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2396字,精读时间:4分钟
本文援引于报告《2020年中国空港行业短报告》,首发于头豹科技创新网(www.leadleo.com)。
头豹科技创新网内容覆盖全行业、深入垂直领域,行业报告每日更新;政策图录、数据工具助您轻松了解市场动态;智能关键词轻松搜索,直奔行业热点内容。
诚挚欢迎各界精英交流合作,头豹承接行业研究、市场调研、产业规划、企业研究、商业计划、战略规划等业务,您可发送邮件或来电咨询。
客服邮箱:CS@leadleo.com 咨询热线:400-072-5588
中国即将建成“世界最大”的海上机场,5年耗资300亿
中国“世界最大”的海上机场——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将于2020年建成,该机场呈矩形,长6.5公里,宽3.5公里,离海岸最短的距离为4.5公里,总面积为20.9公里。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的建设将参照日本关西机场、英国伦敦第三机场成熟的建设技术,以填海、建设人工岛的方式建设,机场工程总造价预计为300亿元,其中填海工程占165亿元,围垦建设费用是陆地建设费用的10倍以上。
机场总体规划建设4条跑道、2条每条长3,600米的跑道和2条候车室、2条建筑物跑道及20万平方米的候车室。4条跑道开通时,每3分钟可以起降一条,机场建成后,预计每年能满足7,000万人次的客流和100万吨货物的吞吐需求,此外,其地理位置距大连北站只有15分钟的路程,极大便利了人们的旅行。
2013年初,填海通道工程和新机场建设工程被一些媒体误解,项目手续完整性被质疑,新机场项目处于停业状态。2014年9月,在大连金州湾机场建设现场,许多重型卡车来往于山海之间,将附近挖山的土石填进了大海指定区。2015年10月完成填海,大连金州湾机场进入第一期跑道建设阶段。2016年其进行二期跑道和机场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进入工程后期,设置各种附属设施。
空港业务可分为航空性业务和非航空性业务
空港,别称民用机场,也叫做航空站或飞机场,供固定翼飞机、直升机、飞艇等中大型飞行器停靠。现代空港设有基本的功能性设施,及其他附加性的设施,例如餐厅、商场、旅馆、VIP贵宾室等;为了空港的正常运营,空港管理机构会向旅客收取机场税。空港行业是以空港为核心形成的现代临空经济新行业。
空港是面向未来的综合商业体,其业务模式丰富,分航空性业务和非航空性业务两大类,非航空性业务发展潜力大。
航空性业务是空港传统业务,周期性强,与技术关联大。非航空性业务是空港衍生业务,规模效应强,与流量关联大。非航空性业务有广阔前景,是空港未来增收的主要途径。
空港行业从简单客运工具逐步升级为临空新经济综合体
空港起初是为了提供高速的航空客运服务,随后空港逐步接入货运业务,开拓非航空性业务,以免税店和离岛免税店的形式增加和巩固自身流量,完成产业升级。
1958年3月,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投入使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个投入使用的民用机场。空港开始发展客运业务,这也是空港最原始的作用。
1996年,白云机场开始经营国际航空货运销售代理、航空特快转递、货运包机、组织国际货物联运等业务。中国空港货运由此拉开帷幕。
2000年11月,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万人次。根据2000年的中国空港旅客容量的划分标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被称为“特别繁忙机场”。客运业务迎来发展高峰。
2001年10月,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为APEC会议耗资数千万元人民币建成浦东国际机场专机贵宾室。空港通过参与国际活动,逐步尝试开展非航空性业务。
2002年5月,欧米茄全球首家免税店落户首都国际机场。中国加入WTO后,市场开放程度提高,将带来更多的国际旅客。非航空性业务盈利模式初现端倪。
2011年12月,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开设中国大陆首家“机场离岛免税店”,试行商店内付款,空港离岛前免税提货的购物模式。非航空性业务与旅游业相互促进。
2018年8月,喜茶亮相深圳机场T3航站楼,基于机场商圈消费者的特殊性优化消费体验,支持小程序点单,减少顾客等待时间。“快时尚”茶饮落户空港刺激临空新经济走向成熟。
得益于中国政府有力的疫情管控,空港行业规模将持续增长
2015-2019年,中国空港旅客市场规模(按旅客吞吐量统计)从91,477.3万人次增长至135,162.9万人次,年复合增长率为10.3%。
空港行业属强周期行业,受全球经济增速减缓影响,空港旅客吞吐量增速放缓,由2016年11.1%下降至2019年6.9%,但中国仍有10亿人口尚未有乘飞机出行的经历,预计2019-2024年中国空港旅客吞吐量将保持稳定的年复合增长率继续增长。
深度见解:非航空性服务助力临空经济带崛起
2010年-2019年,中国前六大空港旅客总吞吐量占比逐渐降低,总占比从2010年的42.4%降至2019年的29.9%,而全国总吞吐量规模不断上升,该现象表明中国空港数量增多,交通枢纽逐步完善,航空性业务竞争白热化。
空港行业在临空新经济阶段的竞争是在综合区位、经济辐射、流量禀赋多方面的竞争。空港以独家经营牌照在特殊的地理位置构筑临空新经济带,适宜消费场景下通过高昂的租金和销售分成获取丰厚利润,非航空性业务发力服务业。
对比各类消费场景,空港封闭性较好,客流量大,并且有足够多高水平消费人群。旅客候机值机需预留宽裕时间,可自由支配的空闲时间相对充沛,完善的商业配套和性价比高的免税商品吸引旅客消费和购物,免税店的价格和口碑给客流施加正反馈,空港进一步集中商业资源,与免税商共同获利。中国国旅全资子公司中免公司拥有目前全球最大的免税商业综合体,从2019年分产品收入“免税商品销售”营业收入构成占比可以得出,机场免税店已成为免税店排名第一的渠道,空港与免税店合作已经构筑起高竞争壁垒的商业模式,未来将助力临空经济带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