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援引于报告《2021年中国工业软行业概览》,首发于头豹科技创新网(www.leadleo.com)。
头豹科技创新网内容覆盖全行业、深入垂直领域,行业报告每日更新;政策图录、数据工具助您轻松了解市场动态;智能关键词轻松搜索,直奔行业热点内容。
诚挚欢迎各界精英交流合作,头豹承接行业研究、市场调研、产业规划、企业研究、商业计划、战略规划等业务,您可发送邮件或来电咨询。
客服邮箱:CS@leadleo.com 咨询热线:400-072-5588
工业软件是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内容,是推进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手段[I1]
工业4.0本质是基于“信息物理系统”实现“智能工厂”,将数字化渗透到生产设备和生产管理的各个层面,对携带各种信息的产品实现追踪,使生产设备实现自律组织生产,不同的生产设备能够协作生产并对外部快速反应,归根到底都是工业软件技术应用的结果。从《中国制造2025》到《“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中国从探索阶段到推动软件产业链升级,大力发展关键工业控制软件,加快高附加值的运营维护和经营管理软件产业化部署。
自2020年下半年起工业软件领域开始受到资本的关注,2021年2月1日,科技部发布《关于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批18个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的通知》,工业软件首次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4月14日,工信部同有关部门发布的《“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到2025年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技术水平国内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70%和50%。7月工信部、科技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大力推动自主可控工业软件推广应用,提高企业软件化水平。中国工业4.0可拓展的空间还很大,工业软件技术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工业软件是工业技术软件化的结果,强大的工业软件必然需要强大的工业支撑,海外工业软件的发展起步早,多是工业巨头出于自身需求通过开发、并购并且不断迭代反哺自身工业发展的同时,在工业软件领域也获得较大发展。中国是工业制造大国,工业经济规模为世界首位,为工业软件行业提供巨大空间,潜在市场规模巨大,但工业软件行业起步相对海外较晚,经历了探索和调整阶段,仍然缺乏体系化竞争力,技术及相关配套产业方面都需进一步突破和完善。
近年来工业软件在贸易战中已经成为被外方用作断供,中国工业软件面临“卡脖子”风险,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首提工业软件,行业迎来重要政策拐点,“十四五”规划将补齐工业短板列入国家战略,工信部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工业软件成为“新五基”之一,各地也纷纷配合出台相关产业实施计划,积极发挥地区优势,形成产业集聚。
中国开始大力推进工业软件产业发展
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环节,可将工业软件划分为研发设计类软件、生产制造类软件、运维服务类软件和经营管理类软件。《“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中重点提及突破工业软件,研发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仿真、计算等工具软件,大力发展关键工业控制软件,加快高附加值的运营维护和经营管理软件产业化部署。面向数控机床、集成 电路、航空航天装备、船舶等重大技术装备以及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领域需求,发展行业专用工业软件,加强集成验证,形成体系化服务能力,规划中强调到2025年工业APP突破100万个。
另外各地区配合中央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实施计划,强化地区优势,形成产业集聚,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佛山、南京等地为代表,均明确出台相关产业发展计划,以及扶持政策,大力推进工业软件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比当下短板,工业软件供给能力的显著提升要求凸显出工业软件的发展的紧迫性以及重要性,随着政策红利陆续落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速,平台化设计得到规模化推广,系统解决方案服务能力逐步增强,工业软件渗透率将得到提升。
中国工业软件行业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
中美贸易战以来,400多家中国公司被列入美国出口管制的实体清单,华为EDA软件断供、哈工大Matlab断供等国际摩擦事件不断,国际局势的紧张和外部环境的压力使中国工业软件的国产替代需求空前,中国亟需补齐工业基础的短板,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加快国产替代。
相比海外工业巨头中国工业软件龙头企业虽然毛利高,但营收量级存在较大空间。数据显示,2017-2021年,中国软件业务市场规模(以销售收入计)从5..5亿元人民币增长至[I6] 18.5亿元人民币,其中工业软件产品收入从1千万增值5千万,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8.9%。预计2022-2026年,中国工业软件行业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继续增长。[I7] 一级市场的融资次数从2017年的9次增值2021年的30次,航天云网战略融资规模达到26亿人民币,中望软件首次公开发行募资超过20亿人民币,二级市场过百亿市值企业多集中在管理运营类工业软件细分赛道,其次是生产管控类赛道,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3月初-2022年3月3日收盘,20家工业软件企业中一半以上的企业股价上涨,平均涨幅约20.7%,涨幅中位数为1.2%,平均最大上涨幅度为22.6%,最大涨幅中位数为62.0%,同期国产软件概念指数和创业板指均呈下跌,跌幅分别为2.2%和4.2%,最大涨幅分别为25.5%和31.3%。
深度见解:政策红利加之配套发展逐步完善,景气度回暖[I9]
2016-2021年中国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迅速增长,“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105,相较于2020年提高约20,围绕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提出定量目标。
2022年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较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促进工业和服务业平稳增长政策措施带动需求和业务活动预期改善,基建投资力度加大带动建筑业景气度显著回升,新订单指数回到荣枯线以上显示需求得到改善,内需有所恢复,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改善,制造业景气度改善,有利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资本开支增加,加之中国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配套制度的持续完善,对于景气度回暖利好,但长久向上仍需技术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