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AS生物制剂被纳入医保,推动生物医药行业发展

    2021-08-20 15:49
    头豹研报

    强直性脊柱炎治疗药物行业概览

    2022-03-01

    全文字数:2600字,精读时间:5分钟

    本文援引于报告《强直性脊柱炎治疗药物行业概览》,首发于头豹科技创新网(www.leadleo.com)。

    头豹科技创新网内容覆盖全行业、深入垂直领域,行业报告每日更新;政策图录、数据工具助您轻松了解市场动态;智能关键词轻松搜索,直奔行业热点内容。

     

    诚挚欢迎各界精英交流合作,头豹承接行业研究、市场调研、产业规划、企业研究、商业计划、战略规划等业务,您可发送邮件或来电咨询。

     

    客服邮箱:CS@leadleo.com 咨询热线:400-072-5588

     

    核心摘要: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强直性脊柱炎(AS)症状首次发作通常在45岁之前,多发于13-31岁男性;20-30岁时是发病高峰;90%患者HLA-B27阳性;男性患病更多,男女患病比例约为4:1;同时,强直具有家族聚集性,患者的一级亲属患病发病率可达31.3%。

    强直性脊柱炎(AS)是目前无法根治的疾病,治疗主要目的是缓解病患的症状和体征、恢复背部及关节使用功能,同时防止关节损伤和全身并发症,降低患病对患者日常生活的拖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主要方案包括非甾体抗炎药、TNF-α抑制剂、外科手术及传统慢作用抗风湿药。

     

     

    国产英夫利昔单抗上市,自免领域混战白热化

     

    7月14日,迈博太科药业的重组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CMAB008类停(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成人溃疡性结肠炎、强直性嵴柱炎、类风湿关节炎、成人及6岁以上儿童克罗恩病、瘘管性克罗恩病及银屑病。

    英夫利昔单抗原研为强生,商品名类克,1998年和1999年分别获得FDA和EMA批准上市,适应症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克罗恩病、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等多种自身免疫病。2007年进入中国,是最早进入中国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生物制剂。类停成为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英夫利昔单抗,并且因使用CHO表达系统,较强生类克的疗效相似,但安全性更优。

     

    强直性脊柱炎多发病在45岁之前,20-30岁是发病高峰期,男女患者比例为4:1,90%患者HLA-B27阳性,具有一定程度的遗传性

     

    强直性脊柱炎属风湿病范畴,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与HLA-B27呈强关联。

    某些微生物(如克雷白杆菌)与易感者自身组织具有共同抗原,可引发异常免疫应答。是四肢大关节、椎间盘纤维化及其附近结缔组织纤维化和骨化,造成不同程度眼、肺、肌肉、骨骼病变,及关节强直为病变特点的慢性炎性疾病,属自身免疫性疾病

     

    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主要方案包括非甾体抗炎药、TNF-α抑制剂、外科手术及传统慢作用抗风湿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病患的痛苦、阻止并发症及降低患病对患者日常生活的拖累

     

    强直性脊柱炎(AS)是目前无法根治的疾病,治疗主要目的是缓解病患的症状和体征、恢复背部及关节使用功能,同时防止关节损伤和全身并发症,降低患病对患者日常生活的拖累。

    当前治疗方式主要有四种: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治疗早期AS的一线药物,有效改善疼痛、炎症等,同时存在引起肠道不适的副作用;TNF-α抑制剂适用于起病急、病症严重的的病患,见效快,对于停药后复发的患者依然有效;外科手术针对髋关节受累引起的关节间隙狭窄、强直和畸形患者,药物治疗无法治疗的情况,手术可以帮助患者最快摆脱痛苦;传统的慢作用抗风湿药(csDMARD),效果较慢且副作用较多,是作为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二线药物。

     

     

    受疾病发展阶段、经济原因制约,非甾体类抗炎药通常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一线的治疗方案,随着药物的发展,新型选择性COX-2抑制剂表现出副作用更小的优势

     

    NSAIDs自阿司匹林于1898年首次合成后,经过百年的发展已经有上千种品类,这类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萘普生、萘普酮、双氯芬酸、布洛芬、尼美舒利、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该类药物具有抗炎、抗风湿、止痛、退热和抗凝血等作用。

    NSAIDs已作为AS治疗的一线用药,可有效缓解外周关节和(或)腰背疼痛及僵硬症状。并且,研究显示,持续服用2年的NSAIDs可有效延缓或阻抑AS的脊柱影像学进展,起到病情改善作用。 AS是否长期持续使用NSAIDs,主要取决于:①疾病类型,②疾病发展阶段,③是否会有药物不良反应等影响因素。

    选择性COX-2抑制剂是一类新型NSAIDs,因其选择性地抑制COX-2活性,对COX-1影响较小,目前广泛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的抗炎、镇痛治疗。

     

     

    当前治疗强直强脊柱炎(AS)的生物制剂主要分为IL-17抑制剂和TNF-α 抑制剂两大类,其中IL-17抑制剂效果好、价格贵,TNF-α 抑制剂应用广泛

     

    IL-17可调控成骨细胞的激活和分化,对人体正常免疫功能影响较小,结核感染风险低,有效地抑制新骨形成,延缓影像学进展,但价格更贵。依那西普安全性较高,但抗炎力度相对较弱注射要一周1-2次,注射频繁。英夫利昔单抗抗炎力度最强,长期用药价格低但易过敏、继发性失效。阿达木单抗则在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便利性中获得平衡,成为TNF-α抑制剂中最常选择的药物之一。戈利木单抗注射频率最低,每月一次,但价格偏贵,导致竞争力不强。培塞利珠单抗唯一可以在妊娠、哺乳全程使用,但价格较贵。

     

     

    深度见解:中国生物医药未来将追随化学药的脚步出口国际,行业将提高生物创新药研发能力,同时渗透到CRO行业、与其发展相辅相成,并通过并购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受政策支持、国民经济水平提高、社会需求扩大以及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的推动,终端销售额占比持续扩大,发展前景广阔。

    未来,中国的仿制生物药、创新生物药、改良生物药将追随中国化学药出口的脚步向国际市场扩张,并通过中国制造的质量和性价比在国际市场取得一席之地;中国目前已经有30多种生物创新药面市,随着我过生物技术的发展,未来将有更多的生物创新药抢占现有市场,为生物药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由于生物药领域的技术壁垒较高、专业性较强、研发投入大的特性,未来的研发工作也将渗透到CRO领域,生物医药与CRO行业发展相辅相成;未来生物医药企业通过并购、整合、重组及优化配置将推动行业良性发展,同时有助于扩大企业版图,扩大经营规模

     

    重点关注企业

    通过深度研究中国强直性脊柱炎治疗药物的行业内优质企业,头豹建议重点关注三生国健[688336]、海正药业[600267]、“石药集团” [01093.HK]。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