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
随着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消费者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我国现制茶饮业态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的新茶饮已成为近年来消费增长最为快速的行业之一。相比于传统现制茶饮,新茶饮主要新在新鲜的食材、新颖的制饮技术、新潮的产品定位。新茶饮品牌的崛起推动了整个供应链的发展,供应链的不断壮大为新茶饮行业的持续创新、进步提供强大助力。
中国茶饮行业经历了1.0、2.0阶段,现正处于3.0阶段。
茶饮行业1.0阶段(茶饮粉末调制时代):散户商家居多,行业参与者缺乏品牌及经营管理意识,市场发展缓慢:1990-1995年为中国茶饮行业萌芽阶段,奶茶主要通过粉末勾兑的形式制作而成,既不含茶也不含奶,营养价值极低,价格通场在5元以内。此阶段,茶饮商家多为小作坊,仅为茶饮产品的提供方,对品牌、服务、加盟、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意识薄弱。
茶饮行业2.0阶段(传统连锁茶饮时代):商家品牌意识增强,通过采用加盟模式实现快速扩张,市场发展迅速:1996-2015年,奶茶店铺数量不断增多,部分品牌对奶茶原料进行了升级,开始采用茶末或茶渣制作茶基底,并对奶茶形式进行了创新,将打发的淡奶油覆盖在纯茶产品上,形成口感独特的奶盖茶。此阶段,代表品牌包括街客、地下铁、快乐柠檬、CoCo等,与1.0阶段相比,2.0阶段的茶饮企业品牌意识更强,通过采用加盟模式,实现门店规模快速扩张,进一步提升品牌在市场的知名度及影响力。
茶饮行业3.0阶段(新茶饮时代): 2016年至今,茶饮行业逐渐朝精品茶饮方向迈进,主打健康概念的茶饮产品愈加受到消费者关注。商家持续注重茶饮品质提升,如采用新鲜牛奶、进口奶油代替奶精,采用高品质茶叶代替茶末等。此阶段,代表品牌包括喜茶、奈雪的茶等高端品牌,与2.0阶段相比,3.0阶段的茶饮企业更加注重传递品牌价值观,通过高颜值店面装修、健康原材料、时尚产品包装、优质茶饮口感、市场差异化营销等策略赋予品牌鲜明特色,受到大量年轻消费者关注,进而获得市场认可。
中国新茶饮行业发展历史和趋势
新茶饮的新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产品“新”,体现在用料更“新”鲜、口味更“新”奇、包装设计更“新”颖。新茶饮会使用更新鲜天然原料,从优质茶叶萃取,加入新鲜水果和鲜奶等调味,带来比传统奶茶更新鲜、健康的茶饮体验。其次,新茶饮品牌的产品创新力大大增强,产品迭代速度非常快像乐乐茶18到20年间就推出了近600个产品,喜茶也以每1-2周的速度开发新品,为消费者带来的更多“新”奇的口味。
另外,新茶饮品牌更注重产品的视觉传达,以建立更“新”颖的品牌形象。比如,七分甜主打芒果类的产品,从产品调配和包装、logo设计,店面设计、物料设计等都突出明亮的芒果黄,识别度非常高。
其次,运营“新”。相比传统茶饮店以街边店铺为主的形态,新茶饮品牌拓展了新的门店运营模式。首先从门店选址上更多选择优质商圈大面积门店,并进行个性化装修,打造“第三空间”。这是线下门店的新,另外运营的新还体现在新茶饮线上运营的“新”,新茶饮已经全面进入了精准营销时代,如何做好私域流量的运营已经成为新茶饮品牌把握消费者的关键,不仅要产品好喝,还要懂消费者。
此外,文化“新”。新茶饮品牌更加致力于塑造并传递新的品牌文化,例如茶颜悦色的崛起,跟它的足够差异化的“中国风”定位有很大关系。又比如喜茶推出黑金店、PINK店、DP店、古风主题店与环保主题店等不同风格的门店,并贴合不同城市特色进行装修。如何在结合好当地的特色又很好地突出传达出品牌本身的形象,也是新茶饮企业需要学习的地方。而在95后、00后这群主力消费群体中,乐于排队打卡、社交媒体分享,充分利用这些新消费行为,是新茶饮品牌能进行裂变式成长的关键点之一。
新茶饮产业凭借天然优质原料供应、塑造并传递新的品牌文化以及线上线下全消费场景与差异化消费体验的打造,已经成为“新消费”领域极具吸引力的赛道。中国新茶饮市场近几年发展迅猛,凭借对于消费升级大趋势的精准把握,中国新茶饮市场步入行业3.0时代,目前已经成长为千亿量级赛道。中国新茶饮品牌收入规模从2019年约700亿元,快速攀升至2021年近11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接近40%。
中国新茶饮消费市场分析 —— 消费市场规模
竞争激烈的新茶饮市场,未来拼什么?
供应链:
和所有现代餐饮一样,要打好新茶饮的战役,供应链是关键。对于新茶饮品牌来说,若某款产品赢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品牌供应链能力不足,出现缺货或品质下降的情况,就会大幅缩短网红产品的生命周期,所以品牌同时需要稳定的供应链来维持一款网红产品的生命。例如,喜茶将黄皮这一小众水果推向全国,展现了其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及研发实力。小众水果的突然破圈短时间内会给原材料端带来极大的压力,比如今年瑞幸主打的生椰系列,由于供应跟不上,造成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缺货。喜茶在推出黄皮系列产品时,采用了基地共建的方式,提早介入及干预水果原产地种植,通过规模化采购,在保证原材料供应的同时稳定供应价格。运输方面,全程冷链加带枝运输以阻止水分流失,极大的保证了黄皮的新鲜。同时,经过充分的存储和运输测试,喜茶将黄皮从采摘到门店使用的过程控制在72小时内,且到店后须在24小时内使用。研发过程喜茶也花尽了心思,茶底上,喜茶通过各大茶种的对比测试,选出了能与黄皮汁融合更好的绿妍及琥珀兰,并通过测试得出最佳混合比例。总的来说,产品的同质化会为品牌带来一定冲击,但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及研发实力,都可让品牌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产品的标准化、会员体系、多元的产品矩阵:
很多新茶饮品牌和新消费企业都在对标星巴克,星巴克也走过很多弯路,度过很多危机,其经验可以带来很多发展启示。2000 年-2008 年,创始人舒尔茨离开,这一阶段星巴克盲目扩张,店内服务水平和经营效率有所下降,且忽视了加盟店管理和产品创新,造成同店增长逐年下滑。之后,舒尔茨回归,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1标准化,公司为了保证咖啡的高质量,将咖啡制作流程完全标准化并制成光盘分发给全美7,100家门店,严格控制产品的制作流程。2会员体系,星巴克推出了会员激励计划(My Starbucks Rewards),在此计划的影响下,会员粘性不断提升,从而带动客单价也有大幅提升,公司业绩快速增长。3产品多元化,除咖啡外,星巴克也积极推出其他类别产品,如蛋糕、三明治、城市杯、袋装咖啡及适用于不同时间段的产品种类(午餐、下午茶、鸡尾酒等)等来丰富其产品矩阵,除此之外,星巴克还通过零售渠道售卖其咖啡豆、速溶咖啡、即饮型罐装咖啡、茶包等,不断拓宽其业务范围,增加消费者的消费频次及客单价。
其实各个新茶饮品牌也在从这些方面做努力,如喜茶及奈雪都推出的了欧包、蛋糕、袋泡茶、瓶装饮料等各种产品,可以说新零售的道路是众多新茶饮品牌的破局之道。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新茶饮行业全面数字化也将打开行业增长的新空间。新茶饮行业数字化包括供应链的数字化、仓储物流的数字化、消费场景的数字化等等。目前消费场景的数字化已经较为完善,消费者购买新茶饮产品无需去门店下单,线上下单排队就可以,帮助新茶饮门店节省了处理线下订单的人员成本。但是供应链、仓储物流数字化还有很大的空间,通过对原材料仓储、运输进行数字化管理有利于帮助下游企业进行采购决策、提升运营效率、控制成本,为业务带来更广阔的想象。
中国新茶饮产业链发展历史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