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4762字,精读时间:8分钟
引流文段:
本文援引于报告《2021年中国能源云行业概览》,首发于头豹科技创新网(www.leadleo.com)。
头豹科技创新网内容覆盖全行业、深入垂直领域,行业报告每日更新;政策图录、数据工具助您轻松了解市场动态;智能关键词轻松搜索,直奔行业热点内容。
诚挚欢迎各界精英交流合作,头豹承接行业研究、市场调研、产业规划、企业研究、商业计划、战略规划等业务,您可发送邮件或来电咨询。
客服邮箱:CS@leadleo.com 咨询热线:400-072-5588
能源行业向清洁环保与高效节能的方向发展叠加能源企业运用能源云实现智慧化运营管理发展形态的需求增长等有利因素助力能源云行业快速发展
2019年9月国家电网董事长寇伟在第24届世界能源大会全体会议上提出“两个50%”发展目标与2020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的“30.60”碳达峰、碳中和阶段性碳排放减少发展目标均引起强烈反响。“两个50%”的发展目标即能源清洁化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超50%和电气化率(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超过50%。
随着全球经济绿色发展与国民生活水平与受教育程度提高,国家与人民对能源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也逐步抬高。为了促进经济绿色且可持续发展,中国发改委与财政部在2021年1月的发布会上均强调中国能源清洁环保、高效节能的发展方向,在该部门的2021年主要工作内容中也提及为促进中国能源绿色发展的主要措施。即2021年1月19日,中国发改委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指出要加快构建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积极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发改委将联合各部门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其中包含:(1)大力调整能源结构;(2)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转型;(3)着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4)加速低碳技术研发推广;(5)健全低碳发展体制机制;(6)努力增加生态碳汇。2021年1月20日,中国财政部部长刘昆在全国财政工作上提出2021年财政工作主要内容,其中第六条指出大力推动绿色发展。详细的工作内容包含推动重点行业结构调账,支持优化能源结构,增加可再生、清洁能源供给等。根据2021年1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电源新增装机容量达19,087万千瓦,其中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分别新增装机容量为1,323万千瓦、7,167万千瓦和4,820万千瓦,风光新增装机近120GW。随着新能源产业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新能源资产规模的持续扩大,国家和企业等对新能源资产(如风机、光伏组件等)的运行状态和智能在线运维的要求也将愈来愈高。
受益于全球绿色经济发展趋势和人们环保意识提升等带动能源行业发展要求提升(即能源行业向清洁环保与高效节能的方向发展)、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使能源企业对可实现智能化、无人化、远程办公等的能源云接受程度提升(即运用能源云实现能源行业智慧化运营管理的发展形态)等,中国能源云行业将继续快速发展。
能源云可助力能源企业提升能源生产、传输、交易和消费环节的资源配置能力、安全保障能力和智能互动能力,从而实现企业智慧化运营管理
能源云(Energy Cloud)即云计算在能源行业的应用,是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云涉及的新兴信息科技技术包含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能源云可助力能源企业提升能源生产、传输、交易和消费环节的资源配置能力、安全保障能力和智能互动能力,从而实现企业智慧化运营管理,进而提升能源企业的能源利用率、能源安全性和经营效益。
能源云按应用的领域不同可分为石油云、电力云、煤炭云等;能源云按应用的对象不同可分为能源管理云、设备管理云、财务管理云、人力资源管理云等;能源云按应用的环节不同可分为能源供应侧的云平台和能源用户侧的云平台。
能源企业具备更专业和丰富的运营知识和经验储备,科技企业则更专注技术层面效用的提升,为存量和增量客户带来更高效、便捷、性价比高的技术支撑
能源云行业的主要参与者可分为各细分能源行业的能源企业和与能源企业合作构建能源云的科技企业。参与能源云行业的能源企业与科技企业具备的优势不同。能源企业深耕各细分行业领域多年,具备丰富的能源运营经验,其相较科技企业,对能源企业运营过程中会产生的问题和各细分能源领域的行业痛点具备更深刻的了解和更清晰的认知,即能源企业相较科技企业具备更专业和丰富的能源行业和能源企业运营知识和经验储备。相比能源企业,科技企业专注数据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技术研发,因智慧化能源管理系统的性能即参与能源云行业的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科技企业会更专注技术层面效用的提升,为存量和增量客户带来更高效、便捷、性价比高的技术支撑。
参与能源云行业的互联网巨头具备领先的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而传统软件企业专注于能源行业各细分领域研究,其能源云覆盖行业广度弱于互联网巨头
能源云行业的市场主要参与者亦可分为具备领先的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的互联网巨头和专注于能源行业各细分领域研究的传统软件企业。互联网巨头专注提供稳定、可靠、便捷、安全的全球顶级算力,在自身领先的云计算技术框架下与能源企业共建能源云。通过共建的能源云帮助能源企业实现数字化运营管理,从而优化能源行业的资源配置和助力能源企业进行业务创新,进而实现能源产业升级。传统的软件企业专注于细分领域的研发,其能源云覆盖行业的广度弱于互联网巨头。例如辛孚科技专注于提升石油企业的经营效益,包括提供全面和最新的原油数据库助力客户优化采购决策输出、符合中国国情、可4小时内完成一次更新、易用的全厂优化系统助力客户持续优化经营效益等。
数据分析机器人是阿里能源云的核心。阿里能源云通过组件化的形式为企业提供更便捷和高效的数据管理能力,从而提升企业挖掘和使用数据价值的能力,进而助力能源企业提升运营效益和价值创造能力
阿里云成立于2009年,阿里云致力于以在线公共服务的方式,通过为合作企业提供稳定、可靠、便捷、安全的全球顶级算力,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运营管理(即提升企业的数据获取、处理、分析和治理能力,从而获得高效的数据洞察能力和决策输出能力),从而助力产业形成从感知智能、认知智能、到决策智能和组织智能的闭环,最终实现能源行业的数智化转型升级。阿里云已服务包含中国联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在内的大型企业客户,覆盖的行业领域包含制造、金融、政务、交通、医疗、能源等。阿里能源云于2016年5月上线,最初的能源云应用架构由朗新科技搭建,即最初的阿里云由阿里提供的云端服务器与朗新科技提供的能源应用内容共同组成。阿里能源云的定位是融合、分享、开放与互联。
阿里能源云通过整合数据、算力和算法,结合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三个层次,帮助能源企业快速构建开箱即用的数据分析机器人。数据分析机器人可协助能源企业实现高效的数据获取、查询、分析和处理,从而提升能源企业数据价值的挖掘和使用能力,进而助力能源企业创造更多新价值。阿里能源云通过组件化的形式优化能源企业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通过为企业提供更便捷的数据获取能力(缩短95%+数据查询时间)、更精准的数据识别能力和极低的运维成本助力能源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华为云与能源企业合作开发高性能、标准化、定制化等的应用平台,助力能源企业降低高效云的构建成本和大幅提升企业运维效率、业务拓展性、业务安全性和可靠性
华为云隶属于华为公司,其成立于2005年且专注于云计算中公有云领域的技术研究与生态拓展。华为云贯彻华为公司“云、管、端”的战略方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一站式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华为云的发展目标是成为提供可信、开放、全球线上线下服务能力的公有云。华为云为能源行业提供六大端到端解决方案,其中包含全系统智能化光伏云网解决方案、智慧充电解决方案、综合能源服务解决方案、电力数据平台解决方案、油气勘探解决方案。华为云通过云、AI、5G、IoT等新兴信息技术,助力能源企业实现高效生产和降本增效的经营目标。例如:华为与国家电网合作构建的中国首家电力行业运营型云数据中心除了帮助国家电网业务提升1倍以上的研发效率(上线时间从原2-3个月缩短至15-30天)外,还协助国家电网提升5倍以上资源利用率(原需100台服务器的业务改造后仅需10-20台等)。
百度智能云在能源行业的应用更多强调技术和知识重要性,通过将新兴科技技术和能源专业知识系统化,帮助能源企业更高效地挖掘和利用知识和技术的价值
2015年对外正式开放运营的百度智能云隶属于百度,是百度基于多年技术沉淀打造的智能云计算品牌。百度智能云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服务。百度智能云覆盖的行业包含金融、医疗、能源、制造、电信等,已服务包括中国联通、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在内的众多行业领先企业。百度智能云于2018年正式进军能源领域,于2020年9月发布的百度能源AI中台引起能源行业强烈反响。百度能源AI中台可分为服务中心、资产中心和开发中心三大模块,以及咨询服务、培训服务、业务建模服务和系统集成服务四大服务。百度能源AI中台构建的目的在于为能源企业智能化升级提供从方法论、平台、服务在内的全套工具,帮助能源企业实现安全生产、高效传输和优质服务。百度能源AI中台将能源企业的业务细化、模块化,形成标准化的AI中台架构,通过技术赋能能源企业,帮助其快速建立自主可控的能源管理系统。
受益于新能源资产规模快速增长、能源管理多样性发展和能源云性能要求提升等,中国能源云市场规模将持续快速增长,2025年中国能源云市场规模有望破万亿
受益于全球绿色经济发展趋势和人们环保意识提升等带动能源行业发展要求提升(即能源行业向清洁环保与高效节能的方向发展)、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使能源企业对可实现智能化、无人化、远程办公等的能源云接受程度提升(即运用能源云实现能源行业智慧化运营管理的发展形态)等,中国能源云行业快速发展。中国能源云行业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2,901.7亿元快速增长至2020年的5,037.6亿元,CAGR为14.8%。未来4年,受益于因政府相关部门对新能源产业高重视度提升和“30.60”碳达峰、碳中和的阶段性碳排放减少的发展目标驱动而继续维持高速增长的新能源资产规模带动重资产能源管理需求增长(即能源管理资产规模增长带动能源云规模增长)、能源企业对能源生产与经营的细分环节管理效益要求提升(即能源管理多样性发展和能源管理系统性能要求提升带动能源云规模增长)等,中国能源云行业市场规模仍将保持较高增速增长。
深度见解:能源云行业的发展趋势与能源行业的发展趋势和能源企业的发展需求高度相关,具备高效应用案例的能源云更易获得能源企业信赖,即优质的能源云企业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
能源云即云计算在能源行业的应用,是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云涉及的新兴信息科技技术包含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能源云可助力能源企业提升能源生产、传输、交易和消费环节的资源配置能力、安全保障能力和智能互动能力,从而实现企业智慧化运营管理,进而提升能源企业的能源利用率、能源安全性和经营效益。受益于全球绿色经济发展趋势和人们环保意识提升等带动能源行业发展要求提升、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使能源企业对可实现智能化、无人化、远程办公等的能源云接受程度提升等有利因素驱动,中国能源云行业将继续快速发展。
能源云行业的主要参与者可分为各细分能源行业的能源企业和与能源企业合作构建能源云的科技企业。参与能源云行业的能源企业与科技企业具备的优势不同。能源企业相较科技企业具备更专业和丰富的能源行业和能源企业运营知识和经验储备,而科技企业会更专注技术层面效用的提升,为存量和增量客户带来更高效、便捷、性价比高的技术支撑。能源云行业的市场主要参与者亦可分为具备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的互联网巨头和专注于能源行业各细分领域研究的传统软件企业。互联网巨头专注提供稳定、可靠、便捷、安全的全球顶级算力,在自身领先的云计算技术框架下与能源企业共建能源云,从而助力能源企业实现数字化运营管理。传统的软件企业专注于细分领域的研发,其能源云覆盖行业的广度弱于互联网巨头。
能源云行业的发展趋势与能源行业的发展趋势和能源企业的发展需求高度相关。能源产业从重资产投入的传统生产型业务向清洁环保、高效节能等方向的业务发展带动结合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的高效能源管理服务形式产生。可为企业减少设备故障率、降低安全事故出现率、提升能源生产传输效率等的能源云渗透率将逐步提升。能源企业更偏好与具备广泛应用案例或受技术等认可的科技企业合作构建能源云,具备高效应用案例的能源云更易获得能源企业信赖,即优质的能源云企业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
推荐阅读
解决物流痛点,出口跨境电商迎来高速发展期/头豹研究院发布《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趋势及案例分析概览》
智慧市政——有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解决方案/头豹研究院发布《2020年中国智慧市政行业概览》
5G手机只是开端,好戏在后头!80%的5G应用场景将用于工业互联网领域/头豹研究院发布《2020年中国5G在工业互联网应用研究报告》
5分钟带您了解近在咫尺的新基建项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头豹研究院发布《2020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行业概览》
朋友圈引流文案
能源行业向清洁环保与高效节能的方向发展叠加能源企业运用能源云实现智慧化运营管理发展形态的需求增长等有利因素助力能源云行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