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子商务,简称跨境电商,是处于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信息交流、商品交易、支付结算等行为,将传统进出口贸易中的合同磋商、合同订立、合同履行等环节电子化,并通过跨境物流及异地仓储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跨境电子商务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在增长动力、市场结构、发展模式等方面发生积极变化,并呈现出品牌出海、直播营销、社交获客、本土服务等新特征。
跨境电商行业的进出口规模分析
从2016年到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的GMV从5,026亿元人民币增加到12,201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24.9%。截至2020年,跨境电商出口到欧洲、北美、东南亚和南美的百分比在GMV方面约占42%、23%、9%和7%。从2019年到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的GMV增长了31.6%。未来,随着市场对中国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国跨境电商行业的市场结构将逐渐成熟。预计2025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的GMV将增加到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12.1%。随着全球对中国产品需求的增加,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的商品总额(GMV)预计将增长。2020年,以GMV计算,跨境独立网店的渗透率约为7.2%。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的GMV总量从2016年的0.6万亿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1.4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3.6%,预计2025年将达到2.4万亿美元,2020-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1.4%。从规模上看,东部沿海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各级部门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引导跨境电商合规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增势迅猛,为进一步发挥其对外贸和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各级部门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引导跨境电商合规健康发展。具体来看,国务院、财政部、海关总署、外汇管理局等部门围绕税收、通关、支付结算、配套服务等关键问题,从完善制度体系、鼓励新业态新模式等层面,为跨境电商发展构筑良好政策环境。例如,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试行增值税和消费税免税政策、为跨境电商B2B出口申报和通关提供便利、完善海外仓网络、提高外贸企业数智化水平等。2020年11月,中国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全球层面加速重构全球经济格局和国际经贸规则,大幅提升东亚经济一体化水平。在国家层面有力支撑双循环发展,一方面倒逼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助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对外开放格局。
跨境电商独立站模式利于商家提升品牌力,灵活应对电商平台环境变化
跨境电商独立站指的是一个独立的网站,包括有网站域名、独立服务器及独立网站程序,并能通过线上方式面向国外用户来展示产品、选购、支付下单,由网站管理者完全独立运营,不受任何平台限制的网站,实现跨国交易。独立站模式利于商家提升品牌力,灵活应对电商平台环境变化。相对于第三方平台,独立站大多提供垂类商品,网站风格更为统一,更能突出品牌形象。商家主要依托搜索流量获客,引流成本较低。商家自主全流程负责产品设计、生产、物流、店铺运营等,前期对资金与团队规模要求较高
相较于第三方平台,跨境电商独立站更精准地锚定客户消费需求,渗透率逐渐提升
独立站的优势在于:1)对消费者数据的完全掌握独立站能够让品牌将客户数据掌控在自己手中;2)提高利润空间;3)增强品牌体验。随着全球对中国产品需求的增加,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的商品总额(GMV)预计将增长。跨境电商市场的GMV总量可按独立站和第三方平台划分,在2021年约占GMV总量的7.5%和92.5%。2021年,以GMV计算,跨境独立站的渗透率约为7.5%。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的GMV总量从2016年的0.6万亿美元增加到2021年的1.7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2.0%,预计2026年将达到3.0万亿美元,2021年至202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2.6%。独立站的GMV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超过16%。按GMV计算,2021年中国跨境独立站的渗透率约为7.5%,预计2026年将增长到9.0%。2021年独立站热门市场中,北美和欧洲相对且体量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