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1586字,精读时间:4分钟
本文援引于报告《2020年中国固态电池行业短报告》,首发于头豹科技创新网(www.leadleo.com)。
头豹科技创新网内容覆盖全行业、深入垂直领域,行业报告每日更新;政策图录、数据工具助您轻松了解市场动态;智能关键词轻松搜索,直奔行业热点内容。
诚挚欢迎各界精英交流合作,头豹承接行业研究、市场调研、产业规划、企业研究、商业计划、战略规划等业务,您可发送邮件或来电咨询。
客服邮箱:CS@leadleo.com 咨询热线:400-072-5588
多方布局固态电池领域,固态电池行业发展有望提速
2020年7月,清陶能源与北汽新能源合作推出的固态电池样车下线。2020年10月,Solid Power官方宣布已经生产出第一代全固态电池(ASSB)原型产品,准备2021年投放市场,2026年应用于汽车。全球众多智能车企、电池和材料企业积极投资或研发固态电池技术,如日本的丰田、本田、日产、松下等23家汽车、电池和材料企业,计划到2022年全面掌握全固态电池相关技术。多方布局固态电池领域,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将不断加速。
固态电池具备高热稳定性和致密性,安全性能较高
固态电池指采用固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具有不可燃、耐高温、无腐蚀、不挥发的特点。与传统锂电池(液态电池)相比,固态电池的循环寿命长、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较高。
固态电池在动力、储能和消费等领域渗透率日渐提高,其出货量有望增长
2019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要求召回33,281辆新能源汽车,因动力电池问题而召回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共计6,217辆,占2019年新能源汽车总召回量的18.68%。固态电池采用的固体电解质由有机、无机化合物合成,熔点、沸点较高,且大部分材料不可燃。同时,固体电解质薄膜致密无孔,机械强度较高,在热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方面较强。固态电池凭借其安全性高、便利性强等优势广泛应用于车用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池等领域,伴随固态电池技术的持续突破,固态电池在众多场景的发展空间广阔。
多国明确固态电池发展目标和产业技术规划,推动固态电池领域快速发展
多个国家明确2020年至2025年着力提升电池能力密度并向固态电池转变,2030年研发出可商业化使用的全固态电池。其中中国着力于固态电解质的研发;德国加大资金扶持对锂离子技术和新概念电池的研发;日本积极从三元体系向全固态电池、锂硫电池发展。
深度见解:海外固态电池企业布局领先,中国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不断加速
从全球固态电池的专利申请国来看,集中于日本、中国、美国和韩国等国家。截至2018年底,日本在固态电池的专利申请量最多,占申请总量的41%;中国和美国次之,占比分别为23%和18%;韩国占比为11%。截至2019年10月,全球固态电池专利申请量排名前10的申请企业中,日本企业8家,韩国企业2家。其中日本丰田的专利申请量达1,709件,居全球首位。
中国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现阶段车企、电池企业、投资机构、科研机构等单位与企业积极参与固态电池研发与生产,中国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不断加速。如清陶能源于2018年建成并投产中国首条固态锂电池量产线,预计2020年进入动力电池应用领域;比亚迪于2018年1月开始推进固态电池项目商用,同时将固态电池作为下一步研发重点;宁德时代积极开发全固态电池,计划于2030年后实现商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