造成本优势。
5G通信体系建设提高FPGA芯片需求
通信场景是FPGA芯片在产业链下游应用最广泛的场景(占比约40%),随5G通信技术发展、硬件设备升级(基站天线收发器创新),FPGA面临强劲市场需求驱动。FPGA相对CPU、GPU在功耗及计算速度方面具备优势,通信设备企业将加大FPGA器件在基站天线收发器等核心设备中的应用(如京信通信采用FPGA方案)。
Ø 全球FPGA通信市场快速增长
截至2018年底,全球FPGA通信市场规模突破25亿美元,占据FPGA应用市场整体近45%。2020年至2025年,全球FPGA通信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预计接近10%。
Ø FPGA芯片是5G基础设施核心组件
5G通信市场增长具备确定性。相关基础设施(机房、宏站、微站等)渗透物联网、边缘计算等多元领域,5G基建项目以FPGA为核心零部件,推动FPGA价格上升空间释放。未来10年,小基站数量或超10,000座,基站数量带动FPGA器件用量提升。5G MIMO基站面临数据高并发处理需求,单个基站FPGA用量整体提高(从4G时期2至3块增加至5G时期4至5块)现阶段基站用FPGA均价处于100元以内,技术复杂度提高等因素推动价格走高(>100元)。
Ø 新型基站天线收发器采用FPGA芯片
5G时期Massive MIMO基站技术条件下,基站收发通道数量从16T16R(双模解决方案)提升至最高128T128R,可采用FPGA芯片实现多通道信号波束成形。如64通道毫米波MIMO全DBF收发器中频和基带子系统采用赛灵思Kintex-7系列FPGA。中频和基带子系统叠加实现通用无线接入功能。
自动驾驶规模化商用提升FPGA芯片量产需求
自动驾驶领域ADAS系统、传感器系统、车内通信系统、娱乐信息系统等板块对FPGA芯片产品产生增量需求,全球头部FPGA厂商积极布局自动驾驶赛道。
Ø FPGA巨头看好自动驾驶赛道
截至2018年底,全球汽车半导体行业市场规模接近400亿美元,其中,FPGA应用于汽车半导体领域市场仅占约2.5%。自动驾驶系统对车载芯片提出更高要求,主控芯片需求从传统GPU拓展至ASIC、FPGA等芯片类型。现阶段,FPGA芯片在车载摄像头、传感器等硬件设备中的应用趋于成熟。此外,得益于编程灵活性,FPGA芯片在激光雷达领域应用广泛。自动驾驶汽车高度依赖传感器、摄像头等硬件设备及车内网等软件系统,对FPGA芯片数量需求显著。头部FPGA厂商(如赛灵思)抢占智能驾驶赛道,逐步加大与车企及车联网企业的合作。
Ø FPGA在自动驾驶系统领域应用覆盖面广
FPGA芯片在自动驾驶领域可应用于ADAS系统、激光雷达、自动泊车系统、马达控制、车内娱乐信息系统、驾驶员信息系统等板块,应用面广泛。具体可以魔视智能自动泊车系统为例,该系统将FPGA芯片接入车内网CAN总线,连接蓝牙、SD卡等通信组件,并通过MCU等与摄像头、传感器装置连接。FPGA大厂赛灵思积极布局ADAS领域。远期ADAS系统更趋复杂(包括前视摄像头、驾驶监视摄像头、全景摄像头、近程雷达、远程激光雷达等),推动FPGA用量空间增大。2025年,自动驾驶进入规模化商用阶段,将持续推动FPGA与汽车电子、车载软件系统的融合。
FPGA设计人才团队实力匮乏
FPGA芯片设计领域门槛高(高于CPU、存储器、DSP),中国本土厂商起步晚,处于产业生态建设初期阶段,在人才资源储备方面基础薄弱。
Ø 中国FPGA领域人才储备约为美国相应人才储备1/10
根据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等机构发布的《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存量人才约40万人,该产业人才需求约于2020年突破70万人,存在约30万人以上人才缺口。在FPGA板块,美国头部厂商Intel、赛灵思、Lattice等及高校和研究机构相关人才近万人,相对而言,中国FPGA设计研发人才匮乏,头部厂商如紫光同创、高云半导体、安路科技等研发人员储备平均不足200人,产业整体人才团队不足千人,成为制约中国FPGA芯片行业技术发展、产品升级的核心因素。
Ø 研发实力匮乏制约企业成长
全球头部FPGA厂商依托专利技术积累及人才培养,以及早于中国企业20年的发展经历,在全球范围牢固占据第一梯队阵营。FPGA行业进入门槛高,中国头部企业较难取得后发优势。现阶段,赛灵思已进入7纳米工艺亿门级高端FPGA产品研发阶段,中国头部厂商如紫光同创、高云半导体等启动28纳米工艺千万门级(7,000万)中高密度FPGA研发工作,与全球顶尖水平相差约2代至3代,亟需人才资源支持。
FPGA芯片设计复杂度持续提高
2016至2018年,全球FPGA研发领域高性能、高安全性可编程芯片设计项目比重提高,FPGA设计复杂度日趋提升,具体可以安全特性设计增加为例。
(1)安全保证硬件模块设计项目增加:安全保证硬件模块设计多用于加密密钥、数字权限管理密钥、密码、生物识别参考数据等领域。相对2016年,2018年全球FPGA安全特性模块设计项目占比显著增加(增幅超5%)。安全特性提升增加设计验证需求及验证复杂度。
(2)安全关键标准、指南增加
安全特性需求增加可以安全关键标准、指南增加为表现。2016年及历史FPGA开发项目多基于一个安全关键标准进行,2018年及以后,更多FPGA研发项目以一个或多个安全关键标准、指南进行开发。
深度见解:本土企业依托差异化竞争战略突围
相对全球集成电路领域超4,6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FPGA市场规模较小,存在增量释放空间。
中国FPGA芯片行业发展起步较晚,呈现蓝海市场特征,本土企业主攻中低密度市场,在高端“亿门阵列” 级细分市场尚不具备与国际头部厂商竞争的实力。
相较国际巨头,中国FPGA研发起步晚,但研发进度逐渐赶上(与全球头部厂商相差3代缩短至接近2代)。本土芯片在产品硬件性能等方面落后于境外高端产品,但短期在LED显示、工业视觉等领域出货量较高。
2025年后,边缘计算技术及云计算技术在智慧交通网络、超算中心全面铺开,自动驾驶、数据中心领域FPGA应用市场成长速度将超过通信、消费电子市场。
现阶段中国FPGA厂商芯片设计软件、应用软件不统一,易在客户端造成资源浪费,头部厂商可带头集中产业链资源,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