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工业互联网持续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赋能。在中国纺织行业下行压力加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大背景下,纺织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需求旺盛,市场需求、技术进步、政策鼓励等众多因素的共同驱动下,纺织产业互联网发展前景广阔。
中国纺织行业的产业链是怎样的?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2021年纺织品出口金额与市场规模均超万亿元,纺织行业产业链参与企业众多。上游方面,主要为纺织品原材料的供应商,按照供应纤维类型,可以分成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中游方面,主要为纺织品流通环节,包括一级批发商、以及二三级等多层批发商,市场目前有上万家一批商,十万以上的二级批发商。
下游方面,主要为零售服装品牌,通过自营线上和线下渠道,将成衣产品销售到下游消费者,服装行业逐渐趋向“快时尚”化,给上游企业带来资金和库存的压力。
纺织行业产业链,中国
资料来源:沙利文公司
中国纺织行业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发展阶段?
中国纺织行业的发展大致历经了三个阶段。1980到2000年属于经济起步阶段。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有企业改革,中国纺织企业市场格局逐渐成型。2000-2016年属于高速增长阶段。由于国内居民服装消费快速增长,配合纺织出口额的上涨,中国逐渐成为纺织制造业大国。2017年至今属于行业调整阶段。中国服装纺织行业增长放缓呈现下降趋势,部分服装企业由于市场竞争压力退出市场。
中国纺织行业目前存在哪些痛点?
行业下行压力增大。中国纺织行业由于受到贸易冲突、新冠疫情、全球各国经济下行等因素的影响,市场规模呈现下降趋势,产业链改革成为未来市场驱动因素。预计未来,中国纺织业的发展将主要依靠三大支柱——提升多样化的产品、提升纺织企业的生产效率、产业链智能化升级。这些支柱将帮助纺织企业刺激国内市场消费,刺激市场增长。
纱产量变化情况,中国,2017-2021
资料来源:沙利文公司
布产量变化情况,中国,2017-2021
资料来源:沙利文公司
行业过于分散。中国市场既是全球第一大的服装消费市场,同时也是全球第一大纺织品供应商,但是中国企业目前市值前十名的纺织企业市场占比不足5%,行业集中度比较分散。由于纺织行业市场产业链复杂,下游客户的需求很难及时反馈到上游的生产厂商,因此导致产能过剩,上游企业的库存压力较大。
行业数字化程度低。“快时尚”电商化为当下服装市场的大趋势,主要理念是快速满足消费者对时尚、潮流的即时需求。因此服装品牌为快速抢占市场份额,逐渐将原本的大额单一订单碎片化,同时需要上游的服装厂商迅速在产能端进行调整。由于传统产业链的层层分销模式,反应周期较长,因此基本采用预定货机制,上游工厂会提前根据客户订单匹配产能、设计生产,再通过分销商,交付给消费者。“快时尚”品牌的从设计到生产在10-15天左右,上游产业链压力较大。
中国“快时尚”业务合作流程
资料来源:沙利文公司
信息不透明。纺织一级批发商,作为产业链核心环节,无法精准预测不透明的市场需求,导致中小型厂商融资成本高,库存压力大,资金链紧张。
中国纺织一级批发商信息不透明
资料来源:沙利文公司
产业互联网能给中国纺织行业带来哪些赋能?
产业互联网以“互联网思维”的成功模式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结合,从产业链企业经营活动的全生命周期来重构传统产业生态,建立新的企业级互联网产业生态。两化融合是指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产业互联网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手段,过去今年逐步提升各个行业企业的两化融合程度。作为支持产业互联网发展极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公有云市场持续增长,为产业互联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产业互联网图谱
资料来源:沙利文公司
产业互联网的概念广泛分布于各个传统行业,但融合程度根据行业属性的不同而有高低、难易。技术支撑上看,普遍应用了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5G;并且自主研发了SaaS云平台,普遍实现了信息于资源共享,减少库存/滞销,降低运营成本和资源损耗。像在纺织行业,目前通过AloT、SaaS、搭建产业级技术设施平台、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解决产业链各环节问题;并且以自研SaaS云平台、ERP系统和MES系统,联盟行业内的纺、织、印、染整全产业链工厂,实现共享纺织产能资源。
纺织行业与互联网的有效结合让纺织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供应商、客户通过高效的物联网和排单系统链接,实现纺织生产流程的数字化,灵活调度产能,提高工厂生产效率、降低供应商和客户间的沟通成本。其中,第三方纺织互联网平台或从布匹交易切入,或从智能制造切入,成为一站式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商,解决效率、资金等痛点。具体表现在:
第一,缩减供应链中间环节而提效。从布匹的交易切入,随即通过物联网、大数据连接上游制造和下游需求;从服装设计或智能制造切入,通过人工智能、工业智能技术连接上游制造和下游需求,缩减供应链的中间环节。第二,提升需求端匹配效率。即通过SaaS平台打通产业链各系统,快速聚拢批量产能,与需求端进行交易匹配对接,创造行业价值增量。
第三,提升产业链各环节现金利用率。通过技术革新搭建产业级技术设施平台,实现高效集约的仓配一体化网络和高度闭环的一站式履约能力,并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不断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赋能产业链。
近些年国家颁布了哪些政策推动了产业互联网发展?
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顺应了技术、产业变革趋势,符合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的客观要求,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因此,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产业互联网发展,纺织行业亦应利用政策利好、抓住风口。
中国产业互联网政策概览
资料来源:沙利文公司
纺织产业互联网未来的发展前景几何?
我国纺织产业互联网将随市场和技术革新驱动呈现出明显增长态势,企业应加大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投入,纵深产业链,形成交易闭环,并积极寻找行业外合作伙伴,提高一站式履约能力。
首先,产业互联网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国家将持续发力助推包括纺织行业在内的传统行业产业链智能化升级改造。
与此同时,纺织产业互联网会从撮合布料交易环节延展开去,到服装设计、智能制造,连接上游制造和下游需求,交易闭环,提供一站式供应链解决方案。引入产业链下游的物流公司以及第三方金融机构,不断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赋能产业链、提升产业链各环节现金利用率。除此之外,新一代SaaS技术对纺织产业链的重塑能力高,赢得众多资本的关注,而类似于“云工厂”、“共享纺织工厂”等概念方兴未艾,未来将会对纺织行业产生强有力的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