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考报告:《2023年中国碳纤维行业概览》,首发于头豹科创网。
相比传统材料,碳纤维拥有更高的拉伸模量和拉伸强度以及更低的密度。
不同丝束的碳纤维,其应用领域也有着较大差别,小丝束碳纤维凭借更好的力学性能主要用于国防军工以及航空航天,而大丝束则主要应用于体育、建筑等领域。
随着碳纤维产品制造技术的突破,目前,国产产品基本实现对标国际龙头,甚至更优。
国产替代进程加速是中国碳纤维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碳纤维国产替代率提升,中国碳纤维产业产能利用率也将实现快速提升,并于2025年左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本文,头豹研究院将从行业综述、产业链分析、驱动因素和制约因素,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角度为您深入分析中国碳纤维行业。
01
碳纤维行业综述
碳纤维指的是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按照力学性能可以分为高强型、高强中模型、高模型以及高强高模型,按照丝束大小可以分为大丝束碳纤维和小丝束碳纤维。
碳纤维相比传统材料拥有更高的拉伸模量和拉伸强度以及更低的密度,碳纤维丝束的不同,应用领域有较大差别,小丝束碳纤维凭借更好的力学性能主要用于国防军工以及航空航天,大丝束则用于体育、建筑等领域。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碳纤维及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产业支持政策,推动了碳纤维行业蓬勃发展,持续引导并进一步提升碳纤维材料重点品种的关键生产和应用技术,同时也拓展了碳纤维材料的应用领域。
02
碳纤维行业产业链分析
碳纤维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和碳纤维制造设备供应商,中游为碳纤维原丝,碳纤维及碳纤维复合材料,下游应用领域包括航空航天、汽车、风电叶片以及压力容器等。
碳纤维生产设备可分为原丝生产设备和碳丝生产设备,目前设备领域国产率虽然较低,但国产替代进程喜人,原丝设备预计于2023、2024年实现国产化,碳丝设备目前已具备整线供应能力。
碳纤维生产包括原丝和碳化两个过程,原丝生产分为一步法和两步法两种方式,纺丝工艺分为湿法纺丝与干湿法纺丝,纺丝工艺的选择及控制是保证高性能原丝稳定生产的关键因素。
2022年中国碳纤维市场需求约7.6万吨同比上涨26.7%,预计2025年中国碳纤维市场需求可达13.2万吨,复合增长率为20.2%,其中新能源应用领域需求增长较为可观。
碳纤维材料由于自身结构轻量化、耐用性良好是航空航天领域理想的材料,碳纤维可以辅助飞行器减重并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随着我国国产大飞机以及四代军用机数量的增长,碳纤维市场需求也将显著增长。
03
碳纤维行业驱动因素与制约因素
1)驱动因素
2022年中国碳纤维市场规模为13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73%,预计2025年中国碳纤维市场规模可达203.5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4.9%。
因贸易相关政策原因,日本与美国加大了对碳纤维出口的管控,减少了对中国碳纤维的供给将为中国本土碳纤维企业带来发展良机,中国本土碳纤维企业市场占有率将迅速提升。
碳纤维产品制造技术的突破以及国产产品基本实现对标国际龙头,甚至更优,是中国碳纤维产业实现国产替代并加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2)制约因素
中国低成本大丝束碳纤维在制造技术上与海外领先水平仍有差距,碳纤维成本下降进度缓慢,将严重影响碳纤维的市场需求,从而起到制约碳纤维产业链发展的作用。
04
碳纤维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国产替代进程加速是中国碳纤维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中国碳纤维国产替代率的提升,中国碳纤维产业的产能利用率也将实现快速的提升,并将于2025年左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欲查看完整高清版图表,请前往文末获取
受益于垄断技术突破及下游需求驱动,国内企业进入大规模扩产阶段,随着中游产能的落地以及释放,中国碳纤维供需缺口将逐步缩小,并促使价格进一步降低。
欲查看完整高清版图表,请前往文末获取
*本公众号提供的所有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文字、图表等)的版权均为头豹所有(另行标明出处者除外)。未经头豹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擅自复制、再造、传播、出版、引用、改编、汇编本公众号中的内容。
本文推荐阅读
如您想阅读更多内容
↓↓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