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电引领世界,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2022-10-26 11:38

    中国核工业发展历程

    核工业既是国防支柱也是重要能源供应来源。我国政府始终支持并鼓励核工业发展。

    (起步阶段)1950s-2000

    在上世纪,政策主要推动核工业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为后续进一步发展核工业积累经验。一方面,为满足国防安全需要,我国有必要推进军用核装备研发;另一方面,为解决以华东地区为代表的人口密集地区电力短缺问题,同时推进我国电力供应多元化,能源供应自主化,我国有必要推进民用核电站发展。

    (加速与调整阶段)2000-2016

    于本世纪初,我国在核工业已取得一定的技术积累,为顺应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趋势,我国政府大力推进核电建设与规划。但在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社会对核设施的安全性产生了一定的担忧,我国政府也适当放缓对核设施的建设规划。

    (规范化发展阶段)2017-现在

    近年来,随着我国核设施技术进一步发展,政策重启对核设施建设的支持。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愈发重要,对核废物处置的监管要求也愈发严格。未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也将日益增长,核废物处置监管要求也将进一步严格与完善。


     

     

     

    中国核电站发展现状

    三代核电审批加速,政策态度积极明确。2019年1月,国内核电经过三年冰冻期,批准了四台华龙一号机组(漳州核电一期2台,太平岭核电一期2台),随后,在2020年我国再次新核准四台华龙一号机组(昌江核电二期2台、三溪核电一期2台),我国核电审批节奏明显加快。2020年9月28日,中国只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国和一号”(CAP1400)研发完成;2021年,“华龙一号”首堆福清5号机组成功商运,“华龙一号”的成熟落地以及“国和一号”的研发成功为核电积极发展莫定夯实的技术基础。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积极有序的发展沿海三代核电建设,2021年国内新核准机组5台,包括4台华龙一号压水堆,1台玲珑一号小堆,分别是:田湾核电7号、8号机组,徐大堡核电3号、4号机组,海南昌吕江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截至2021年12月31日,我国共运行核电机组53台,装机容量54647兆瓦。2022 年 4 月,国家新核准了浙江三门、山东海阳、广东陆丰三个核电新项目,共 6 台机组,9月国家再次核准广东廉江一期、福建漳州二期共 4 台机组,截止目前 2022 年新核准机组已达 10台。我国核电审批明显加速,核电行业的发展步伐逐步加快。

     

     

    国内四代核电技术领跑世界

    国内目前研发的第四代核能技术有两种:一种是高温气冷堆,另一种是针基熔盐堆。高温气冷堆采用情性气体氨进行冷却,氢气能够充分吸收热量,产生700多度的高温,从而提高发电效率,同时气冷堆的安全性也更高。目前世界首座四代核电高温气冷堆一一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已成功商运:针基熔盐堆的主要特点是用熔盐作为换热介质,对水资源的消耗很少,因此适合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建设。此外,用稀土元素资源史为丰富;同时熔盐堆运行过程中本身不带压,出现事故时能够自动停止核反应,安全性史高。目前甘肃针基熔盐堆已完成机电安装,即将试运行。

     

     

    层层政策指向核电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安全稳妥推动沿海核电建设,建设一批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并严格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推进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和”十四五规划“均指出推动给沿海核电建设,并推进放射性污染防治,其中“十四五规划”进一步强调了严格核与辐射安全监管。

    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主要阐明我国能源发展方针、主要目标和任务举措,是“十四五”时期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后,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规划》中指出要全面加强核电安全管理,实行最严格的安全标准和最严格的监管,始终把“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贯穿于核电建设、运行、退役的各个环节。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