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通道药店”11月底明确落地,DTP药房迎来发展机遇定了

    2021-11-05 10:42
    头豹研报

    2021年医药政策系列:“双通道药店”11月底明确落地,DTP药房迎来发展机遇

    2022-03-01

    全文字数:2940字,精读时间:5分钟

    本文援引于报告《2021年医药政策系列:“双通道药店”11月底明确落地,DTP药房迎来发展机遇》,首发于头豹科技创新网(www.leadleo.com)。

    头豹科技创新网内容覆盖全行业、深入垂直领域,行业报告每日更新;政策图录、数据工具助您轻松了解市场动态;智能关键词轻松搜索,直奔行业热点内容。

     

    诚挚欢迎各界精英交流合作,头豹承接行业研究、市场调研、产业规划、企业研究、商业计划、战略规划等业务,您可发送邮件或来电咨询。

     

    客服邮箱:CS@leadleo.com 咨询热线:400-072-5588

     

    核心摘要:

    为解决谈判药品“进院难”问题,零售药店将纳入“双通道”机制,即通过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两个渠道满足谈判药品供应保障、临床使用等方面的合理需求,并同步纳入医保支付。政策实行意义在于增加定点药店通道,充分发挥药店分布广泛,市场化程度高和服务灵活等优点,提升谈判药品供应保障水平,提高患者用药可及性,保障参保患者利益。

     

    各市“双通道药店”11月底明确落地,DTP药房迎来发展机遇

    日前,医保局对“双通道”药店的落地提出明确的时间要求:“原则上2021年10月底前,各省份要确定本省份纳入‘双通道’管理的药品名单并向社会公布。2021年11月底前,各省份要实现每个地级市(州、盟)至少有1家符合条件的‘双通道’零售药店,并能够提供相应的药品供应保障服务。” 与普通定点零售药店相比,符合纳入“双通道”管理的定点零售药店在信息化、药品管理和监管方面需满足更高的要求,DTP药房因与遴选标准吻合度高而迎来发展机遇。

     


     “双通道”机制纳入零售药店,破解医保谈判药品“进院难”问题


    国家医保药品谈判和集中带量采购是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在医药改革上推行的两大举措,与带量采购在谈判时就直接规定医院使用量不同,药品经过谈判进入医保目录之后,并不代表可以直接进入医院药房药品纳入医院目录。

     

    一个药品顺利进入医院目录,需要经过五个步骤:首先临床医生评估药品的风险和收益后,向科室提交用药申请;然后科室进行初步遴选;再提交给院医药委员会,委员会对药品生产许可证等文件进行形式审核;之后,医院定期召开新入院药品遴选会。遴选会上,申请人围绕药品申请理由、与现有药品的比较、不可替代性等方面着重进行介绍。专家进行提问讨论,并独立投票。最终赞同票数超过参会专家人数2/3时视为通过;最后,医院从中标的供应商中遴选该药在医院的配送供应商,在医院院内网公布过会药品和暂停药品情况,药剂科执行采购任务。至此,药品才算完成入院流程。

     

    为解决部分医保谈判药品为何“进院难”问题,今年5月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公布《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的指导意见》。即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谈判药品供应保障范围,即通过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两个渠道满足谈判药品供应保障、临床使用等方面的合理需求,并同步纳入医保支付。新政首次在国家层面上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医保药品供应保障范围,并实行与医疗机构统一的支付政策,在本质上引导患者流向零售药店。

     

     

    各地积极响应政策,纷纷落实建立“双通道”管理机制

     

    自5月至今,已有安徽、福建、江西、江苏、四川、青海等多个省份陆续发文落实建立“双通道”管理机制。如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广东省药监局公布《关于建立完善国谈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全省各地于2022年1月1日前制定出台实施细则,文件从7个方面对建立“双通道”管理机制提出要求,包括确定“双通道”管理药品范围、加强“双通道”药品供应保障、建立“双通道”定点零售药店管理机制、完善外配处方流转和购药管理、统一医保支付政策和医保支付标准、推进互联网+“双通道”药品流通服务等;如福建省医疗保障局发文称将建立省国谈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自2021年11月1日起实施,且公布第一批“双通道”管理药品目录共包含32种药品,西尼莫德、阿达木单抗、氘丁苯那嗪等药物均在列;四川省目前共有18个高值药品、88个单行支付药品纳入“双通道”管理药品目录,实行单行支付管理;另有136个药品纳入乙类药品支付管理目录等等。各地积极响应政策,纷纷落实建立“双通道”管理机制。


    “双通道”药品管理范围需满足临床价值高、患者急需、替代性不高原则

     

    根据政策文件,“双通道”管理药品是指临床价值高、患者急需、替代性不高的谈判药品和慢性病用药。优先将谈判药品纳入“双通道”药品管理范围,并根据药品供应保障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双通道”药品品种。

    根据“双通道”各批次执行品种情况,品种数量上,国谈“双通道”范围的第一批纳入19个品种数,第二批在此基础上新增73个,总数达到92个品种,均来自于2020年的医保目录谈判新增品种;药品类别方面,第一批为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第二批新增纳入中成药,92个品种中化学药52个、生物制品13个、中成药27个;药品适应症分布上,围绕临床价值高、患者急需、替代性不高的选品原则,肿瘤药是第一批中优先纳入品种,随着第二批产品的纳入,品种类型进一步扩大。

     

    “双通道”管理的定点药店在信息化,药品管理,人才配备和医保基金监管方面要求更高,DTP药房标准吻合度高,更具入选优势


    与普通定点零售药店相比,纳入“双通道”管理的定点零售药店具有更高要求,主要体现在信息化,药品管理,人才配备和医保基金监管方面。信息化方面,定点零售药店要与医保信息平台、电子处方流转平台等对接,确保药品、医保支付等方面信息全面、准确、及时沟通;药品管理方面,部分谈判药品对储存有特殊要求,定点零售药店需建立符合要求的储存、配送体系,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同时,配备专业人才对患者合理用药进行指导,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医保基金监管方面,定点零售药店应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对患者身份进行核实,确保“处方患者”和“实际用药患者”一致,堵塞“欺诈骗保”漏洞,确保基金安全。

    DTP药房指特药药房,专营或兼营治疗特殊疾病药品,由执业药师或者药师为患者提供长期、专业、个性化的药物治疗管理;具有符合药品和服务特殊要求的服务环境、设施设备和配送条件,信息化管理系统完备,质量保障可追溯的零售药店,因与双通道药店遴选标准吻合度高,更具入选优势。

     

    DTP药房市场份额占比仍然较小,在“双通道”药店政策利好下高速发展


    DTP药房,即Direct to Patient,指患者在医院开取处方后,药房根据处方以患者或家属指定的时间和地点送药上门,并且关心和追踪患者的用药进展,提供用药咨询等专业服务。

    DTP药房模式跳过代理商、药品招标、医院等流通环节,最核心的任务是为患者提供全程用药指导和健康管理,对售后进行跟踪。医生将处方信息和DTP药房互通,建立双方交流反馈机制,共同为患者提供安全准确的用药服务,为药企提供销售渠道,自身也能获得较高利润。该模式虽然精简流通链,但对患者、对医生、对医院、对药企药店都有积极影响。

    2020年中国DTP药房市场规模190亿元,并以19.2%年复合增长率于2024年达383亿元。基于患者疾病治疗时能在院外接受专业药物治疗和便捷购药的需要,DTP药房以其专业的的服务优势可较好满足需求。

     

     

    深度见解:中国DTP药房行业竞争格局存在三类企业


    中国DTP药房行业三类玩家包括医药商业公司,传统零售连锁药店和互联网大数据科技公司,其中资源更为丰富的商业公司在特药药房领域占有最高市场份额。第一,传统医药商业公司指向批零一体化转型自建DTP药房,具有广泛医药工业企业合作基础,强大医院开发市场准入能力和突出物流能力,如国药系、华润系和上药系等;第二,传统零售连锁药店转型处方药销售,以聚焦高端处方药的DTP店中店模式运营,具有连锁药店分布广,医药工业企业合作品类多,患者会员管理经验丰富等优势,如国大药房、老百姓、益丰等;第三,互联网+大数据公司以新技术赋能DTP业态,创新多维服务,打造智慧DTP药房,如邻客、思派、圆心等。

     

    重点关注企业

    通过深度研究“双通道”管理机制和DTP药房行业,头豹建议重点关注上药云健康,思派大药房和老百姓大药房。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