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概述

    2022-07-13 17:04

    医疗美容是在整形外科学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专业,是研究人体美学的一门新兴学科。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身体各部位进行的修复与再造。

    医疗美容服务主要分为两类:手术类医疗美容和非手术类医疗美容项目。手术类医疗美容指以手术的形式永久性改变人体外观的医疗美容服务项目,典型手术类医疗美容项目包括隆胸、假体隆鼻、吸脂、双眼皮手术等。非手术类医疗美容指以微创或者非侵入性的方式暂时性改变人体外观的医疗美容服务项目,可以分成注射类项目、能量类项目、其他项目。典型的注射类项目包括透明质酸填充剂注射、肉毒素注射、胶原蛋白注射等;能量类项目包括以激光、射频、超声等为能量的仪器项目;其他项目包括化学剥脱、针灸美容等。

    医疗美容行业的产业链上游是医疗美容产品供应商和经销商,中游是医疗美容服务机构,下游是医疗美容获客渠道及顾客。

           产业链上游企业具体包括了医美药品、注射剂、耗材及器械的供应商,他们主要提供了如注射用透明质酸钠、肉毒毒素、胶原蛋白类等制剂,以及能量类和手术类等医疗美容项目所需的耗材和医疗器械;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居民的收入和医疗美容消费意愿不断提升,医疗美容行业蓬勃发展。然而,高速发展的医疗美容行业伴随而来是行业规范性不足,很多医疗美容机构违规操作,使得消费者的权益受到相应的损害。为了确保医疗美容行业健康发展,国家针对上游医疗美容产品研发生产、中游医疗美容服务和下游医疗美容广告宣传分别制定了多项监管政策,开展了一系列整治行动,帮助行业走向规范化。在政策和监管的落实下,医疗美容的产品、服务和宣传将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进一步为消费者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使得医疗美容行业逐渐向合规化方向发展。

           中游的医疗美容机构主要包括了医院、门诊部和诊所,其中医院开设了最全的临床科室,能够提供各类手术和非手术类医疗美容疗程服务,门诊部和诊所拥有的临床科室和能够开展的手术类型则依次递减;针对生活美容机构涉嫌无证行医等医疗美容服务乱象,国家整治工作力度不断加强,药监局、卫健委、公安部等部门持续开展规范医疗美容行为,出台了多个政策。除此之外,国家也不断提出净化医疗美容服务环境的要求:在2020年1月15日,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明确了2020年综合监督工作要点,将加强和规范医疗美容监管,针对突出问题,加大专项治理工作力度;5月24日举行的全国两会圆桌论坛上,国家卫健委综合监督局医疗监督处处长邢路微发言时表示,为改善医疗美容市场,将从强化医疗机构管理主体责任、发挥行业组织自律、加大政府监管、强化社会监督四个方面开展工作。在未来,医疗美容服务在多重监管下将更加合法合规,营造更良好的消费环境。

           产业链下游主要为各类医疗美容获客渠道及医美顾客。渠道方面,传统获客渠道主要包括百度、户外广告、美容院引流,新兴获客渠道主要有医美互联网平台、新媒体的引流。为了减少医疗美容机构的虚假宣传,国家卫健委、网信办等开展了多项打击违法广告和不良信息的行动。


    全球医疗美容服务市场在2020年的总规模达到了1,255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全球医疗美容服务市场总规模将会达到2,304亿美元。在国际上,由于欧美国家的医疗美容产业发展较早,且能够操作较大难度医疗美容手术项目的医师也较多,加上文化偏好和人种差异,因此手术类医疗美容项目种类较多。

    2020年的中国医疗美容服务市场总规模达到1,549亿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529亿元。在中国,东亚文化圈的影响,使得人们对皮肤科项目更为青睐,加上中国的医疗美容服务市场起步相对较晚,能够操作各类面部和身体的手术类项目的医师资源也较为短缺,因此中国的非手术类项目疗程量相对较多。非手术类医疗美容项目具有风险低、效果自然、重复性消费较多、可修复、消费者接受度高等特点,非手术类医疗美容服务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401亿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773亿元,预计2025年非手术类医疗美容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2,046亿元。

     

    中国医疗美容服务行业目前特点

    (1)快速增长后逐渐趋于健康规范发展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的医疗美容服务行业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医疗美容服务市场乱象丛生,黑医美、黑诊所等不法机构由于利润驱使违法开展医疗美容项目,医疗美容机构为了增加收入使用套路贷等方式诱使消费者进行消费。针对这些现象,国家卫计委联合多个部门颁发相关政策,严厉打击非法行医、非法药械、医美贷等行为。中国医疗美容行业逐渐开始进入调整阶段,走向规范化发展阶段。

    (2)行业市场集中度低

    中国医疗美容服务行业高度分散。目前,中国能够开展医疗美容项目的合规机构超过1万家,但是由于中国幅员辽阔,而医疗美容机构具有一定的服务半径,且较为重资产,因此大多数医疗美容机构均为区域化发展。此外,目前的医疗美容行业中非手术类项目占比较多,且门槛较低,同质化较为严重,开设的医疗美容机构也较多,单个机构难以形成垄断竞争。

    (3)医疗美容服务产业的渗透率低

    我国的医疗美容服务行业虽然近年发展较为迅速,然而由于中国的发展较为不平衡,部分发达地区的医疗美容服务产业接受度较高,但是大部分地区的医疗美容产业仍然较为落后。相比于美国和韩国等已处于成熟阶段的医疗美容市场,中国的整体医疗美容服务渗透率仍然较低。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中国整体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个人对于医疗美容服务的认知和社会对于医疗美容服务的接纳度较差;另一方面,接受过良好训练的注册整形外科医生和非一线城市的医疗美容机构资源仍然相对短缺。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