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2686字,精读时间:5分钟
本文援引于报告《2020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行业概览》,首发于头豹科技创新网(www.leadleo.com)。
头豹科技创新网内容覆盖全行业、深入垂直领域,行业报告每日更新;政策图录、数据工具助您轻松了解市场动态;智能关键词轻松搜索,直奔行业热点内容。
诚挚欢迎各界精英交流合作,头豹承接行业研究、市场调研、产业规划、企业研究、商业计划、战略规划等业务,您可发送邮件或来电咨询。
客服邮箱:CS@leadleo.com 咨询热线:400-072-5588
生物医药产业园同质化程度高,转型升级发展需求迫切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同质化程度高,主要体现在政策和规划两个方面。在政策方面,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产业发展与招商引资政策同质性高,其差异主要体现在优惠力度上,形成了政策层面的“价格竞争”。在规划方面,各地生物医药产业园规划发展的空间形态出现了相似现象,在产业定位及发展方向等方面存在一致性,缺乏园区特色。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同质化发展,将加速产能过剩,减弱地区竞争力,影响园区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需打破政策、规划等层面的同质化问题,结合地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特色,融合旅游、科技、信息等相关产业,向综合型园区或精细化园区转型。
生物医药产业园是承接生物医药产业及关联产业集群
生物医药产业园是承接生物医药产业及关联产业集群,融合科研、生产、教育,集知识、技术、人才于一体的科技开发区域。根据产业园设立载体的不同,生物医药产业园可分为设立在现有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及单独设立的生物医药产业园两类。
生物医药产业园的空间形态与生物医药产业的属性密切相关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发展,与当地生物医药产业的特点、市场份额、技术水平等方面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生物医药产业园需满足硬件配套、公共服务平台、生活商务配套等要求,其空间形态通常包含主导产业、关联产业、生物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综合服务区、产品展示区、居住区、基础设施等部分。
生物医药产业园行业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关系紧密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行业产业链上游参与者为生物医药企业与投资商,产业链中游参与者主要包括生物医药产业园运营管理企业,产业链下游主要为营销推广渠道及终端渠道。生物医药企业类型多样,涵盖生物医药工程、生物制药、中成药、化学药、医疗器械、医药流通、科研、医药服务外包等众多领域。伴随产业集聚发展趋势,生物医药产业园逐渐全产业链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园推广目的在于建立园区的品牌形象,为产业园持续招商做支撑,具体渠道包含人脉营销、媒体宣传、现场活动及电话营销、DM营销等其他渠道。生物医药产业园营销对象包含企业与消费者,吸引企业租赁、购买园区公寓、住宅、厂房或展位,最终通过企业官网、医药电商、O2O平台等线上渠道及医院、药店、基层医疗机构等线下渠道面向消费者。
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驱动,生物医药产业园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生物医药产业园行业受多重因素影响,包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状况、相关政策要求、市场需求走向、生物技术水平等方面。生物医药产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医药企业入驻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有助于资源集聚,推动产业融合发展,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近五年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行业市场规模(按产值计)呈增长趋势,由2015年的1.0万亿元上升至2019年的2.8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9.4%。未来,伴随生物医药产业园产业融合、服务功能延伸,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行业市场规模将以14.0%的年复合增长率继续保持上升趋势,预计2024年其市场规模可实现5.4万亿元。
优惠政策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
生物医药产业园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等特点,在发展过程中,对资金需求巨大。因此,生物医药产业园在宣传推广过程中,以优惠政策作为吸引企业入驻的手段。常规而言,生物医药产业园的优惠政策有房租补贴、税收优惠、人才引进政策、无偿拨款、贴息贷款、免征行政税六项。生物医药产业园的优惠政策依托于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可减轻生物医药企业发展的资金压力,有助于提高生物医药产业园招商引资效率。
生物医药产业园产业链不断延伸
生物医药产业园依托于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包含研发环节、生产环节、营销环节,其中,研发环节包含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中试孵化、技术试验、成果评价等模块,生产环节包含生产研发、技术孵化、规模生产等部分,营销环节主要是指产品应用。从生物医药产业微笑曲线看,生物医药产业的研发环节及营销环节附加值高。因此,生物医药产业园将产业链向上、下游产业延伸,可聚集资源,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当前,生物医药产业园已出现产业链延伸的趋势,例如,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围绕生物医药产业的研发孵化、药证审批、生产制造、市场流通、终端销售五个环节,搭建全产业链服务平台。
深度见解:生物医药产业园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在城市功能区中占据重要地位
生物医药产业园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生物医药产业园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等特点,在发展过程中,对资金需求巨大。因此,生物医药产业园多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企业参与生物医药产业园的投资建设多以“园中园”的形式存在。例如,国药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由国药控股十堰有限公司投资,总占地110亩,厂房面积5万平方米,已建成国药物流配送中心、次氯酸钠消毒剂生产区、基诚口罩生产区、生物酶生产区四大板块,是张湾生物产业园中的“园中园”。
伴随“楼宇经济”发展及土地集约化利用趋势,政府部门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和城市功能区的集聚规划,规划了各式各样的城市功能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在城市功能区中占据重要地位。赛迪顾问与新浪医药联合发布的《2020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百强榜》指出,截至2019年,中国共有169家国家级高新区和219家国家级经开区,共计387个国家级产业园区,其中,193家产业园区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占比达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