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行业持续升温,低温奶跑出黄金赛道

    2022-02-14 17:54
    头豹研报

    2021年中国低温鲜奶行业:乳制品产业高端升级,龙头企业持续加码布局

    2022-03-02

    本文援引于报告《2021年中国低温鲜奶行业:乳制品产业高端升级,龙头企业持续加码布局》,首发于头豹科技创新网(www.leadleo.com)。

    头豹科技创新网内容覆盖全行业、深入垂直领域,行业报告每日更新;政策图录、数据工具助您轻松了解市场动态;智能关键词轻松搜索,直奔行业热点内容。

     

    诚挚欢迎各界精英交流合作,头豹承接行业研究、市场调研、产业规划、企业研究、商业计划、战略规划等业务,您可发送邮件或来电咨询。

     

    客服邮箱:CS@leadleo.com 咨询热线:400-072-5588

     

    核心摘要:

    2021年上半年,常温纯奶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0.1%,而低温奶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5.0%。2020年天猫商城常温奶的销量同比增长50%,低温奶的销量同比增长了150%,低温奶赛道的高热度吸引了中国知名乳企,伊利、蒙牛、三元和新希望等乳企争“鲜”布局。随着低温奶市场呈现快速增长,如何提供更高品质、更新鲜的低温奶制品,打造完善的冷链供应链体系已经成为各大乳企突围制胜的关键。此外,反复的疫情使得消费者重新审视了食物健康的重要性,乳制品活性营养功能逐渐被消费者熟知,低温奶或将成为常温乳企扩大市场份额的突破口。2021年上半年,常温纯奶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0.1%,而低温奶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5.0%。2020年天猫商城常温奶的销量同比增长50%,低温奶的销量同比增长了150%,低温奶赛道的高热度吸引了中国知名乳企,伊利、蒙牛、三元和新希望等乳企争“鲜”布局。随着低温奶市场呈现快速增长,如何提供更高品质、更新鲜的低温奶制品,打造完善的冷链供应链体系已经成为各大乳企突围制胜的关键。此外,反复的疫情使得消费者重新审视了食物健康的重要性,乳制品活性营养功能逐渐被消费者熟知,低温奶或将成为常温乳企扩大市场份额的突破口。本文将从重点从产业链角度分析中国低温奶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与常温奶相比,低温奶采用巴氏杀菌的方式实现杀灭有害菌群并保存活性营养物质

    杀菌工艺不同决定常温奶和低温奶的营养价值不同,常温奶采用超高温瞬时灭菌技术生产加工,并灌入无菌包装。其生产工艺原理为在130-150摄氏度情况下短时间内加热,通过高温杀菌延长保质期的同时降低活性营养物质。巴氏杀菌原理则为采用低温杀菌的方式杀灭有害菌群并保存活性营养物质。制作工艺革新推动低温奶在乳品市场崛起:巴氏杀菌采用适当的温度和保温时间,将乳制品内的细菌杀灭,能保持奶制品的鲜度和营养成分。但巴氏奶保质期较短,仅30天左右,巴氏奶的运输过程需要依靠冷链,0-6摄氏度为巴氏奶的保鲜要求。

     

     


     

    对比中国、日本和美国三国的低温奶消费情况,中国低温奶人均消费量和消费额均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

    美国牧场资源丰富,日本政府大力引导,使得美国和日本低温奶市场得以高速发展。美国牧场分布较均匀,奶源地与消费端可实现即产即销,完善的供应链促使低温奶发展较成熟。日本政府多年引导和教育,日本消费者已养成饮用奶的习惯,因此美国和日本两国在乳制品行业,尤其是低温奶行业发展水平高于其他国家。

    中国低温奶市场发展远不如美国和日本,随着乳企的推动和消费观念改变,中国低温奶存在广阔发展空间。通过对比中国、日本和美国低温奶消费情况,中国低温奶人均消费量和消费额均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低温奶的发展主要受当地饮食习惯、奶源资源和供应链等因素影响,随着技术进步和乳企的市场教育,中国低温奶市场仍具较大发展空间。

    从人均消费量来看,中国牛奶饮品消费量与发达国家基本持平,但整体低温奶消费仍低于发达国家:通过对比国外成熟市场对中国未来乳制品市场走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中国乳制品消费量看,中国乳制品人均消费量依然处于逐年提升的阶段,其中巴氏奶消费市场中,英国巴氏奶人均消费量是中国人均消费量的43倍,低温酸奶市场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小,仅与日本和酸奶发源地西欧市场存在较大差距,未来中国乳企在巴氏奶的布局上存在可观发展空间。

     

     


    需求端:中国消费者对乳制品不耐受率达80%,低温酸奶具有降解乳糖功效,对牛奶市场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

    从全球范围看,全球乳糖不耐受人群占比高达2/3,中国市场乳糖不耐受人群则达到80%以上,促使低温奶具有一定的替代市场。由于消费者对乳制品存在不耐受的情况较为普遍,牛奶中含有的乳糖无法被人体直接吸收,超过80%的人群相对缺少乳糖酶,在饮用乳制品时会出现腹泻等情况,而低温酸奶是以发酵菌为基底的替代品,因此对牛奶市场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低温酸奶在发酵过程中,20%-30%的乳糖已被降解,其产生的菌类能调节肠道平衡,适合乳糖不耐受人群,因此低温酸奶可成为乳糖不耐受人群的替代品。

    与常温牛奶相比,低温酸奶能补充营养、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富含钙、磷、铁、维生素和氨基酸等重要的机体营养成分,可提供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符合健康饮食的观念。随着消费者健康饮食的观念加强,对低温酸奶需求量将得到有效提升,低温酸奶的高营养价值推动中国低温酸奶市场需求走势增长。

     

    供给端:大中型牧场凭借丰富资源、先进技术和标准体系,正逐渐占据市场主导地位,预计2025年大型牧场占比将达到55.5%

    大型牧场凭借丰富的资源,先进的技术和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可实现以经济而有效的方式达到高量产的安全优质奶资源。此外,国家政府颁布支持性法规政策《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来推动和鼓励大型牧场的发展。从牧场规模看,大型规模牧场已经占据主要市场地位,预计2025年大型牧场的占比将达到55.5%。

    从中国原料奶供给量看,目前中国乳制品行业需求大于供给,国家政策推动下有望改善供小于求现象。2015-2017年,受原奶价格下降影响小型牧场退出市场,中国原奶供应从31.8百万吨下降至30.4百万吨。随着原奶市场价格稳定后大中型牧场积极推动行业转型,原奶生产量将逐步恢复。与散户奶农经营模式相比,大规模牧场经营模式更具高时效性和高运营效率:散户奶农经营模式在收购原料奶资源端和代理销售端需要耗费过多时间,且该类方式由于效率较低,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乳制品的风味和口感。大规模牧场经营模式则以规模化生产为主,牧场可完成收奶、生产、加工和销售等一系列流程。

     

    受保质期短和奶源带分布有限影响,区域和渠道限制成为中国低温奶行业主要壁垒

    保质期短和奶源带分布有限导致低温奶市场半径受限。低温奶以生乳为原料,从挤奶到完成加工需1天左右时间,加工完成后通过冷链运输,保质期为7天时间。由于低温奶保质期较短,因此奶源地和加工地需靠近消费市场,相对其他乳制品,低温奶的销售半径较小。由于主要销售渠道订奶入户方式建设维护成本高,低温奶存在较强渠道壁垒:早期订奶入户模式的过程中,入户建设周期长且需要固定的人力成本维护,因此对于尚未建立该渠道的乳企而言,具有较高的建设和进入壁垒。此外,与商超零售渠道的即买即卖方式不同,订奶入户的消费者需提前交定金,使得消费者对渠道具有强粘性。

     


    从中国头部乳企布局策略看,乳企巨头持续加码布局供应链以形成规模优势

    低温奶行业在上游奶源端为重点竞争市场,乳企纷纷收购海内外知名奶源供应商或乳制品供应商以形成自身在该行业中的竞争优势,2019-2020年中国乳企巨头持续加码供应链布局,以收购或参股的方式布局上游奶源端,持续推出主打“新鲜”的低温奶新品,切入新零售/电商渠道完善供应链。从供应端看,完善供应链体系成为中国乳企的重要战略,在奶源端通过收购形式扩充奶源供给,在运输端,通过发展冷链物流实现低温奶高效配送运输,在渠道端丰富购买形式触达消费者端。大规模牧场预计将被持续收购,中小型低温乳企将面临市场淘汰风险:截至2020年年末,中国大型牧场几乎均被乳企收购,仅小部分独立运营规模牧场,对于南方地区的中小型乳企而言,奶源扩充难度加剧,中小型乳企在成本端难与具有规模优势的乳企抗衡,预计将加速中国中小型低温乳企退出市场。

    推荐阅读

    常温酸奶异军突起,成行业新宠

    乳品消费升级,奶酪市场表现突出

    软饮料界的博弈之战:谁将脱颖而出?

    食品饮料系列丨紧随健康饮食大趋势,聚焦无糖饮料优质赛道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