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宏观经济的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增长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2019年及2020年受贸易摩擦、停产整顿、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出现下滑,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为6.3万亿元人民币,较2016年下滑近19%,但进入2021年后,随着疫情后行业复苏及下游需求旺盛,行业规模迅速反弹,增长率达到了31%。长期来看,作为和宏观关联度较强的行业,预计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行业仍然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GDP从2016年的74.6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14.4万亿元,复合增速达到8.9%,并且根据IMF的预测,未来5年中国的名义GDP仍然将保持~7.3%的复合增速。
来源:国家统计局,弗若斯特沙利文
染颜料及中间体行业价值链及发展历史介绍
染颜料行业包括三个主要子分部:染料、颜料及中间体,中间体为石油的下游产品,并可以被用于进一步加工应用于颜料及染料的生产。染料为有色的有机化合物,能直接或经媒染剂作用使纤维着色,可以分成分散染料、活性染料、直接染料等多个种类,颜料为不溶于水和一般有机溶剂的有机或无机有色化合物。染颜料中间体是石油、煤炭等的下游产品,可进一步被加工转换为成品染料及颜料,并被应用于工程塑料、橡胶、液晶材料、油墨、涂料等行业中。
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
染料、颜料及中间体最早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早期外资巨头如科莱恩、巴斯夫、DIC占主导地位,进入 21 世纪,出于发达地区环保压力产业开始向亚洲转移,我国快速承接了相关产能和制造技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世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各类技术应用的飞跃发展,染料中间体和染料市场需求快速提高,市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欧美国家占据主导地位;2000-2007年是国内市场快速发展期,世界染料、颜料及中间体产业自上世纪80 年代以来,逐步从欧美向亚洲转移。21 世纪以来,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全球范围内对纺织品限额的逐步取消极大促进了我国染料中间体行业的发展。在此期间,我国染料中间体总产量由2000 年的20 万吨上升至2007 年51.3 万吨,2015 年中国染料中间体及染料总产量达120 万吨,居世界首位;2008-2012年,受金融危机影响,纺织工业面临较大的困难,纺织品出口下降,众多企业开工不足,导致染料市场需求急速放缓,直接影响到染料中间体的市场需求,染料中间体处于供大于求的市场状况,产品价格不断下降,行业利润水平徘徊于历史地位,2012 年我国染料中间体毛利率水平仅维持在10%-12%左右,染料中间体企业扣除期间费用后,经营压力较大;2013-现在,环保政策趋紧,由于前期染料中间体工业的快速发展,环保制度的不完善,各类环保问题先后爆发,十二五以来我国节能减排力度的不断加大,众多排放未达标的中小企业则处于整改、半停产、停产状态;作为我国染料中间体的国际强劲竞争对手,印度众多厂商也由于环保问题几乎全军覆没,由传统的染料中间体出口国转为进口国,环保政策的有效执行使得染料中间体市场竞争更为有序。
经历了行业整改和调整之后,中国染颜料行业正在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染颜料市场通常包括染料及有机颜料,根据中国染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过去5年中国整体染颜料的产量在2017年达到高点,全年染料产量为99.2万吨,有机颜料产量24.8万吨,染颜料产量共计124万吨,但自2017年后,由于环保巡查力度加大、化工园爆炸工厂停工、疫情等方面因素影响,国内很多小型到中型的化工厂被迫停止生产,因此整体行业产量下滑。进入2021年后,随着防疫取得积极进展以及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刺激下游行业,中国染颜料行业的生产恢复了正增长,中国染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各类染料产量同比增长26.7%,有机颜料产量增长15.8%。
来源:中国染料工业协会,弗若斯特沙利文
预计未来,随着行业整体更加合规、下游需求带来的增长,中国染颜料市场也会保持稳定的增长,主要由以下因素驱动:
1. 下游涂料、油墨行业的需求持续提升:受益于宏观经济发展、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及“城镇化”、“以塑代钢”等行业大趋势,相关行业能够保持稳定的增长
2. 其他下游应用行业的稳定增长:染料颜料还可以广泛应用于汽车、化妆品等行业,近年来,这些领域全球范围内的需求正在稳步复苏,国内需求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随人均收入水平提升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势头,将进一步促进行业增长。
3. 行业整合及现代化技术带来的增长机会:由于染料、颜料及中间体品类繁多,过去市场上存在大量小企业,品类结构单一且同质化严重,而颜料、染料及中间体的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将会排放较大量的废水,对环境有一定污染,预计未来随着环保政策趋严行业内中小企业会逐渐退出市场;此外,头部的染料、颜料及中间体企业在销售渠道上也有着领先优势,未来有望通过产能扩张或并购持续获取市场份额,加强行业内领先的市场地位。
预计中国染颜料行业也将随着下游复苏重回增长轨道,并迎来产品升级等多个机遇
中国染颜料中间体市场产量从2016到2019年实现了比较稳定的增长,行业产量从32.4万吨增长至46.3万吨,2020年受疫情影响工厂普遍出现停工,因此2020年全年产量下滑13.4%;进入2021年后,随着中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及印度等其他出口国的疫情防控形势较为严峻,中国染颜料中间体的产量也随之反弹。预计未来随着下游染料及颜料产量的增长,染颜料中间体市场也会持续提升。
来源:中国染料工业协会,弗若斯特沙利文
预计由于下游应用行业的进一步复苏及生产恢复和政府支持措施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染颜料中间体行业未来仍然能保持稳定增长。染颜料中间体的下游为染料、有机颜料、农药、医药制品等,这些行业未来都将保持较高增长;同时,行业过去受疫情、环保督察等方面影响较大,对供给端造成影响,预计未来随着行业整体更加合规,生产端将逐渐恢复;染颜料中间体属于精细化工行业,得到了政府的支撑,过去政府公布了多项政策促进染颜料中间体市场的发展,如染料工业发展规划等,也鼓励染颜料中间体行业的增值环保创新。
未来,染颜料中间体市场的发展将面临较多机遇,如产品升级以及环境友好型生产,龙头企业通过过去的经验积累了丰富的研发能力,叠加他们的创新技术以及强大的资源,龙头企业可以向下游客户提供附加值更高的产品,同时满足下游消费者的更多要求。由于下游客户对染料的色牢度、匀染性、提升性、同色性、鲜艳度等染色性能的个性化要求提高,市场对染料产品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龙头企业可以通过规模生产和定制生产的有机结合,满足客户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产品需求,快速供应不同种类的染料。传统意义上来说,化工行业属于重污染行业,会产生废水废气等,但近些年来,随着持续不断的产品研发以及政策引导,染颜料中间体生产企业引进了新的生产技术或废弃物处理设备,使得整个生产过程变得更加环保,生产过程更加环保后,政府也会对行业持更加积极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