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底,中国气体工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气投控股)成功登陆香港资本市场主板。中气投控股为京津冀区域第二大的工业气体供应商,主要经营管道工业气体及液化工业气体的供应,以及液化天然气相关业务。目前我国工业气体行业上市企业杭氧股份、华谊集团、金宏气体、宁波能源等等。从上市企业的营收情况来看,华谊集团的体量较大,2020年营收达到了281亿元;其次是杭氧股份,2020年企业总营收达到了100亿元,其余企业的总营收均不超过100亿元。从产品类型来看,部分企业销售气体种类较多,部分气体专注于某一特定种类气体,还有企业将工业气体与企业其他业务融合。
工业气体具备可压缩性和膨胀性,广泛用于工业制造领域
工业气体产品指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产品。根据制备方式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工业气体可分为大宗气体和特种气体,大宗气体主要包括氧、氮、氩等空分气体及乙炔、二氧化碳等合成气体,特种气体主要包括电子气体、高纯气体和标准气体。大宗气体产销量大,但对纯度要求不高。特种气体产销量虽小,但根据不同的用途,对不同特种气体的纯度或组成、有害杂质允许的最高含量、产品的包装贮运等都有极其严格的要求,属于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工业气体是现代工业的基础原材料,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广泛应用于冶金、钢铁、石油、化工、电子、医疗、环保、玻璃、建材、建筑、食品、饮料、机械等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战略性的先导作用,因此被喻为工业的血液。
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编辑整理
依托中国工业产业的崛起,中国工业气体行业经多年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
工业气体行业的发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西方发达国家由于起步早、工业基础雄厚,工业气体行业在西方已有了百年的发展历史,全球工业气体需求的主要市场仍然是北美和欧洲,但增速显著放缓;亚太地区近年来发展很快,已成为拉动全球市场增长的主要引擎。以全球最大的工业气体供应商——林德集团为例,林德集团2013年业务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东南亚、中国和东欧化工行业产能的进一步提升,中国大型煤化工项目的发展,以及中国和印度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的气体业务外包的趋势加快。
工业气体行业原材料是空气、工业废气、基础化学原料等,其上游行业是气体分离及纯化设备制造业、基础化学原料行业、压力容器设备制造业等。下游领域包括冶金、化工等传统行业以及电子半导体、机械制造、光纤光缆、LED、食品、医药医疗等新兴行业。
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编辑整理
中国工业气体行业市场规模和竞争情况分析
中国工业气体市场随着改革开放后经济的高速发展而迅速发展壮大。较早发展起来的是以现场制气为主要供气方式的大宗集中用气市场。20世纪80年代起,上述外资气体供应商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并依靠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项目运作经验迅速占领了国内现场制气市场。随着国内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以盈德气体、宝钢气体为代表的中国本土气体公司也加入了大规模现场制气的竞争,凭借着成本以及本土化优势,在国内市场上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由于工业气体行业较空分设备行业具有市场容量大、现金流稳定、行业周期性波动小等诸多优势,近年来国内大型的空分设备生产企业如杭氧股份、四川空分集团也开始由单纯的设备制造商向大型现场制气供应商转型。目前,国内大型现场制气市场形成了外资巨头、国内专业气体供应商、空分设备制造商共同竞争的局面,竞争较为激烈。
我国工业气体行业在80年代末期已初具规模,90年代后期发展迅速。根据我们研究,2021年我国工业气体市场规模达到约1,700亿元,2016年到2021年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0%,预计到2025年,中国工业气体年产值可达到约2,500亿元,发展速度每年在10%左右。
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编辑整理
中国工业气体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首先,下游行业对工业气体的需求不断增长驱动整体工业气体市场发展。工业气体广泛应用于下游行业,包括钢铁、化工、金属、炼油、电子产品等。该等下游行业的持续增长将刺激未来工业气体的需求。其次大型下游客户近年的趋势为将工业气体生产外包予独立供应商,如此可精简业务、提高效率、节省成本,并运用独立工业气体供应商相关行业的经验及专业知识。独立供应商提供工业气体之余亦充当其客户的气体设施的现场厂房操作者,因为他们一般对工业气体生产行业的知识更为丰富。将工业气体生产外包予独立供应商呈增长态势,这很可能会成为市场的一股驱动力。最后,有利的政策环境造就了工业气体企业得天独厚的发展基础。工业气体行业是我国产业政策重点支持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局联合发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2016)将“超净高纯试剂及特种(电子)气体”、“天然气制氢技术”、“超高纯度氢的制备技术”、“废弃燃气回收利用技术”等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由于工业气体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电子半导体、光纤光缆、LED、光伏太阳能等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兴行业,国家对这些行业制定的鼓励政策和支持国产化政策也能间接推动工业气体行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