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2735字,精读时间:6分钟
本文援引于报告《2021年中国低代码行业短报告》,首发于头豹科技创新网(www.leadleo.com)。
头豹科技创新网内容覆盖全行业、深入垂直领域,行业报告每日更新;政策图录、数据工具助您轻松了解市场动态;智能关键词轻松搜索,直奔行业热点内容。
诚挚欢迎各界精英交流合作,头豹承接行业研究、市场调研、产业规划、企业研究、商业计划、战略规划等业务,您可发送邮件或来电咨询。
客服邮箱:CS@leadleo.com 咨询热线:400-072-5588
低代码平台ClickPaaS2020年12月完成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
近日,低代码平台ClickPaaS宣布于2020年12月完成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目的主要是深入产品研发、提升技术壁垒,完善生态合作伙伴体系,加速商业化进程等。目前低代码赛道正进入白热化进程。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更让低代码开发平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由于疫情的紧急性,许多政企需要在数周或数天内完成应对疫情的软件应用。传统代码开发模式无法满足这一需求,低代码平台出现在公众视野,并展示了其敏捷性开发的能力,加速商业落地化进程。
模型驱动将是低代码未来主流路径
企业的定制化需求是刚性需求,只有模型驱动的低代码平台能满足:企业的多样性决定了企业软件定制开发模式的必要性,因为行业、规模和产品特性的差异,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流程,特别是围绕产品设计、制造、服务履行等核心业务流程差异化更大,因此核心业务的定制化需求更高。因此,模型驱动将是未来低代码平台开发的主流技术路径,目前在美国,模型驱动已占据主流。企业软件开发的最大痛点是需求沟通困难,由模型驱动的低代码平台开发是最优解决方案:企业软件开发的最大痛点是对软件需求不明,由于开发者和使用者的割裂,企业客户无法在项目开始前提出完整的解决方案。导致企业需要软件开发途中逐步确定需求。在模型驱动的低代码平台上,开发者可快速搭建起基本模型,再根据使用者实际应用的反馈完善方案,同时保证了产品成本与质量。
相较于传统代码开发,低代码开发具有效率优势
低代码具有开发、协作、多端部署三方面效率优势。开发方面,使用低代码平台,可通过图形化拖拉拽的方式,替代传统编写代码的方式,能够降低大量工作量。其次,由于应用开发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传统编写代码的质量无法保证,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检测和修复bug。低代码平台是理想的解决方案,基于高复用性的特点,平台里的模型组件均是由专业能力优异的程序员反复推敲修改得来,质量高,开发人员无需再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测试、修复代码。协作方面,使用低代码平台可以通过并行开发和增强跨沟通来提升协作效率。传统代码开发需要等一个环节完成再进行下个环节,因此人数跟效率不成正比。而使用低代码开发,开发人员可以同时进行不同环节的工作,大幅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低代码平台通过可视化语言,同时提升了各职能领域的沟通效率。多端部署方面,传统代码开发需要对不同用户端、运营端、服务端分别部署,效率低下,而低代码平台可以一键部署到多种环境,大幅提高了部署效率。
中国低代码行业处于起步期,市场小格局分散
2020年中国低代码平台市场整体规模达18.5亿元,同比增长32%:市场正处起步阶段,市场规模较小,在全球市场中占比较小。但随着云服务提供商、传统软件厂商、SaaS厂商及低代码通用平台企业的纷纷布局和资本市场的加速投资,中国低代码平台市场有望迎来快速增长。行业中低代码平台占据绝大多数市场份额,无代码平台仅占16%市场份额:无代码平台的低延展性,无定制化属性,因此运用场景窄且灵活性低,市场规模较小。
低代码市场有四类参与者,偏重通用开发或专业业务能力
公有云服务商注重通用开发能力,代表厂商包括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通用平台企业注重通用开发能力,代表厂商包括ClickPaaS,葡萄城、iVX等。传统软件企业注重专业业务能力,代表厂商包括用友、金蝶、浪潮等。SaaS企业注重专业业务能力,代表厂商包括致远互联、北森、销售易等。
低代码平台在TMT和制造业中应用最广泛,制造业发展潜力最大
低代码平台市场开始渗透传统信息化市场:传统信息化渗透较高的行业如制造、TMT、金融等,正好与低代码应用最多的行业重合,低代码渗透传统信息化市场趋势渐显。代码平台在TMT、制造业应用广泛:TMT和制造业是对低代码平台实际应用程度最高的行业,这两类行业信息化程度较高,且行业工作流程里相似部分较多,因此最早接受低代码开发。制造业是低代码平台发展潜力最高行业:制造业在中国体量巨大,低代码开发还有很大渗透空间。且低代码已被实践证实适用制造业,未来低代码在制造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企业内部应用是低代码使用适宜场景,工作组级应用最佳
企业外部应用不契合低代码平台:低代码平台的核心思想是将相似的业务逻辑以代码的形式表达并封装,以提高复用率。但企业对外部的应用软件多涉及公司主营业务,有多样化、自主可控、高扩展性的需求,很难复用低代码平台中的组件,不契合低代码平台。企业内部系统最契合低代码平台:企业内部管理流程相似度远高于对外部业务的流程,比如考勤管理、薪酬管理、审批流程等内部管理流程在每个公司中都具有强相似性。企业内部软件的开发基本按照固定的需求范式进行,独特功能点较少,因此可以通过低代码平台实现。企业内部系统中工作组级应用需求量大、关键性低、复杂度低,与低代码平台契合度最高:应用软件符合2/8原则,即20%的通用型应用,可覆盖80%用户群体,例如企业考勤系统。而剩下80%的特殊型应用,只能覆盖20%用户。且通用型应用的关键性和复杂度低,更适合套用低代码平台里的组件,更契合低代码平台。
深度见解:低代码开发将与原生代码开发共存,并互为补充
共存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企业需要更多应用来改善企业内部及外部管理。然而,落后的软件开发生产力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软件开发业务需求。根据预测,到2021年应用软件开发需求的增长将是企业交付能力的数倍。低代码技术在这样的IT缺口中应运而生,对软件开发提效降本,大幅提高了企业的交付能力。未来中国低代码行业将步入快速发展期,有如下趋势:(1)与原生代码开发共存,使开发人员可更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工作。(2)低代码开发平台将需解决数据孤岛的问题,对各类企业软件系统集成。(3)行业软件厂商将加深与低代码平台的合作,加快行业软件厂商交付速度,提高效率。(4)低代码平台将促进新的软件协作开发模式,打破各环节沟通壁垒,让跨职能交流更为高效,促成更新的需求转化和开发模式。(5)低代码厂商将构建平台生态,与可复用能力形成正向反馈。
推荐阅读
ERP软件:辅助企业管理的得力助手
少儿编程,STEAM教育领域的新蓝
公有基础计算资源按需使用,尽享高效低廉之利
朋友圈引流文案
低代码开发能否取代传统代码开发?全方位探析中国低代码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