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3162字,精读时间:5分钟
本文援引于报告《2020年中国血球检查行业概览》,首发于头豹科技创新网(www.leadleo.com)。
头豹科技创新网内容覆盖全行业、深入垂直领域,行业报告每日更新;政策图录、数据工具助您轻松了解市场动态;智能关键词轻松搜索,直奔行业热点内容。
诚挚欢迎各界精英交流合作,头豹承接行业研究、市场调研、产业规划、企业研究、商业计划、战略规划等业务,您可发送邮件或来电咨询。
客服邮箱:CS@leadleo.com 咨询热线:400-072-5588
健康中国时代推动医疗机构建设、居民健康意识快速增长
据《2019年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称,2017年至2020年8月,中国医疗机构总数累计增长33,591家,年复合增长率约1.1%,其中诊所(医务室)增加速度最快。得益于国家政策对诊所开办条件的放宽,中国诊所数量逐年增加,自2017年以来,诊所数量新增4.3万家,达到25.2万家,年复合增速6.5%。
据卫健委统计,2019年总诊疗人次中,三级医院20.6亿人次(占23.6%),二级及以下医院17.8亿人次(占比17.8%),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5.3亿人次(占51.9%),其他医疗卫生机构3.5亿人次(占4.0%)。其中,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量达20.3亿人次,比上年增加1.1亿人次,增速达5.7%,2014-2019年复合增速为3.5%,高于整体医疗机构复合增速。
《2019健康管理蓝皮书》显示,2018年中国健康体检人次达到5.8亿。中国健康体检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血球检查是门诊辅助诊断的常规方式
血球检查,又称血常规检查或血细胞检查,是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的检查。
血球检查通常可分为三大系统,即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其中,以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最具有诊断参考价值,许多患者在病因不明时可以做血球检查对其进行辅助诊断。此外,血球检查结果还是观察治疗效果好坏、用药或停药、继续治疗或停止治疗、疾病复发或痊愈的常用依据。
血球检查主要分为三分类检测与五分类检测,五分类对粒细胞胞浆内的颗粒性质进行了细分。三分类法将白细胞系统分成三大类:小细胞群(淋巴细胞)、中间细胞群(嗜酸细胞、嗜碱细胞及单核细胞)、大细胞群(中性粒细胞);五分类法将白细胞系统分成五大类: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医疗机构数量与门诊量快速增长、健康体检渗透率逐步提高拓宽血球检查市场
医疗卫生机构稳增,扩大血球检查潜在市场
受《“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相关政策影响,自2017年起,中国医疗机构数量开始稳定增长,医疗机构数量的增长将带来新增的血球检查设备与试剂采购,进一步扩宽中国血球检查行业的潜在市场空间。据卫健委统计,自2017年起,中国医疗机构数量开始稳定增长;2017年至2020年8月,中国医疗机构总数累计增长33,591家,年复合增长率约1.1%,其中诊所(医务室)增加速度最快;得益于国家政策对诊所开办条件的放宽,中国诊所数量逐年增加,自2017年以来,诊所数量新增4.3万家,达到25.2万家,年复合增速6.5%。
医疗机构门诊量稳增,基层医疗机构门诊量加速放量
在中国医疗机构数量及门诊量稳增的同时,分级诊疗等政策使得基层卫生机构门诊量加速放量,渠道下沉后带来的广阔市场空间将使得血球检查行业进一步繁荣。根据《2014-2019年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调查,2019年总诊疗人次中,三级医院20.6亿人次(占23.6%),二级及以下医院17.8亿人次(占比17.8%),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5.3亿人次(占51.9%),其他医疗卫生机构3.5亿人次(占4.0%)。其中,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量达20.3亿人次,比上年增加1.1亿人次,增速达5.7%,2014-2019年复合增速为3.5%,高于整体医疗机构复合增速。
健康体检渗透率低,助推血球检查市场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对中国健康体检行业发展的鼓励政策,人们对日常保健、定期检查也越来越重视,血常规检测作为健康体检中必备的一环,也将从中受益。《2019健康管理蓝皮书》显示,2018年中国健康体检人次达到5.75亿,占全部人口的41.3%。2013年到2018年中国健康检查人群规模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从2013年的3.9亿人增加到2018年的5.8亿人,年复合增速为8.2%。中国的健康体检市场渗透率仅有41.3%,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日本有约73%的居民选择专业体检机构进行体检;美国健康体检服务的渗透率达到74%;德国有接近97%的群众每年进行一次免费体检。
近五年,中国血球检查行业市场规模稳定增长
中国血球检查行业相对成熟,本土企业市场占有率也相对较高,过往多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随着分级诊疗等政策不断落实,基层医疗机构市场规模逐步扩张,血球检查行业将迎来更宽阔的市场空间。按产品出厂额统计,2015-2019年中国血球检查行业的市场规模由34.0亿元增长至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0.1%。
血球检查行业实现多功能一体化,借力人工智能
前沿拓展:多功能一体机
随着新冠疫情来袭,血常规、感染项目和核酸检测成为必备。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免疫蛋白(CRP)作为在病原体感染中常用的辅助诊断指标,再加上血常规检测,组成三联检,有效帮助早期筛查和辅助诊断。同时,一机多能、提升效率、节省空间也成为了发热门诊实验室、检验科实验室购置仪器的重要要求,迅速推动了一体机的发展。目前市场上的一体机只需采集一管血,甚至35ul微量血,可额外完成血常规+CRP/血常规+SAA/血常规+CRP+SAA等多项目检查。
智能化发展:AI助检
以白细胞检查为例,临床上,医生会通过血常规中正常的白细胞与非正常的白细胞所占总细胞数量比例进行判断是否患病。
白细胞识别的金标准是人工镜检,但人工镜检效率较低,易受检验人员的水平影响。因此当前医院中更为普遍的分类计数方式是通过借助血球计数仪结合血液图片人工镜下检查进行操作,但仍存在分类精度不够高的问题,容易将形态差异较小的正常与非正常白细胞给区分错。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处理方法可以简化识别步骤,有望完成低成本、高精度的白细胞识别任务。当被检测标本中的细胞单个通过检测核心系统时,仪器可高速拍照出清晰的图像,然后通过数字识别技术进行“细胞分类”。如果识别符合实际结果,即可发出检验报告,如有不能识别的细胞,仪器可自动发出信息,提示进一步人工显微镜检查。此类技术可大大减低血细胞分析的镜检率,减轻了临床检验人员的劳动量,促进了血液学实验室诊断和治疗检测水平的提高。
深度见解:高效能、性价比引领企业弯道超车
血球检查是最常见的门诊检测项目,血球检查企业的竞争力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水平高:检测精度高、检测稳定性高、检测参数多、检测速度快;一类是性价比高:复合功能多、体积小、检测方式便捷、设备价格低。
血球市场经过多年的竞争洗礼已形成较为稳定的竞争格局,海外厂家代表为希森美康与贝克曼,其中以希森美康为主;本土厂家代表为迈瑞医疗、帝迈生物、迈克生物与优利特等,其中以迈瑞医疗为主。
希森美康与迈瑞医疗两大海内外龙头占据了中国血球检查市场超过75%的市场份额。龙头厂商因其品质过硬,渠道覆盖广阔,以及产品具有创新卖点在市场上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同时,帝迈生物作为新成立公司,以新技术(例如一体机)、性价比为卖点,凭借优秀的市场嗅觉在上市后迅速占据了一席之地。目前,帝迈生物暂时还未推出血球检查流水线,因此其市场主要集中在二级以下医疗机构,若未来推出流水线产品,市场格局将成为“两超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