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2291字,精读时间:4分钟
本文援引于报告《2021年中国传输网行业概览 》,首发于头豹科技创新网(www.leadleo.com)。
头豹科技创新网内容覆盖全行业、深入垂直领域,行业报告每日更新;政策图录、数据工具助您轻松了解市场动态;智能关键词轻松搜索,直奔行业热点内容。
诚挚欢迎各界精英交流合作,头豹承接行业研究、市场调研、产业规划、企业研究、商业计划、战略规划等业务,您可发送邮件或来电咨询。
客服邮箱:CS@leadleo.com 咨询热线:400-072-5588
核心摘要:
传输网承担了信息搬运的角色,传输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是为了更快、更好地进行信息搬运。纵观通信发展史,传输网经历了从电路到光路、从低速到高速、从单一信号到多路信号演变的历程。在传输网进入光传输时代后,传输技术经历了准同步数字体系(PDH)、同步数字体系(SDH)、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分组传送网(PTN)、无线接入网IP化(IP RAN)、波分复用(WDM)和光传送网(OTN)的演进。5G时代下新型业务场景的实现离不开传输网性能的大幅提升,同时也对移动回传、移动前传等传输网络提出更多的要求。SPN和M-OTN为中国运营商提出的新型传输技术,两种技术通过不同方法实现了5G传输大带宽、低时延、业务切片等需求。光模块为传输网产业链中的中游核心产业,近年来,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逐年增长,主要原因为5G建设拉动电信光模块需求,光模块数量与规格均有所提升,未来几年维持量价齐升的增长逻辑。同时,光模块市场未来集中度将不断提升,市场份额持续向龙头厂商集中,中国厂商市场份额也有望持续提升。
传输网承担了信息搬运的角色,传输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是为了更快、更好地进行信息搬运。
纵观通信发展史,传输网经历了从电路到光路、从低速到高速、从单一信号到多路信号演变的历程。传输技术不断的更新迭代是为了对信息进行更快、更准、更稳的传送。从现代光传输技术来看,传输技术经历了准同步数字系列(PDH)、同步数字系列(SDH)、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分组传送网(PTN)、无线接入网IP化(IP RAN)、波分复用(WDM)和光传送网(OTN)的发展历程。
光模块为传输网产业链中的中游核心产业,近年来,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逐年增长,主要原因为5G建设拉动电信光模块需求
2020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达到80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增长至14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42%。2017年以前,由于全球4G建设进入末期,电信用光模块市场有所走低。然而近年来,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逐年增长,主要原因为5G建设拉动电信光模块需求。5G网络架构中,双层架构转换为三层架构。从接入网到骨干网,光模块数量逐渐减少,但规格逐渐提升。和以往的4G建设相比,5G建设前传光模块数量有所提升,同时叠加5G传输高速率、低时延等特性,光模块产品规格也有所提升。全球光模块在未来几年仍保持量价齐升的增长逻辑。
光模块市场未来集中度将不断提升,市场份额持续向龙头厂商集中。同时,中国厂商凭借其不断提升的产品力与劳动力成本优势,未来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随着光模块相关技术的发展,行业准人门槛不断提高,龙头厂商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和技术实力,不断并购同行光模块企业,加速产业链的垂直整合。未来,光模块市场集中度将不断提升,市场份额持续向龙头厂商集中。2020年全球光模块厂商中,中国有四家企业进入前十,分别为中际旭创、海信宽带、光迅科技、华工正源。四家中国企业合计共占30%的市场份额,未来中国厂商凭借其不断提升的产品力与劳动力成本优势,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5G技术的发展对传输网有着高容量、低时延、高可靠性、高灵活性和差异化的需求,SPN和M-OTN为中国运营商提出的新型传输技术,两种技术通过不同方法实现了5G传输大带宽、低时延、业务切片等需求
在5G传输方案上,中国移动提出切片分组网(SPN)技术来构建一张全新的承载网络,其中包括其中包括用新的芯片、新的模块构建新的传输设备,再用新的传输设备搭建出新的传输网,最终在新的传输网上承载5G新的业务。而中国电信主推面向城域优化的M-OTN技术作为5G传输方案,目标是为下一代城域网提供低成本、低时延、低功耗的综合业务承载方案。
深度见解:5G新需求引领传输网创造发展新机遇
5G时代下新型业务场景的实现离不开传输网性能的大幅提升,同时也对移动回传、移动前传等传输网络提出更多的要求。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分别主推SPN和M-OTN传输技术。SPN传输技术在硬件上的革新势必刺激5G传输设备的更新迭代,未来SPN传输设备出货量将持续增长。纵观传输网产业链,光模块属于传输网产业链中的中游产业,其上游是光芯片、电芯片厂商,下游是运营商、光通信设备商、云厂商等。光模块产品的原材料主要包括光器件、电芯片、PCB板和外壳,其中光器件原材料包含TOSA、ROSA、尾纤、结构件、滤光片等。在整个光模块产业链中,越往上游走,门槛越高,竞争越小,相对来说,毛利也越高。目前,我国在无源器件、中低端光芯片、光模块封装等下游产业国产化程度较高,但高端光芯片仍主要掌握在美、日厂商手中。未来,无论从企业盈利的角度,还是产品自主可控的角度,中国光模块厂商都应努力往产业链上游延伸,避免卡脖子情况的发生。
重点关注企业
通过深度研究中国传输网产业内优质企业,头豹建议重点关注华为、中兴通讯、烽火通信、瑞斯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