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三角战略布局一体化背景下,如何看待宁波港和上港未来合作竞争的发展道路?

    2021-05-13 18:42
    头豹研报

    2021年宁波港和上港核心竞争力对比报告

    2022-03-02

    全文字数:2,904字,精读时间:5分钟

    引流文段:

    本文援引于报告《2021年宁波港和上港核心竞争力对比报告》,首发于头豹科技创新网(www.leadleo.com)。

    头豹科技创新网内容覆盖全行业、深入垂直领域,行业报告每日更新;政策图录、数据工具助您轻松了解市场动态;智能关键词轻松搜索,直奔行业热点内容。


    诚挚欢迎各界精英交流合作,头豹承接行业研究、市场调研、产业规划、企业研究、商业计划、战略规划等业务,您可发送邮件或来电咨询。


    客服邮箱:CS@leadleo.com 咨询热线:400-072-5588 


    上海+宁波模式,打造世界级湾区

    2019年,上海提出将海港都市圈的概念,提议以上海港为中心引领和协调长三角地区不断进行一体化,并与宁波、苏州等周边城市相互融合、进步,从而形成相互关联的超级城市群,以此来带动长三角呈现出整体和局部一体化同步发展的态势。宁波作为长三角南翼中心经济城市,港通天下的开放枢纽,是国家开放战略的重要支点;中高端产业基础扎实,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拥有山海交融的多元生态环境,宁波积极融入上海大都市圈,更能促进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并能不断优化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的产业分工能力,从而推动两港间进行区域合作和错位发展,从而推动临港产业和腹地经济发展的速度。



    两港股权结构以国资背景股东和港口运营商为主

    截止2021年4月,上港集团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市国资委,其直接持有上港集团31.4%的股份。前十大股东中,同盛集团、上海城投、国际集团、国资经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均为上海市国资委,上海市国资委直接及间接持有上港集团43.7%的股权,是上港集团第一大股东。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通过其下属全资子公司亚吉投资有限公司、招商局港口发展(深圳)有限公司合计持有上港集团26.8%的股份。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持有上港集团15%的股份。


    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原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由宁波港集团联合招商局码头(宁波)、中信港投、宁波宁兴、宁波交投、宁波开头、宁波城投和舟山港务等7家发起人于2008年3月正式发起成立,并于2010年9月在上交所挂牌上市(证券名称:宁波港,证券代码:6001018.SH),以每股3.7元发行20亿股,占股本的15.63%。2016年8月,公司向控股股东宁波舟山港集团增发3.7亿股收购了舟山港务有限公司(原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并更名为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省海港集团”)为股份公司的最终母公司。产业结构升级后的宁波-舟山港发展更加集约化,充分发挥港口的自身优势,提高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实现宁波港与舟山港的双赢。合并之后,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超过上海港,成为中国第一大港。


    两港股权结构,以国资背景股东和港口运营商为主,其股权结构体现国资背景股东的雄厚实力,又凸显港口航运经营的专业性。随着洋山港区的建设使上海港的集装箱运输硬件设施水平得以提高的同时,上海港运输成本也随之提高,且面临周边港口的竞争,特别是宁波-舟山港的竞争,为避免两港之间的无序竞争,上海港同宁波港正秉持全新的合作竞争理念。合作竞争并不意味消灭两港在集装箱运输中的竞争,而是从双方自身发展的角度和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出发,促使双方的关系进行新的调整,以求得共同发展并促进整个长三角地区港口的发展。



    集装箱装卸业务为两港主要营收,中转业务发展潜力较大

    四大港口主营业务板块中,集装箱业务为上港集团核心业务。2006年至2019年,集装箱业务毛利率一直保持在50%以上。2019年集装箱业务的毛利占比超过60%。港口物流作为核心辅助业务,毛利率稳定在7%-8%,贡献了最大的营收占比。预计未来随着洋山港四期港口的产能释放,集装箱业务也将持续发力。港口服务板块日趋稳定。杂散货板块的毛利率及营收占比都处于较低位置,上港集团正根据整体规划和发展需要,逐步对散杂货货源结构进行调整。上海港2010年就已成为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口,但是箱源结构主要以腹地出口箱为主,中转箱尤其是国际中转箱占比较少,缺乏与其地位相匹配的国际影响力,存在巨大提升空间。2019年,洋山港区的水水中转箱占比为51.43%,国际中转箱占比为14.83%,整个上海港的国际中转箱占比在6%-8%之间,而几大国际港口新加坡、迪拜、香港,其国际中转箱占比都在70%以上,未来中转业务潜力巨大。


    宁波港主营业务板块中,综合物流业务为宁波港核心业务。2018年至2020年,综合物流业务毛利率一直保持在30%以上;2020年综合物流业务的毛利占比33.4%。集装箱业务作为核心辅助业务,毛利率稳定在30%左右,贡献了第二大的营收占比。预计未来随着宁波港战略布局的深入,使其港岛产能得到释放,综合物流业务也将持续发力。贸易销售毛利率及营收占比与上港集团比较处于较低位置,宁波港正根据整体规划和发展需要,逐步对货源结构进行调整,将持续缩减贸易销售占比,并加大对集装箱和综合物流的发展力度。



    两港将从相互竞争走向合作竞争的状态

    宁波港在鹰潭、上饶、衢州、慈溪、金华、绍兴等地区设立集装箱“无水港”,通过多层次、网络化的内陆无水港布局,既能固公司传统腹地市场-浙江钱塘江以南地区,又可延伸公司在内陆腹地的服务,发展长江中上游区域的货源以及江西-宁波港海铁联运的货量。宁波联合目前除提供上述内贸、短驳服务外,亦能提供宁波去往日本、东南亚等区域的近洋航线服务,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宁波港外贸货量的增长。提供乍浦-宁波、青岛、福州、厦门-宁波、台州、温州-宁波以及长江宁波等各类短驳线及支线服务,在宁波周边建立起了强大的水路服务网络体系,大幅提升公司辅港和主港之间的水水中转。以宁波舟山港为主体,以浙东南沿海港口和浙北环杭州湾港口为两翼,联动发展义乌国际陆港,形成“一体两翼多联”的发展格局。


    上港集团于2001年提出长江战略方案,通过资本、管理和技术输出,以港口码头(点)为基础,以内支线(线)运输为纽带,最终形成以上海港为终端,辐射长江流域的物流网络(面),通过“点、线、面”的配合提升港口服务能级,发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功能,更好服务长三角地区。从2003年开始,上港集团先后与南京港、九江港、长沙新港、武汉港、重庆港进行了资本或技术方面的合作,至2009年形成了“5+2”港口投资体系(南京、江阴、长沙、重庆、宜宾集装箱码头,武汉、九江港口集团)和“3+1”航运投资体系(即上海集海、江苏集海、重庆集海,参股民生轮船)。2010年上港集团全资子公司长江港口物流有限公司(简称“长江公司”)挂牌成立。长江公司整合长江流域船队、港口码头、物流园区等资源,充分依托上海母港资源,以航运为主线,物流为支撑,码头为依托,构建长江流域快速物流通道。2014年上港集团和太仓港务集团达成协议,共同合作经营太仓港正和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上港集团占正和集装箱码头45%的股权。至此,上港长江战略的格局形成。



    两港分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划,但地域相近,加上腹地交叉因素,为两港带来了共同利益,导致两港之间竞争较大,以内耗来加大竞争力,不利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头豹认为无论宁波一舟山港或上海港在发展集装箱运输上不能单纯地采取竞争的方式,而应采用竞争与合作的战略,在竞争的同时积极开展合作,港口为了保持自己的相对优势,在竞争中会朝合理的分工方向发展,以“双赢”或“多边联袂”的理念,积极寻求合作,以求共同发展,尤其是随着长三角经济的迅猛发展,上海将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各港都想在这一新的发展机遇中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包括上海港在内的各港口转而寻求与周边港口的合作,从而使长三角港口间明显的竞争态势逐渐被弱化,为宁波一舟山港与上海港的发展提供了合作的现实基础。  


    推荐阅读

    通信系列丨头豹研究院发布《2020年中国数据管理平台概览》/ 大数据推广,数据管理迎来新的春天?

    交通系列丨头豹研究院发布《2020年中国即时物流行业报告》/ 2020年物流行业如何发展?

    通信系列丨头豹研究院发布《2020年中国物流无人机行业概览》/最新黑科技,无人机如何引领潮流?


    朋友圈引流文案

    在长三角未来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宁波港和上港未来将持续加深合作!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