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监管条例对化妆品多肽原料市场的影响

    2022-07-13 17:02

    随着美容多肽作为活性物质用于化妆品得到广泛认可,国家对用于化妆品的多肽原料也进一步加强监管,仅2021年就出台多项对美容多肽原料行业影响重大的法律法规。新政策的出台对美容多肽行业既是规范,也是利好,更规范化的注册备案、功效评价、质量安全监管也将带来美容多肽更为广泛、标准化的使用,推动美容多肽市场原料创新、生产工艺技术进步。

    2021年5月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公布实施《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等多项化妆品行业法规,加强了化妆品企业的原料监管,对原料生产企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料生产企业需要对其生产的每一种原料申请原料报送并获得报送码,若使用未获得报送码的原料会直接影响化妆品产品的注册备案。

    同时,新政策进一步明确,化妆品原料生产商可以是原料的实际生产企业也可以是原料委托生产行为中的委托企业。因此新政策的实施一方面强化了对化妆品原料的管理和规范,另一方面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对化妆品原料外包商选择的要求,需要对原料商品名、原料基本信息、原料生产工艺简述、必要的质量控制要求、国际权威机构评估结论、其他行业使用要求、风险物质限量要求等严格把关,所含信息量巨大,由此增强了原料提供商和化妆品厂商的关联和依赖性。

    当前对多肽原料的安全性评估基于《化妆品安全技术导则》。对国外权威机构组织如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欧盟消费者安全科学委员会(SCCS)、美国化妆品原料评价委员会(CIR)等已公布的安全限量或结论如化妆品安全使用结论、每日允许摄入量、每日耐受剂量、参考剂量、一般认为安全物质(GRAS)等,国际日用香料协会(IFRA)已发布的香料原料标准等,如有限制条件(如刺激性要求等),在符合其限制条件下,结合原料历史使用浓度、产品或原料毒理学测试或人体临床测试结果,可采用其限量或结论。由于美国化妆品原料评价委员会(CIR)已公布大部分寡肽用于化妆品的安全性,因此也适用于国内多肽原料报送。

    相关限量或结论参考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2021年版)》,目录收录了市面上已经使用的8972种化妆品原料,包括棕榈酰五肽-4等市面上已使用的大多数多肽原料共75个。但在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中有1203个涉及多肽原料,这些多肽原料想要进入中国化妆品原料目录,必须进行新原料的备案及申报工作。

    现行美容多肽原料注册备案依然需要进一步规范。第一,由于目前美容多肽缺乏国家及行业标准,基本上按照企业标准来执行,市场产品品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依然普遍。第二,美国个人护理品协会(PCPC)对合成小分子肽的命名描述得非常简略,导致很多合成多肽原料使用的是统一INCI,但其实不是同种物质。第三,合成多肽的具体序列测定,可能的构型验证过程非常困难,原料商在开发产品过程中需要做大量研发工作,原料厂商往往对其多肽序列进行严格保密。

    在新的原料安全信息报送规则下,针对化学结构明确的单一原料,肽类应明确氨基酸序列,此条规定对现有合成肽类市场是一个重要举措。氨基酸序列的公布,将大大减少市场上的伪假货,也方便用户更好验证评估原料真伪,有利于多肽市场的规范,对创新型多肽企业会带来良性循环。

    同时新规指出,对于国内外首次使用的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算肽、多肽、蛋白质类新原料,应当提供第1~12项毒理学试验资料。还应当同时提交皮肤吸收/透皮试验和免疫毒性试验资料。这也要求多肽类原料商在新原料前期研发申报前就做好充分的安全性评估、功效评估、工艺评估,确保新原料的顺利合规应用。特别对于专注于产品创新的中小型生物技术企业,也要选择合适的外包生产服务提供商,有助于降低产品研发风险、压缩成本、加快产品转化流程、保证注册审批文件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在政策和市场因素的驱动下,行业内一些主要企业也积极探索多肽原料行业标准,将促进美容多肽原料研发、制造及应用的规范化,推动美容多肽市场长效增长。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