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3198字,精读时间:4分钟
本文援引于报告《2021年中国企业ESG案例分析》,首发于头豹科技创新网(www.leadleo.com)。
头豹科技创新网内容覆盖全行业、深入垂直领域,行业报告每日更新;政策图录、数据工具助您轻松了解市场动态;智能关键词轻松搜索,直奔行业热点内容。
诚挚欢迎各界精英交流合作,头豹承接行业研究、市场调研、产业规划、企业研究、商业计划、战略规划等业务,您可发送邮件或来电咨询。
客服邮箱:CS@leadleo.com 咨询热线:400-072-5588
核心摘要:
从总体上看,中国金融行业的ESG评分不高,主要原因为企业ESG底层数据稀缺。ESG理念在“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方才兴起,目前仅头部企业重视ESG的信息披露,但相关数据仍然缺失或不足,造成部分金融企业在各指标出现得分缺失的问题。与金融业相比,由于采矿业具有工业化生产、资源依赖严重等特点,因此采矿业企业在环境方面难以获得较高的评分,整体评级情况相对金融业较差。目前,紫金矿业、中国神华等具有代表性的行业龙头已经开展对ESG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并获得业内最高的B+评级。
ESG是否与企业价值相违背?是企业的成本负担?
传统观点认为,基于股东利益最大化,企业并不情愿去落实ESG的相关举措,或者将ESG当作纯利他行为。然而,事实或许并非如此,企业贯彻ESG理念是实现股东和利益相关者“双赢”的方法。
事实上,ESG能够为企业建立社会资本和信任,增强其对抗市场冲击及环境灾害等情况的能力;能够为企业取得利益相关者的支持;能够为企业向市场传递出产品质量好的信号;以及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员工满意程度,并且获得更好的分析师评价和股票推荐,降低债权、股权的融资成本等。
随着ESG理念的普及和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制定公司战略过程中考虑ESG因素。企业期望通过ESG获得业绩的可持续增长,并提升品牌力,保持全球市场的持续引领,而加大ESG投入,做好可持续产品创新与升级,是提升可持续收入的有效方式。
作为社会资金融通的主体,金融业是实践ESG理念的关键角色
金融行业属于服务业,与制造业、工业不同的是,金融业在环境层面的主要功能为连接市场资金与绿色经济,通过发放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引导市场资金流入到绿色产业与产品当中,推动社会向“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助力国家实现“碳中和”目标。
作为社会资金融通的主体,相比一般企业,金融机构在社会责任方面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例如承担防范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国家绿色发展战略、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等职责。如何履行更多的社会职责,是金融企业ESG评级提升的关键。
由于金融业的业务形态,其风险事件通常集中在公司治理方面,包括内幕交易、腐败、洗钱、金融欺诈、监管缺位等。这类事件也往往为企业自身带来巨大的经济和声誉损失,如何建立健全内部及外部的风险管理体系是金融业进行风险防控的关键。
从总体上看,中国金融行业的ESG评分不高,主要原因为企业ESG底层数据稀缺。ESG理念在“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方才兴起,目前仅头部企业重视ESG的信息披露,但相关数据仍然缺失或不足,造成部分金融企业在各指标评分环节出现得分缺失的问题。
平安集团将ESG融入集团发展战略,助力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在环境保护方面,第一,平安集团倡导低碳排放,不断推出环境类保险项目促进全社会低碳发展。第二,平安集团倡导新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不断推出新的能源保险和信贷来支持全球新能源事业的发展。第三,平安集团提出了“绿色建筑”理念,承诺所建造的所有大楼均会达到国家绿色建筑二星或者LEED同等标准。第四,平安集团要求全体员工节约用水,在外公司积极参与到当地公共水资源设施建设当中。
在公司治理方面,平安集团将ESG理念与原有的“251风险管理体系”进行了深度融合,在现有金融风险全面管理体系内覆盖ESG风险管控要求,按照“2”— ESG 组织与管理集团和专业子公司双重管控、“5”—ESG 风险与原五大类风险融合、“1”— 建立统一的ESG管理制度体系和管理工具等方面,对原风险管理体系根据ESG理念进行了风险补充和加强控制,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风险治理能力,实现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中国工商银行是中国金融业最早引入ESG理念的企业之一,并将“可持续性”和“绿色”作为所有工作的基础
在环境保护方面,中国工商银行主要三项举措为:
第一,发放绿色贷款。截至2020年末,工商银行投向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绿色产业的绿色贷款共计18,457亿元。全行风电、光伏发电贷款余额占电力生产行业贷款总量的35%。
第二,承销绿色债券。中国工商银行积极践行国家绿色发展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助力绿色债券市场发展,截至2020年末,中国工商银行累计发行绿色债券合计98.3亿美元。同时,工商银行承销“应对气候变化”及“长江大保护”等专题绿色金融债券共10支,累计募集资金总量达180亿元。
第三,参与绿色行动。中国工商银行将绿色金融理念全面融入发展战略规划,成立并持续推行“值林优化计划”和“绿色办公室计划”。此外,中国工商银行对江西银行、九江银行、赣州银行、上饶银行四家城商行开展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专题培训讲座,截至2020年末,四家银行已全部独立编制了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并统一对外披露。
中国神华获得MSCI ESG在中国煤炭行业的最高评级—BB,凸显出中国神华在ESG方面举措的获得社会高度认同
中国神华按照港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要求,参考国际通用ESG倡议及标准及行业普遍关注ESG议题,根据“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的重要性”以及“对利益相关方影响的重要性”两个层面,通过问卷调查、利益相关方访谈等方式对重大性议题进行排序,筛选出十大重要实质性议题,并对该十大重要性议题在ESG报告中展开详实的披露,从而提高企业ESG报告的披露质量,并对企业在ESG方面的行动起到引导和促进作用。
中国神华严格落实中国“碳中和”目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法律或制度规定,制定了《“攻坚2020,展望2025”节能降耗高品质行动计划》制度,并开展温室气体减排及目标设定工作。
此外,中国神华积极使用光伏、风能等清洁能源替代原有供能设备,逐渐降低生产过程中化石能源的使用占比,有效降低CO2排量。2018至2020年,得益于能源转型的持续推进,中国神华CO2排放量与碳排放强度呈稳步下降趋势。
深度解读:中国采矿业具有哪些ESG风险点?
采矿业对环境具有高污染性。矿产开采伴随着资源的高消耗和环境的高污染,地表的毁损会破坏植被和动物的生存环境,大气和固体污染物的排放给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地下开采会引发土地塌陷,山体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2021年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在抽查的103座矿山中,发现有51座存在超量开采、越界开采等问题,凸显出环境问题是矿业企业发展过程中面对的一大挑战。
采矿业的生产环境具有高危型,威胁到员工人身健康与安全。采矿业的一线工作人员通常在井下和野外进行,工作条件艰苦,危险系数高,如瓦斯爆炸、油气泄露等安全事故频发,均对员工的人身健康与安全造成威胁。2020年中国煤矿发生安全事故123起,死亡228人,可见现阶段中国采矿行业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在企业治理层面,采矿业面临着政策约束与高利润导致的贪污腐败的问题。由于中国大型矿业企业多数为国有企业,国家在矿业企业中的主体地位十分明显,因此政府的政策导向对企业矿产产品的影响巨大。同时,由于采矿业属于高利润行业,巨大的利益诱惑易导致该行业企业出现贪污腐败等治理问题,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重点关注领域
通过深度研究中国ESG企业案例,头豹建议重点关注中国平安、中国工商银行、紫金矿业和中国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