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宏观医疗背景介绍
伴随现代化进程与社会进步,老龄化成为普遍现象。中国作为拥有全世界最庞大老年群体的国家,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正持续加深,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如图1可见人口老龄化趋势。
1.1 人口老龄化程度区域、城乡差异明显。
以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例,65岁及以上人口占地区总人口比重最高的前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是:重庆、四川、江苏、辽宁、安徽、上海、山东、湖南、浙江、广西,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人口向城镇地区大规模流动,这种流动加深了农村地区老龄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镇地区老龄化水平。
1.2 健康状况随年龄增加而恶化,男性好于女性。
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60至64岁的老年人口中,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占比6%,仅有0.9%生活不能自理。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口占比随年龄的增加不断提高,9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生活不能自理的占比20%以上。
1.3 中国老年人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家庭赡养、个人劳动和养老金三类。
40.7%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主要依靠家庭赡养,其次依赖劳动收入(29.1%)和离退休金(24.1%)作为生活来源的老年人,主要依赖财产性收入作为生活来源的老年人仅为0.4%。
由于老年人的免疫和代谢系统通常会下降,而且他们更有可能患上慢性疾病。这些都导致这一人群对药物的需求增加,成为中国医疗服务市场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事实上,为了帮助改善中国的人口结构,减缓人口老龄化,保持中国的人力资源优势,最近在2021年6月,中国推出了 "三胎政策",即一对夫妇可以生三个孩子,以及一系列相应的配套措施。中国的新生儿数量可能会增加,人口老龄化趋势可能会放缓。
图1: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 2016-2030E
近年来,由于老龄人口的增加和各种疾病发病率的上升,中国的医疗支出稳步增长。
如图2可见,从2016年到2020年,医疗总支出从46,345亿元人民币增长到72,306亿元人民币,在此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1.8%。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医疗卫生总支出预计将经历一个稳定的增长。到2030年,中国的医疗卫生支出预计将增加到176,157亿元人民币,2020年到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0.0%,2025年到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8.7%。
图2:中国医疗总支出,2016-2030E
如图3可见,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较高的社会和生活压力、环境污染等复杂原因,导致慢性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例如,从2003年到2013年,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率都增加了4倍以上。其中高血压的患病人数明显增高,十年内达到将近五倍增长。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201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报告》显示,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国内死亡人数的86.6%,表明慢性病管理是现代社会中国居民的主要关切之一。
图3:2003年、2008年、2013年中国被调查居民主要慢性病的患病率情况
如图4可见,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肥胖、高尿酸血症等代谢性疾病的高发,使以慢性肾脏病(CKD)为代表的肾脏病发病率上升。其中慢性肾脏病是指在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下,使得肾脏功能发生了逐步的受损,对肾脏的结构形成一个发展性的破坏,通俗点来说,慢性肾脏病不是突然发作的,而是患者长期忽略肾脏疾病堆积而成的恶果。我国最常见的慢性肾脏病有高血压、肾小球肾炎和糖尿病三种。好发人群有原发性肾脏疾病者;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患者;高龄、肥胖或吸烟者。
图4:2020年中国的死亡率比例
2. 中国肾病患者的治疗方式
终末期肾病的治疗方法选择血液透析以及腹膜透析方式改善,也可以选择肾脏移植手术治疗,移植手术成功可以帮助患者摆脱透析,同时对于透析的患者还需要纠正贫血以及钙磷代谢紊乱。
1.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是把血液抽出到体外,利用血液透析机进行净化,把净化后的血液重新输回到体内,可以替代肾脏行使排除体内多余的代谢废物以及水分。
2. 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是把腹膜作为半透膜,通过把腹透液灌入腹腔内与腹膜的上面的毛细血管网进行物质交换,把一些含氮废物和多余的水分,通过不断交换的腹透液排出体外,起到替代治疗,改善内环境紊乱的这个作用。
3. 肾脏移植
肾脏移植是在患者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肾脏移植,肾脏移植成功的话,患者的肾功能可以完全恢复正常,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够有很大的提高。此外针对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患者,往往还会有慢性肾衰竭的并发症,比如贫血、钙磷代谢紊乱、酸中毒、高钾,需要分别给予纠正贫血,比如说用促红素和铁剂,纠正钙磷代谢紊乱,使用活性维生素D及磷结合剂等治疗来改善。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指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超过3个月,并对健康有所影响;慢性肾脏病是原发性肾脏疾病和各种继发性肾脏疾病以及各种先天性、遗传性肾脏疾病的临床统称。常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
3. 腹膜透析的发展历程
腹膜透析是肾移植和血液透析外治疗晚期肾病的主要疗法。与血液透析将血液体外循环进行净化不同,腹膜透析是通过在腹腔内灌入透析液后,利用人体自身腹膜作为透析膜进行血液净化。“相比血透,腹透可以实现居家治疗,患者可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也能保护残余肾功能。其中,自动腹膜透析更具有夜间治疗、不影响正常生活,一次连接、降低感染风险等优势。” 此前有数据显示,在国外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选择腹膜透析的病人占到总透析病人的30%,有些国家甚至达到80%以上,而在国内仅为15%。自动腹膜透析(APD)在欧美国家使用率也超过50%,中国大陆地区却不到2%。
中国腹膜透析的发展紧随国际腹膜透析技术发展的步伐。自1978 年Oreopoulos 创立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模式,同年这一概念和技术引入中国,并通过卫生部全国肾科高级医师进修班向全国普及和推广。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医院先后建立了高质量的腹膜透析中心,在实施规范化腹膜透析中心管理模式和临床实践方面为全国其他腹膜透析中心树立了榜样。从1999 年的全国腹膜透析患者4380 例,至2018 年底登记存活腹膜透析患者86264 例,我国腹膜透析患者人数增长近20 倍。
2016年以后,国产自动腹透机在性能、精度方面可以与国外产品并驾齐驱;在智能控制、操作人性化和远程监控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国外公司在腹膜透析领域长期垄断局面自此被打破。随着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普及和国家卫生政策的调控,腹膜透析患者持续增长、腹膜透析技术不断突破、腹膜透析质量不断改善,中国的腹膜透析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治疗和管理经验,在国际上建立了良好的声誉,腹膜透析患者的患者存活、技术存活及腹膜炎的发生率也位居世界先进水平前列。
4. 腹膜透析机的市场发展分析
近年来腹膜透析技术日趋完善,发展迅速,得到了国内外肾病专家的高度重视。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作腹膜透析最多的是美国、日本和韩国;与血透比较,作腹透比例高达70%以上的是中国香港、瑞典和新西兰。而且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美等国广泛应用自动化腹膜透析机,居家腹透治疗已很普遍。接受腹膜透析的尿毒症病人,近50%住院期间就接受自动化腹膜透析机培训,出院后就行居家自动化腹膜透析机透析治疗,收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受到世界瞩目,有着广泛发展的前景。
我国出台了包括尿毒症等重大疾病的救助政策后,腹膜透析技术得到重视和推广,现有7万左右的尿毒症病人接受居家腹膜透析治疗,而且增长的速度和例数会很快。国家经济的发展,给予腹透病人的政策也会越来越好,工资收入增加手里也有一些钱,居家腹透病人也迫切期望与国际接轨,在家能用上腹膜透析机,使居家腹透的疗效和生活质量及回归社会的可能大为提高。这方面是很成熟的技术,透析机的质量也基本没有问题,但是我我医保覆盖范围依然有限,如果腹透机可以进入居家腹透治疗,有条件的患者不需要去医院即可治疗。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腹膜透析机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未来还具备有较大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