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2,904字,精读时间:5分钟
引流文段:
本文援引于报告《2021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研究报告》,首发于头豹科技创新网(www.leadleo.com)。
头豹科技创新网内容覆盖全行业、深入垂直领域,行业报告每日更新;政策图录、数据工具助您轻松了解市场动态;智能关键词轻松搜索,直奔行业热点内容。
诚挚欢迎各界精英交流合作,头豹承接行业研究、市场调研、产业规划、企业研究、商业计划、战略规划等业务,您可发送邮件或来电咨询。
客服邮箱:CS@leadleo.com 咨询热线:400-072-5588
冷链物流大数据时代来临冷链实现全过程温控覆盖
根据党中央推进的大数据战略计划,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冷链行业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互联网+冷链新时代已来临。互联网和冷链物流的融合意味着将互联网的整套现代技术包括智慧互联、大数据、物联网等应用到冷链物流行业,通过数据分析技术,对供应链网络和资源进行优化和提升,以提升对下游需求和供给预测的准确性,实现降本增效,并大幅提高运作效率。冷链物流企业应用GPS定位、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按照规范化、标准化要求对运输车辆实施定位跟踪以及全程温度自动监测、记录和控制等流程,按照冷链物流全程温控和高时效性要求,整合各作业环节。
冷链物流可保障货物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
冷链物流一般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生鲜产品的保存时间短,如果是进行长距离的运输,但没有良好的储存条件,生鲜在运输完成后,将会产生大量的损耗,进而影响生鲜企业成本。构建冷链物流体系,再配合生鲜配送管理系统,就可在储存产品的基础上,提高分拣、加工、包装等工作环节的效率,并减少损耗率。
供应链管理系统可对产品进行全过程动态监控
冷链物流企业以一套完整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为支撑,连接其运输网络。企业通过总部冷链全程监管平台,追溯整个货物流向,包括从订单受理到客户签收全程的订单状态、每个过程中使用的车辆、设备、人员信息以及提货、入库中转、在途、签收每个过程中使用的冷链设备的过程温度,在设备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展示轨迹和湿度。同时,平台还具备报警功能。此外,平台还预留数据接口,方便与客户系统对接,具备数据分析和报表导出等功能。平台对人、物、信息等资源进行整合,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提高效率,让冷链物流企业的TMS、WMS系统以及大数据分析平台等无缝连接,实现数据信息共享。
智能运输技术可对物流环节涉及的物品、车辆进行实时监控监管
智能运输技术运用RFID和GPS定位跟踪技术等,实现对冷链物流环节所涉及的物品、车辆实时监控监管。冷链过程中所关联的供货方、运输方、收货方和监管方都可通过电脑或手机登录平台查询各环节的实时环境情况。企业采用车载智能终端+无线传感器的方式,实现生鲜产品的整个冷链环节的温湿度数据、冷链车具体地理位置监测等。冷链物流的发展还停留在运输与冷藏环节,运用先进信息技术的冷链物流管理的企业数量明显不足。冷链行业集中度较低,未出现垄断性龙头企业,这也决定了冷链物流企业未来成长的空间依然较大,而发展全程冷链及智能运输技术可帮助企业提高自身的冷链运行网络,减少货损率并有效保障产品质量,虽短期投入成本较高,但长期来看,企业利润率预计将提高5%-8%,并在行业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智能仓储技术可规范冷链作业的各个环节,助力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
智能仓储技术可帮助企业规范冷链作业各环节、有效监控冷链物流全过程、提高冷链业务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降低供应链整体成本、提升资源使用效率,从而实现降本增效。顺丰、京东等冷链行业知名企业都拥有高效先进的冷链供应链一体化管理系统,助力其实现精细化管理和提升客户冷链物流数据化运营的核心竞争力。智能仓储技术可为用户提供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质量可控、责任可究的完整方案,使商家对冷链海鲜、食品、农产品都可以实现“源头”到“销售”的全程溯源追溯,从而提升产品新鲜度,以及经营者的安全保障能力。
冷链物流行业规模增长潜力较大,未来将持续处于上升期
在冷链物流规模方面,2020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约为3,604亿元,2015-2020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0%。考虑到政策要求加强农产品物流骨干网络和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以及冷链物流产业投融资事件不断,冷链产业未来预计将持续处于上升时期,未来几年冷链物流的发展将保持一个良好的势头。2019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因势利导出台20多项冷链物流政策和标准情况,推动冷链物流行业顺应侧供给改革潮流,并公示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试点城市、企业名单以及餐饮冷链物流服务规范试点企业名单,助力冷链行业健康发展。
冷链物流可减少商品加价率以及产品损耗率
传统模式下,生鲜从农户手中到消费者手中,至少要经历产地集散市场、产地批发商、销地一级批发商、销地二级批发商以及超市、农贸市场、餐厅等渠道商,上述各环节均存在加价20%-30%的情况,总加价率可高达110%。以2020年陕西苹果种植商为例,采收成本为2.5元/斤,代办果园收购价3元/斤。按照果径进行分级打包,出货价为5元/斤。从陕西经陆运到达上海,在上海农批市场进行散货出售,其出货价为8元/斤;商超、农贸等终端零售价为12-15元/斤。易腐产品如蔬菜肉类在装车时大多在露天而非在冷库和保温场所操作,仅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方面损失率就达约20%。冷链物流通过搭建有量供应链选货场平台,建立从供应商到渠道端的直接供应体系,减少生鲜流通过程中的中间环节,让利上下游商户。以肉类为例,冷链运输较常温运输,加价率减少45%,仅为40%。冷链物流为食品的安全输送提供了保证。生鲜食品需要完整的冷链物流对货物进行全程温度控制,以确保食品的安全,而冷链物流可以实现装卸货物时的封闭环境,从而大幅减少损耗率。以海鲜为例,冷链运输就可将损耗率由15%降低为约3%。
生鲜电商需求总量的提升推动了整个食品及农产品冷链产业的发展
2019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市场交易量为2,79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7%。受2020年疫情影响,生鲜电商受广泛关注,生鲜电商交易市场规模显著增长,随着生鲜电商受到千禧一代的追捧,中国生鲜电商行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加速扩大。生鲜购买为高频次的即时性消费,消费者在生鲜送达的时效性和新鲜度层面对生鲜零售商的物流水平提出高要求,从而倒逼冷链物流企业的朝高标准、高时效方向发展。生鲜电商物流规模增长推动了冷链需求总量的提升,同时也推动了整个食品冷链产业的发展,也将持续为冷链物流企业带来大量订单。
中国冷链物流运送模式将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物联网技术应用可升级冷链物流运营模式,包括仓内运营、运输管理以及管理增效,并广泛被物流企业应用于实际生产,并不断向大数据、人工智能方向发展。仓内运营技术目前主要基于电子自动识别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及机械自动化技术,例如京东与雀巢联合发布的预测与补货系统,对整合供应链的物流进行尝试,并取得效果。
重点关注企业
通过深度研究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内优质企业,头豹建议重点关注九曳供应链、顺丰控股[002352]、京东SW[09618]。
推荐阅读
通信系列丨头豹研究院发布《2020年中国数据管理平台概览》/ 大数据推广,数据管理迎来新的春天?
交通系列丨头豹研究院发布《2020年中国即时物流行业报告》/ 2020年物流行业如何发展?
通信系列丨头豹研究院发布《2020年中国物流无人机行业概览》/最新黑科技,无人机如何引领潮流?
朋友圈引流文案
智慧冷链一体化,高新科技助力冷链物流行业‘火’起来!,生鲜电商快速发展的趋势将助力冷链物流行业扬帆起航。头豹建议重点关注九曳供应链、顺丰控股[002352]、京东SW[09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