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战场的锐器——CAR-T细胞疗法

    2022-06-09 10:26
    头豹研报

    2022年中国CAR-T疗法短报告

    2022-07-25

    本文援引于报告《2022年中国CAR-T疗法短报告》,首发于头豹科技创新网(www.leadleo.com)。

    头豹科技创新网内容覆盖全行业、深入垂直领域,行业报告每日更新;政策图录、数据工具助您轻松了解市场动态;智能关键词轻松搜索,直奔行业热点内容。

     

    诚挚欢迎各界精英交流合作,头豹承接行业研究、市场调研、产业规划、企业研究、商业计划、战略规划等业务,您可发送邮件或来电咨询。

     

    客服邮箱:CS@leadleo.com 咨询热线:400-072-5588

     

    核心摘要:在众多免疫细胞疗法中,进展最快、发展最成熟的是CAR-T疗法。截至2022年4月底,已有8款产品获得批准上市,2款产品于2021年在中国上市(复星凯特阿基伦赛注射液和药明巨诺的瑞基奥仑赛注射液)。未来CAR-T市场空间有望随着适应症的不断扩大、通用疗法的开发以及支付手段多样性等因素逐步落实,将逐一打开。根据Frost&Sullivan预测,2030年中国CAR-T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89亿人民币,2022-2030年复合增长率38.9%

     

     

    2022年3月8日,FDA宣布批准传奇生物与强生共同开发的西达基奥仑赛(Cilta-cel),用于治疗成人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该产品成为继BMS之后美国第二款获批的BCMA靶点的CAR-T药物,这是中国公司合作研发的第一款在FDA获批上市的CAR-T药物。

    免疫细胞治疗是细胞治疗的其中一种,历经多年研究探索,在2017年8月FDA批准Kymriah上市,标志免疫细胞疗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免疫细胞疗法指采集人体自身免疫细胞如T细胞、NK细胞、B细胞和DC细胞等,进过体外改造、培养,使其数量扩增成千倍或增加其靶向杀伤力能力,然后再回输到患者体内,打破免疫耐受的同时,激活增强机体免。免疫细胞疗法最早可追溯至1976年,Morgan利用白介素-2(lL-2)诱导LAK细胞治疗黑色素瘤、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之后,历经TIL、CIK等疗法,最终迎来新一代CAR以及TCR技术,临床显示二者在抗肿瘤领域具有卓越的治疗效果。2017年8月FDA批准诺华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Kymriah上市,免疫细胞疗法正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21年中国NMPA批准两款CAR-T药物上市;2022年2月,中国药企研发的CAR-T产品西达基奥伦赛注射液成功在美国上市销售。

     

     

    CAR-T治疗主要通过分泌穿孔素和颗粒酶、表达TNF(肿瘤坏死因子)配体以及分泌特定的细胞因子来杀死肿瘤细胞

    正常T细胞在行使杀伤作用前会在靶细胞结合,并在结合区形成免疫突触同样地,CAR-T细胞也会靶向肿瘤细胞,并与靶细胞形成类似的免疫突触并启动免疫反应。其主要通过以下3种机制杀伤肿瘤细胞。CAR-T细胞分泌穿孔素和颗粒酶,穿孔素可以在肿瘤细胞“打洞”,随后颗粒酶被输送至肿瘤细胞内部,通过物理作用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CAR-T细胞表面会表达TNF(肿瘤坏死因子)配体,这些配体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CAR-T细胞会分泌特定的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可加强CAR-T细胞的活性,进而改变肿瘤微环境,增强抗肿瘤活性。


     

    截至2022年4月,共有8款CAR-T药物上市,其中在中国上市的CAR-T药物占有2款

    截至2022年4月底,全球共有8款CAR-T产品上市,其中有2款CAR-T产品(阿基仑赛注射液和瑞基奥伦赛注射液)于2021年在中国获批上市,吉利德/凯特占有2款(在美国、日本上市的Yescarta和在美国、欧盟上市的Tecartus),除了Abecma和西达基奥伦赛注射液以BCMA为靶点,其他6款CAR-T产品均以CD19作为靶点

    CD19和BCMA是CAR-T疗法常使用且较为成熟的靶点,国内公司基本也是围绕这两个靶点进行研发。其中,中国上市CAR-T药物均以CD19为靶点目CD19靶点是参与B细胞活化和增殖的重要膜抗原之一,同时B细胞在除将细胞阶段外的其他所有阶段均会表达CD19,因此CD19对身体产生最佳免疫反应至关重要。大部分B细胞恶性肿瘤(NHL、ALL及CLL)在患者癌细胞中均表达正常或高水平的CD19。靶向CD19的CAR-T通过阻止BCR或其他相关配体与CD19结合而发挥作用,同时CAR-T细胞可引发T细胞的免疫活性。CD19细胞与CAR-T的结合会激活T细胞可引发T细胞受体的信号传导级联反应,从而导致体液免疫反应整体受损,并最终是目标肿瘤细胞裂解。

    BCMA靶点是通常在B细胞上表达的蛋白质,BCMA过度表达及活跃与多发性骨髓瘤有关。增殖诱导配体(APPL)或B细胞活化因子(BAFF)配体与受体结合导致骨髓瘤细胞增殖、存活、耐药以及抗凋亡。经由基因改造后的CAR与BCMA相互作用,靶向细胞会开始裂解,并导致癌细胞死亡。

     

     

    2021年,两款产品在国内获批上市,预计到2025年,中国CAR-T市场规模将有80亿元,其主要增长动力来源于不断扩大癌症患者人数、创新性保险覆盖模式增加药物可及性以及监管审批政策

    根据Frost&Sullivan预测,2022年全球CAR-T市场规模将达到约32亿美元,以年复合增长率29.5%快速增长,2025年全球CAR-T市场规模将达到约90亿美元。2021年为中国CAR-T商业化元年,中国批准2款CAR-T细胞疗法产品上市(阿基伦赛注射液和瑞基奥仑赛注射液)。根据Frost&Sullivan预测,2022年中国CAR-T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5亿人民币,以52.0%复合年均增长率高速增长至2025年,中国CAR-T市场规模将达到约90亿人民币。预计2026-2030年,中国市场规模将保持20..9%年均增长率增长。

     

     

    深度见解:CAR-T疗法行业即将迈入快速成长期,未来能够将药品推进至上市进度的企业或将迎来收获期

    随着癌症患者人数不断扩大、监管制度不断推进、国内外合作日益密切以及企业持续投入大量资金研发,国内CAR-T行业发展迅速。先在中国获批上市的CAR-T药物具有先发优势,需求将快速放量,其研发企业将迎来收获期。

     

    重点关注企业

    通过深度研究中国CAR-T疗法行业的优质企业,头豹建议重点关注药明巨诺(公司以血液瘤为主线,持续加大研发力度,打造细胞治疗多领域管线梯队)、科济药业(不局限于常规靶点,全球唯一获得IND临床试验许可的独特靶点CLDN18.2的CAR-T)和亘喜生物(区别于其他公司,亘喜生物的CAR-T产品含有双靶点,如BCMA/CD19以及CD19/CD7)。

     

     

    推荐阅读

    头豹研究院发布《2021年中国细胞治疗行业概览》

    头豹研究院发布《2021年中国肿瘤治疗行业概览》

    头豹研究院发布《未来50年展望:肿瘤及罕见病治疗的发展策略》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