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2123字,精读时间:4分钟
本文援引于报告《2021年中国ICT产业发展趋势:云、边结合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首发于头豹科技创新网(www.leadleo.com)。头豹科技创新网内容覆盖全行业、深入垂直领域,行业报告每日更新;政策图录、数据工具助您轻松了解市场动态;智能关键词轻松搜索,直奔行业热点内容。
诚挚欢迎各界精英交流合作,头豹承接行业研究、市场调研、产业规划、企业研究、商业计划、战略规划等业务,您可发送邮件或来电咨询。
客服邮箱:CS@leadleo.com 咨询热线:400-072-5588
核心摘要:
以IaaS、PaaS、SaaS为代表的全球云计算市场近几年呈稳步增长态势。2020年,全球云计算市场受疫情影响,市场增速出现明显下滑。而中国公有云与私有云市场近年来均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其中,中国公有云下的IaaS业务呈爆发式增长。边缘计算是在靠近数据输入或用户侧提供计算、存储和网络带宽,满足行业业务实时性、应用智能性、数据安全与隐私性的需求,可看作是云计算的扩展与补充。未来,ICT产业一大趋势是云边结合,优势互补,协同运作。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对网络质量日益提高,而云边结合的模式可满足企业业务对网络高带宽、低时延、数据隐私安全等方面的要求。然而,云边结合目前仍面临一些技术上的挑战。
中国公有云与私有云市场近年来均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其中,中国公有云下的IaaS业务呈爆发式增长
2016年至2020年,中国公有云与私有云市场规模均呈稳定增长态势。2020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达1277亿元,私有云市场规模达814亿元。其中,中国公有云下的IaaS业务呈爆发式增长,年复合增长率为79.1%,增长主要原因为云计算在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中起到技术基石的作用,云计算基础设施投入持续扩大,市场需求常年保持较高水平。
边缘计算可弥补未来部分应用场景下,集中式云数据中心在网络带宽、存储能力、AI算力、时效性要求等方面的短板
未来业务对网络带宽、存储能力、AI算力、时效性的要求,都无法完全依赖于以集中式、中央式的云计算架构。边缘计算可弥补部分应用场景下,集中式云数据中心在网络带宽、存储、安全、时延等方面的短板。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来临,预计未来终端设备连接数呈高速增长态势。终端设备可分为物联网设备和非物联网设备。其中,非物联网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固定电话等;物联网设备则包括各类网关设备,网关设备可对传感器数据进行收集。预计2025年物联网与非物联网设备连接数可达到412亿台,届时,高速增长的智能终端设备将产生海量的数据,若这些数据全都上传至中心云,将对中心云造成巨大的压力。边缘计算的应用可分担中心云的数据压力,边缘节点可负责部分数据的计算和存储工作。
ICT未来发展趋势之一是结合云计算和边缘计算,优势互补,协同运作。云边结合是包括云计算和边缘计算在基础设施、平台、应用3个层次上的协同
在社会数字化转型,以及万户互联的大趋势下,终端设备规模激增,大量终端带来海量数据,导致云计算数据中心网络带宽压力倍增,传统云数据中心有着强大的资源服务能力,但同时伴随着远距离传输导致无法满足低时延的缺点;边缘计算在解决时延方面问题的同时又面临着资源受限的缺点。因此,结合传统云计算和新兴边缘计算,优势互补,协同运作,是未来ICT产业的一大趋势。
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终端数量与网络流量剧增,导致数据中心网络带宽压力陡增。云边结合的模式可满足企业在网络带宽与时延、可靠性、数据隐私和安全等方面的高要求
在企业日常运作中,为了提升企业业务数据处理的实时性,通过边缘节点处理临时数据,再把数据抽象后再上传至中心云,甚至不上传中心云,从而减小数据远距离传输带来的高时延,同时极大减少数据中心的网络带宽压力,增强业务响应速度。此外,企业的临时数据在边缘节点处理,重要数据存储在中心云端备份,可保护数据安全,并且企业隐私数据可在边缘节点做本地化处理,无需上传云端,避免企业数据被不法分子通过爬虫等技术窃取,从而影响企业信息安全。
深度见解:技术迭代引领企业创新突破
随着数字化转型步伐的加快,企业业务更加多样化,对网络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升。未来,企业网络将朝着百兆带宽和毫秒级时延、企业园区全网无线化等方向迈进,高带宽、低时延、高可靠性的网络将成为企业日常运作的基础。云、边结合的模式可大大降低企业业务数据传输时延,将企业数据在边缘节点做本地处理,无需上传中心云,即减轻了中心云网络带宽压力,也降低业务数据传输时延。此外,企业敏感性数据,也无需上传云端,避免不法分子通过爬虫等技术窃取云端数据,保证企业数据方面的安全。
重点关注企业
通过深度研究中国ICT产业内优质企业,头豹建议重点关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百度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