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2216字,精读时间:5分钟
本文援引于报告《2020年中国动漫电影行业短报告》,首发于头豹科技创新网(www.leadleo.com)。
头豹科技创新网内容覆盖全行业、深入垂直领域,行业报告每日更新;政策图录、数据工具助您轻松了解市场动态;智能关键词轻松搜索,直奔行业热点内容。
诚挚欢迎各界精英交流合作,头豹承接行业研究、市场调研、产业规划、企业研究、商业计划、战略规划等业务,您可发送邮件或来电咨询。
客服邮箱:CS@leadleo.com 咨询热线:400-072-5588
中国动漫电影爆款频出,观众的国漫情怀集中爆发
2019年,彩条屋出品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斩获50亿票房,创中国动漫电影票房历史新高。《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让观众对中国动漫电影重拾信心。《姜子牙》作为“彩条屋中国神话系列”的下一部作品,被观众寄予厚望。
2020年国庆期间,《姜子牙》上映。《姜子牙》以15亿元的票房成绩超过了2015年动漫电影巨作《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成为中国动漫电影历史上的又一巨作。《姜子牙》的成功再次向市场发出一个信号,即中国也可以制作出画面精美、剧情有深度的成人向动漫电影。随着观众国漫情怀的爆发,动漫电影市场巨大潜力和商机将得以释放。
中国动漫电影行业处于高速增长期
动漫电影是以动画形式制作的电影,是动漫产业的中的细分领域。中国动漫行业起步较晚且发展曲折。在2015年腾讯与阿里等互联网巨头企业布局动漫产业后,中国动漫产业进入高速增长期。动漫电影作为动漫产业的一个分支,同样迎来快速扩张期。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出现使观众的国漫情怀得到集中爆发。《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9.56亿的高票房成绩宣誓着中国动漫行业的崛起。在随后的5年里,《大鱼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与《姜子牙》等高质量、高票房的动漫电影面市,极大增强了观众对中国动漫电影的信心。
票房分账为动漫电影行业的主要收入
动漫电影产业各个环节主要收入为票房收入。影院向消费者提供放映服务,率先获取票房收入。在扣除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及与院线约定的适用流转税后,影院定期或者按照单部影片分账。影院作为分账的起始环节,按照产业链各业务环节由下至上进行票房分账。除票房收入,衍生品业务也是变现渠道之一。动画电影的衍生品价值更高,票房压力相比真人电影小。国际上优质动画电影能通过动画衍生品收入丰厚,多元的变现渠道降低了出品方对票房的依赖程度,比如《大鱼海棠》,上线两周衍生品销售突破5,000万元。
中国国产动漫电影票房的占有率有望逐年提升
随着《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与《姜子牙》一系列优质动漫电影的上映,消费者对国产动漫电影的信心得以修复。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体系丰富,如上古神话的女娲、精卫,宗教神话的干将莫邪、八仙过海,民间神话嫦娥奔月、后羿射日,文学神话封神榜、宝莲灯等,可串联为一个恢弘的中国神话宇宙,毫不逊色于漫威宇宙体系。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为动漫电影产业提供了大量的IP与创作空间,叠加中国动漫电影产业逐渐工业化,未来国产动漫电影的票房占比有望持续提高。
成人向动漫电影是未来主要的竞争方向
根据累计票房,可可豆动画凭借《哪吒之魔童降世》斩获50亿票房,位列行业第一。方特动漫平均每年发布一部熊出没系列电影。至今为止,方特动漫共发布6部熊出没系列电影,累计票房高达27亿元,位列行业第二。中传合道凭借《姜子牙》位居行业第三。从中国动漫电影头部制作厂商的布局分析,排名前10的厂商仅有2家是制作幼儿向动漫电影,其余厂商制作的动漫类型以成人向和合家欢的类型为主。成人向与合家欢类型动漫电影的消费群体大,且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与欲望强。因此,成人向和合家欢类型动漫电影市场空间大,是多数动漫电影制作厂商重点发展的方向。
在中国成人向动漫电影市场领域,光线传媒是多家顶级动漫制作厂商如可可豆动画、中传合道、十月文化与彼岸天文化等的股东,同时也是多部现象级成人向动漫电影(如《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与《大鱼海棠》)的投资方与出品方。当前,光线传媒投资了20余家动漫制作厂商,包括IP生产及内容制作团队,处于行业领先位置。
深度见解:中国动漫电影行业产业化程度低于日本与美国
中国动漫产业自2015年起进入快速发展期,但尚未形成稳定的行业格局。尽管以可可豆动画、中传合道与十月文化为首的动漫电影制作行业龙头受资本青睐,推出了高票房、高口碑的动漫电影,但中国动漫电影整体的产业化程度仍落后于美国与日本:
(1)美国:四大动漫电影制作厂商皮克斯、索尼动画、梦工厂、迪士尼动画占有美国优质动画的绝大部分产能,且作品可在全球市场热销。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采用的是大传媒集团模式,即头部动漫电影制作厂商均隶属于大传媒集团。大传媒集团模式下,皮克斯、索尼动画、梦工厂、迪士尼等动漫制作厂商可依托母公司的全球发行优势,将动漫电影的商业价值最大化;
(2)日本:不同于美国的大传媒集团模式,日本动漫产业各环节更为分散,漫画、动画、渠道放映、衍生品等环节都有相对独立的3-5家龙头公司,这种模式称之为制作委员会模式。通常情况下,一个原始IP由漫画公司生产创作出来后,会以此IP的商业化项目为核心成立制作委员会,委员会中包括了漫画、动画制作、渠道和衍生品环节的公司。各公司以投资比例分配收益,降低商业风险同时提高了产业资源整合能力。目前在日本,几乎所有大的动漫项目都是由制作委员会完成;
(3)中国:中国动漫电影制作厂商多起源于代工,规模较小,相互间合作较少。近5年,光线传媒开始学习美国大传媒集团模式,参股多家优秀动漫电影制作厂商,加大产业合作力度,如《姜子牙》由光线传媒投资的中传合道制作,由光线传媒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