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意识增强,口腔修复膜市场规模稳增

    2021-02-05 17:07
    头豹研报

    2021年中国口腔修复膜行业概览

    2022-03-02

    全文字数:2488字,精读时间:6分钟

    引流文段:

    本文援引于报告《2021年中国口腔修复膜行业概览》,首发于头豹科技创新网(www.leadleo.com)。

    头豹科技创新网内容覆盖全行业、深入垂直领域,行业报告每日更新;政策图录、数据工具助您轻松了解市场动态;智能关键词轻松搜索,直奔行业热点内容。

     

    诚挚欢迎各界精英交流合作,头豹承接行业研究、市场调研、产业规划、企业研究、商业计划、战略规划等业务,您可发送邮件或来电咨询。

     

    客服邮箱:CS@leadleo.com 咨询热线:400-072-5588

     

    中国居民更加重视口腔健康,推动口腔修复膜市场发展

    随着中国居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居民的健康意识加强,市场教育的结果逐步显现,中国居民对口腔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从而推动口腔市场的快速发展。

     

    根据2017年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5岁儿童每日两次刷牙率24.1%,较2007年上升9.5%;12岁儿童每日两次刷牙率31.9%,较2007年上升13.9%;成年人每日两次刷牙率36.1%,较2007年上升9.5%。


    中国种植牙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期,2011年时我国年种植牙颗数仅为13万颗左右,到2019年已超过311.9万颗;2011-2019年种植牙数量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8.2%,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种植牙市场之一

    口腔修复膜是种植牙手术中重要的辅助器械

    口腔修复膜是利用外科手术的方式将膜置于口腔软组织与骨缺损之间建立生物屏障,以此创造一个相对封闭的骨再生环境,选择性地阻挡迁移速度较快的成纤维细胞和上皮细胞进入骨缺损区,而同时又不妨碍伤口自然愈合的一种生物相容性材料。

     

    口腔修复膜使用生物医用材料,在口腔科临床治疗中主要用于口腔内软组织浅层缺损的修复和腮腺手术中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市面上技术水平最高的为软组织生物材料类口腔修复膜,其采用组织工程学技术,对动物源性的特定组织和器官进行脱细胞、病毒及病原体灭活等一系列处理后,得到具有天然组织空间结构的支架材料。

     


    随着健康管理意识上升,口腔领域医疗服务的需求必然增加,而居民对于口腔健康关注度的提升也必然转化成为口腔支出的快速增长

    口腔医院诊疗人才上升,提高口腔修复膜需求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口腔健康的认识,口腔健康诊疗人次也逐年增多。2019年中国口腔医院诊疗人次为4,498.3万人次,同比增长12.1%。2016年时中国口腔医院诊疗人次仅为2695.5万人次,2014-2019年复合增长率为10.8%。

    中国口腔医疗资源持续增长,提振口腔疾病治疗率

    相比于全球其他主要国家,中国口腔卫生从业人员的数量远远未达到饱和状态。截至2018年,发达国家每百万人口牙医数量大致在500-1,000人之间,而中国每百万人拥有牙医数仅155人。

    中国口腔类疾病患病率较高,治疗率较低,随着口腔医疗资源持续增加,中国居民口腔疾病治疗率也将增加。据中华口腔医学会统计,中国口腔疾病治疗率相对较低,儿童龋齿治疗率约10.3%,65-74岁老人缺牙修复率约63%。据卫健委统计,中国口腔医生密度逐步增加,2012年至2018年,每百万人拥有口腔医生从86人增长至156人,年复合增长率10.4%,预计未来中国口腔医生数量将持续增长。

       

     

    中国口腔修复膜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中国口腔修复膜行业作为种植牙领域的细分行业,目前主要由海外厂商覆盖市场,国产厂商正加速追赶。随着中国居民健康管理意识上升,口腔领域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口腔修复膜行业将迎来更宽阔的市场空间。按出厂额统计,2016-2019年中国口腔修复膜行业的市场规模由4.9亿元增长至10.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0.1%。 


    材料升级提升使用安全性与手术恢复效果

    前沿拓展:材料与制造技术升级

    旧材料不断改良及新技术不断应用于口腔修复膜,将会使得口腔修复膜更为安全有效,有助于提高手术恢复效果,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口腔疾病患者。

     

    •       新材料/复合材料:膜材料的种类是影响口腔修复效果最关键的因素,多种材料复合共混是大趋势。研究发现,将羊膜应用与引导组织再生,羊膜具有提高牙龈伤口愈合的功能,同时还能够减少术后产生的瘢痕,适用于疤痕体质患者。还有其他类型的无机、有机材料如硫酸钙、磷酸三钙、碳化二亚胺等。单一类型材料组成的膜不能完全达到膜修复引导的效果,因此多种材料的复合共混来达到更优的治疗效果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

    •       生物功能性复合膜:能随机体环境变化的生物功能性膜也成为研究的热点,例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与膜材料的复合,能促进成骨细胞DNA复制及其趋化性上有着积极的影响,有利于骨组织的再生;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可在口腔修复膜材料表面黏附、增殖,能分泌出大量的细胞外基质,进一步形成纤维组织结构,其形成的膜样组织细胞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

    •       静电纺丝制膜:细胞在具有纳米级结构表面的黏附与增殖,明显优于传统微米级膜。尤其是纳米纤维状高分子材料,与天然胶原纤维结构相似,促进细胞的黏附与增殖。

     

    深度见解:国产替代空间大

    口腔修复膜行业壁垒较高,企业很难进入行业,行业集中度也较高。口腔修复膜为新兴的生物高新技术产品,对持续研发创新能力具有较高要求,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行业,高水平技术研发人员是保障和提高持续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

    口腔修复膜行业国产替代空间大,市场空间持续增长。目前国内口腔修复材料市场较为集中,外资占据绝对优势,瑞士企业盖氏一家独大,独享约70%的市场份额。国内企业中正海生物名列第一,市场份额在10%左右。另外20%的市场相当分散,除了其它的正规获批产品外,还存在大量的通过其它途径进入中国的品牌,主要在个体私人诊所中使用。瑞士盖氏进入我国市场的时间较早,具备先发优势,且具有良好口碑。但近年来以正海生物为代表的国产企业逐渐成熟,市场占比快速上升,且在产品质量上已无显著差距,同时价格仅为盖氏的二分之一左右,未来进口替代的空间十分庞大。

    重点关注企业

    通过深度研究中国口腔修复膜行业内优质企业,头豹建议重点关注正海生物、杰圣博生物、瑞士盖氏。

     

    推荐阅读

    攻破接入器械技术壁垒,国产血管造影设备迎难而上丨头豹研究院发布《2020年中国血管造影设备行业概览》

    居家保健必备:中药破壁饮片丨头豹研究院发布《2020年中国中药破壁饮片行业概览》

    RNA疗法:艰难研发历程背后的竞赛丨头豹研究院发布《2020年中国RNA疗法行业概览》

     

    朋友圈引流文案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看中国口腔修复膜市场稳步前进。头豹建议重点关注正海生物、杰圣博生物、瑞士盖氏。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