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2590 时间:5分钟
引流文段:
本文援引于报告《2021年中国合肥市光伏产业研究》,首发于头豹科技创新网(www.leadleo.com)。头豹科技创新网内容覆盖全行业、深入垂直领域,行业报告每日更新;政策图录、数据工具助您轻松了解市场动态;智能关键词轻松搜索,直奔行业热点内容。
诚挚欢迎各界精英交流合作,头豹承接行业研究、市场调研、产业规划、企业研究、商业计划、战略规划等业务,您可发送邮件或来电咨询。
客服邮箱:CS@leadleo.com 咨询热线:400-072-5588
“碳中和”下的中国光伏进入快速发展期,合肥将如何在光伏领域“发力”?
全球变暖引发世界各地加大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碳”耗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球变暖的最主要原因。为减少全球进一步变暖和自然灾害的频发,世界各地开始提倡“碳中和”理念,目的是在于减少碳排放量,实现绿色化发展。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纷纷发布相应的“碳中和”目标。
在2020年12月18日召开的中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中国政府提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对比传统化石燃料发电,光伏发电以不消耗燃料且对环境无污染的优势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措施,合肥作为光伏电站容量在中国省会城市排名第一的城市,其在光伏产业内发展具有可借鉴意义。
安徽省光伏累计装机量在未来5年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安徽省光伏累计装机量从2016年的6.2GW增长到2020年的19.6GW,其增长率达25.9%。安徽省新增装机量呈波动变化趋势,其在2018年之后呈下降趋势,主要受到2018年“531”新政的影响,“531”新政提出“加快光伏发电补贴退坡,降低补贴强度”,导致光伏发展速度放缓,从而导致新增装机量增速下降。
在未来5年里,在“碳中和”的背景下,安徽省将持续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安徽省2021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中包含的电力相关项目高达200多个,其中涉及14个光伏制造项目以及15个光伏发电项目。光伏制造项目主要以产业链中游的太阳能电池片为主。光伏发电项目主要集中在县级市以下的地区,如含山县陶阳新能源100MW光伏项目、宣城市洪林镇100MW光伏复合项目。
合肥市光伏产业发展正逐步覆盖整个产业链,目前发展最优的领域主要集中于光伏产业链的中下游,而上游仍待进一步布局和完善
合肥市光伏产业链企业约为90余户,其中规上企业24户。2019年年销售超亿元企业17家,从业人员高达1.3万人。2020年,合肥市光伏产业实现增加值增速15%,电池片、组件、逆变器总出货量40GW。合肥市的光伏发展正逐步覆盖整个产业链。
(1)从合肥市光伏产业链上游来看,硅料以及硅片企业较少且规模较小,在未来,光伏产业链上游还需进一步布局和完善。
(2)合肥市产业链中游是目前发展较好的部分,如组件、逆变器、以及光伏玻璃等。合肥市的光伏组件发展迅速。多个知名光伏企业在合肥市设厂生产光伏组件,包含隆基股份旗下的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通威股份旗下的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等。逆变器主要以阳光电源为代表,阳光电源是中国最早从事逆变器产品研发生产的企业,且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具有品牌优势。2015年起,阳光电源的出货量首次超越连续多年排名全球发货量第一的SMA公司,成为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最大的公司。阳光电源在中国的市占率为30%左右,连续多年保持第一。光伏玻璃以彩虹(合肥)光伏有限公司为代表,彩虹(合肥)光伏有限公司2021年光伏玻璃产能有望突破5600万平方米,同比上涨10%,其产品综合良率提高至82%。
(3)合肥市的产业链下游发展较为迅速。合肥地区共并网各类型光伏电站项目总容量已经稳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在全市粮食系统实施“仓顶阳光工程”,建成并网9个粮库屋顶光伏项目、总规模15MW。截止到2020年,合肥市累计装机容量为2.3GW,电站数量2万余个。2020年,光伏发电量超20亿千瓦时,占全市总用电量的6%,高峰期,最大负荷占总用电量的比例可达18%。合肥市集中式光伏电站装机量占总光伏装机量的比例约为63%,合肥市的集中式发电站通常集中在合肥郊区四县一区:长丰县、肥西、肥东县、庐江县和巢湖地区。分布式光伏电站装机量占总光伏装机量的比例约为37%,80%以上建于大型企业或工厂厂房屋顶之上。尽管分布式光伏电站目前占比较小,但未来发展空间大。
深度见解:光伏发电成本持续降低,加快其替代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进程;就合肥市而言,随着光伏度电成本的下降,将为光伏电站带来更多盈利空间,盈利增长将带动下游需求增长
光伏发电成本持续降低,加快其替代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进程。全球光伏度电成本从2010年的0.248美元/KWH下降到2020年的0.036美元/KWH。在2010-2020年间,光伏度电成本下降了85%。其成本大幅下降的原因是技术的成熟和产业链的不断扩大。光伏成本的下降使光伏电站的盈利空间提高以及人们用电成本降低,从而可推动光伏发电逐步替代不可再生能源发电,如传统燃煤发电。以三峡新能源格尔木500兆瓦光伏“领跑者”项目为例,其为中国首个平价上网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上网电价平均为0.316元/千瓦时,比当地煤电标杆电价0.3247元/千瓦时低近0.01元,光伏电价首次低于燃煤发电标杆电价。
就合肥市而言,随着光伏度电成本的下降,将为光伏电站带来更多盈利空间,盈利增长将带动下游需求增长。根据在光伏领域具有6年经验的专家访谈可知,合肥市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增量空间较大,随着光伏成本的下降,将吸引更多中小厂商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下游需求的增长将反向推动光伏产业链中上游市场的繁荣,使合肥市光伏产业发展稳步上升。
重点关注企业
通过深度研究中国合肥市光伏产业研究,头豹建议重点关注阳光电源、中南光电、大恒能源。
推荐阅读
光伏平价上网在即,玻璃先起
光伏平价上网在即,光伏逆变器依势转型
中国2060碳中和目标全解析丨碳中和目标驱动下,哪些产业将会受益?
朋友圈转发文案
合肥市如何打造“中国光伏第一城”?头豹研究院带你深入了解合肥市光伏行业背后的产业链和发展前景!通过深度研究中国合肥市光伏产业,头豹建议重点关注阳光电源、中南光电、大恒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