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
2021年,国家提出碳中和与碳达峰的发展方向。在政策的催化下,绿色建筑作为节能减排的重要方式,其重要性进一步提升。BIPV作为光伏行业未来发展的细分赛道,主要着眼于新建筑和新材料与光伏行业的融合,是将光伏发电系统与新建筑物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安装并与建筑相结合,做到光伏板与建筑屋面墙面有机结合,应用场景广泛。
BIPV定义:
BIPV由配电系统、光伏建材和建筑结构组成,其在安全性、观赏性、便捷性和经济性方面都具备优势,有望成为未来建筑光伏的主体。BIPV由配电系统(逆变器、配电柜、电缆和防雷接地系统)、光伏建材(光伏组件、钢材、铝型材边框和背板材料等)及建筑结构(支撑构造、防水和保温构造)组成。BIPV组成中光伏建材成本占比最高,而光伏组件是光伏建材中最重要的部分,原因在于度电成本的下降与光伏组件发电效率密切相关。BIPV静态投资中,设备及安装工程占总投资比重高达81.0%,而设备及安装工程中设备购置费占比77.6%,安装相关费用占比22.4%,设备购置成本更高。
来源:沙利文公司
BIPV产业链:
BIPV上游竞争激烈,少数龙头在供应链环节上拥有较高市场份额和较强定价权;中游技术壁垒高,盈利能力强,下游厂房及建筑物装机量占比始终最高。产业链中游为BIPV系统集成商,技术壁垒较高,盈利能力强,包括光伏企业和建筑企业,光伏企业通常同时布局上游和中游,既可销售定制BIPV产品,亦可进行BIPV产品集成安装,建筑企业包括建筑维护、钢结构、幕墙等建筑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在碳中和大背景下,仅靠光伏屋顶发电难以满足建筑物自身用电需求,若要实现建筑物供电自给自足,预计未来BIPV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扩大,从屋顶推广至建筑立面,如建筑物幕墙、围护等。
下游BIPV需求端包括住宅房屋、厂房及建筑物和商业及服务用房屋等,厂房及建筑物装机量占比始终最高,其用电特点与BIPV契合程度高,而未来低碳背景下的新建住宅将成第二大装机场景。
来源:沙利文公司
BIPV形式:
BIPV应用到实际建筑中的形式主要有光伏组件与屋顶的结合或集成、光伏组件幕墙、光伏组件采光窗、光伏组件遮阳板、光伏组件与LED组合或集成的幕墙、天幕等形式。发电角度来讲,用于建筑屋顶的光伏屋面、光伏采光顶可以获得最长的光照时间和较大的光照面积,经济效益最好。其中平屋顶由于可以把光伏系统安装在最佳的日照角度,可获得最大 发电量。位于建筑立面的光伏幕墙在朝向较好的多高层建筑中可取得最大的光照面积,也 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应用形式。而其他位置的 BIPV 组件由于布局分散、面积较小,目前尚 未构成较大应用市场。
工业厂房、商业建筑、公共建筑屋顶当前最具推广前景。基于国情差异,我国 BIPV 的推广路径与北美、欧洲有很大不同。我国城镇住宅以高层建筑为主,屋顶面积相对较小, 加上居民电价偏低,BIPV 用于住宅无法获得超额收益。而工商业及公共建筑多为低层建 筑,屋顶面积大,尤其工业厂房常用的轻钢结构与 BIPV 组件具有很高的适配性。同时工 商业用电量大且电价较高,短回收期、高收益率为工商业建筑选择 BIPV 方案带来了强动 力。因此在当前发展阶段,预计工商业屋顶将成为我国 BIPV 市场的最大增长点。
BIPV发展前景:
推广分布式发电符合绿色建筑的发展愿景。具象化的政策指导为行业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调。同时建立普适的分布式发电的技术、市场和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分布式发电的经济性有利于降低对补贴的依赖性。节能建筑政策持续支持,“十四五”期间 BIPV 有望加速铺开。尽管国家层面对工商业 分布式光伏的度电补贴已经取消,但 BIPV 项目仍受到国家及地方政府对于绿色建筑的政 策优待。2019 年国家发改委印发了《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总体方案》,将绿色建筑行动列入 创建内容之一。2020 年住建部等 7 部门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提出推动超低能 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发展,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此后各省市针对超低能耗建筑示范推 广的政策陆续出台,在财政补贴、非计容面积奖励、备案价上浮、绿色信贷等方面提出了 政策优惠。
站在双碳战略的高度上,BIPV是光伏组件建材化和构件化的重要实现步骤,BIPV不仅能带来发电收益,帮助屋顶业主解决实际问题,也保证了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自身,成为建筑的组成部分,兼具建筑美观及功能性,我们相信,BIPV将是在建筑行业变革本质阶段企业的绿色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