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事件回顾】
渔业生产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已成为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国家食物安全,满足人民营养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海洋水产品因其鲜美的口感、丰富的营养日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根据中国饭店协会的调研结果,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消费国、进出口国之一,人均年海鲜消费量约30公斤。近期,农村农业部编制并发布了《“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在优化调整近海捕捞的同时大力推进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依托国家骨干冷链物流网络,加强产地仓储保鲜和集配设施设备建社,完善冷却、冷储、冷运、冷销的水产品全程冷链体系,提高产品上行能力,促进水产品消费。2022年2月,农业农村部进一步出台《关于促进“十四五”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十四五”期间争取建成3-5个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推动产业规模化集聚发展,扩大远洋水产品消费。一系列发展规划的密集出台引发各界对我国海鲜餐饮行业未来发展的热议。
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生活水平需求的不断提升,我们认为,以专门经营蟹类、贝类等海鲜菜式的海鲜餐饮行业未来在法规完善与政策支持、技术提升以及消费升级等因素的驱使下,或将迎来快速发展。
【食材价格与新鲜度是海鲜餐饮行业的核心关注点】
海鲜产品种类丰富,且富含营养价值。受产销距离长、供应环节多等因素影响,食材价格与新鲜度已成为行业内企业相互竞争的重要领域
海鲜水产主要指产自海洋的动物或植物产品。其中,常见的海鲜水产主要可分为鱼类、甲壳类、贝类、藻类等。海鲜产品大多富含蛋白质、铁、钙以及多种微量矿物质,具有较为丰富的营养价值,对人体日常代谢及生理功能调节具有一定积极作用。此外,与其他常见禽肉产品相比,海鲜产品具有低脂肪、低热量、含钙量高等优势,
消费者想要吃上优质的海鲜产品,离不开供应链内各环节的紧密配合。海鲜餐饮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的产品供应,中游的加工、仓储、运输与分销服务以及下游的消费环节。上游的海鲜供应环节根据海鲜产品的来源可分为海产养殖以及野生海产捕捞两个分类。捕获的海鲜会根据活鲜、冰鲜、冻鲜等在内的不同需求对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并通过发达的经销商与分销商网络运送至全国各地的不同类型的餐饮企业,最终提供给消费者。优质且完善的海鲜餐饮供应链可提升海鲜产品货源稳定性,有效控制损耗,拥有完整供应链的海鲜餐饮企业能够更有效地构建供应链优势。
受到产品生产地与最终消费地之间距离远,环节多等因素综合影响,与普通禽肉、蔬菜等食材相比,海鲜产品的价格通常较高,且保存难度亦较大。在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费升级浪潮下,如何能够为客户提供物美价廉的海鲜产品成为行业内持续研究的命题。相关政策为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指引;体系的完善和先进技术的研发为保障平价优质海鲜供应提供了重要支撑。
【海鲜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法规的完善与政策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委持续推出海鲜餐饮行业相关政策,持续强化海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完善供应链建设,大力支持发展远洋水产养殖
作为食品餐饮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食品安全是行业发展过程中不可触碰的红线。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接连出台了包括《关于实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冷藏冷冻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公告》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2021年修订)》等在内的一系列法规与政策,持续规范并强化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引导行业有序、健康发展。此外,相关部委围绕远洋渔业发展以及仓储配送等设施设备建设接连推出了包括《“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和《关于促进“十四五”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在内的一系列政策,进一步优化远洋渔业区域布局,积极加强产业规模化集聚发展。
【体系的完善与先进技术的持续研发为行业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推动力】
在稳定、安全的货源体系以及完善、专业的物流体系叠加优秀的物流配送线路优化技术的加持下,海鲜餐饮行业持续稳定发展
近年来,行业内企业加强多元优质资源整合能力,部分头部企业整合多渠道资源,构建了涵盖海运、空运以及陆运在内的完整的高效物流体系,并围绕物流过程中的诸多环节开展了细致的研究,制定了详细、严格的标准。此外,为提升海鲜产品的新鲜度,越来越多的企业围绕运输过程精心研究并设计运输线路,依托大数据、AI等技术最大限度减少海鲜食材的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先进技术的持续研发成为了海鲜餐饮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幕后功臣。
【在消费升级趋势的推动下,居民消费海鲜的意愿持续提升】
在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以及消费观念转变带来的消费升级驱动下,居民消费海鲜产品的意愿持续提升
海鲜产品因其捕获、运输、保存难度较大,与其他常见食材相比价格通常较高。近年来,持续快速发展的经济带动了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128元,相较2017年的25,974元增幅达35.2%,期间年复合增长率约7.8%。受持续增加的收入水平以及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预期等因素的影响,居民对改善生活质量的需求日益提升,消费观念也逐步发生转变。近年来,我国人均海鲜消费量呈现上升趋势,2019年达到32.8公斤/年。受疫情影响,2020年人均海鲜消费量有所下滑,但仍超过25公斤/年。除物美价廉的普通海鲜产品外,进口海鲜产品也被酒店、餐厅等场所广泛提供给消费者。
【中国海鲜餐饮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加】
受政策支持、持续完善的体系建设和技术研发以及消费意愿提升等因素的助力下,中国海鲜餐饮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快速增加
中国海鲜餐饮市场整体上仍处于增长阶段,并将保持快速上涨的趋势。2021年,中国海鲜餐饮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约1,200亿元增至接近1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5%。随着国内领先的海鲜餐饮品牌逐渐注重提升餐饮供应链能力,提升菜品研发品质,打造并提升品牌形象,预计行业市场规模将迎来加速发展,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约3,000亿元人民币左右,期间年复合增长率约15%。
【未来展望】
未来,行业内企业将围绕整合上游资源,优化物流环节以及强化特色菜品开发等领域持续加大投入力量,全面提升自身竞争力
此外,餐饮行业自身也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海鲜餐饮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海鲜餐饮企业为提升产品新鲜度,降低成本,加大投资力度整合上游资源,力求赢在起跑线上;此外,考虑到海鲜产品对仓储运输的较高要求,行业内头部企业未来将持续优化物流环节,力求将原产地的美味“锁住”,提供给消费者最原汁原味的味觉享受;另外,海鲜餐饮并非提供只包含海鲜产品的菜式,不少头部海鲜餐饮企业近年来持续投入资源,深入研究多地菜系,加强海鲜与地方菜系相融合的特色菜品开发以提升对客户的吸引力。伴随着企业间的良性竞争,中国海鲜餐饮行业或将进入快速发展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