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考报告:《2023年中国导电剂行业短报告》,首发于头豹科创网。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的飞速发展,对于动力电池的需求量正在逐步攀升,导电剂作为提升动力电池性能的重要组成之一,其市场也将进一步扩张。
目前导电剂以炭黑等传统导电剂为主,但碳纳米管等新型导电剂因其较高性能优势,其渗透率在不断提升,不同导电剂具有不同优势,未来导电剂将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
导电剂行业的竞争格局如何?未来的市场空间有多大?发展趋势怎么样?
本文,头豹研究院将从行业综述、现状、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角度为您深入分析中国导电剂行业。
01
导电剂行业综述
导电剂是动力电池的重要辅材,主要用于动力电池正极材料,旨在提高电池的导电性能,从而提高电池的比能量、循环寿命和安全性。
负极也可添加导电剂,经过多次充放电,负极导电性能会有所降低,可加入导电剂保持电池的导电性。
导电剂的种类通常包括炭黑、碳纳米管、石墨烯、石墨等,其中炭黑和石墨属于传统导电剂,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属于新型导电剂。
目前中国动力电池仍主要应用传统导电剂,但随着动力电池对能量密度、倍率性能、循环寿命等性能要求逐渐提高,新型导电剂的应用比例正在逐渐上升。
02
导电剂行业现状
目前导电剂以经济实用的SP为主流。导电炭黑国产化程度较低,近年来在新能源、储能市场高速发展和海外产能有限的背景下,导电炭黑开启了国产替代之路。
在下游需求拉动与国产化进程的加速的影响下,中国导电炭黑市场体量将进一步增高,预计2027年导电炭黑市场规模将超4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12.7%。
碳纳米管的制备工艺中,化学气相沉积法最为常用,制备难点在于设备的调试;碳纳米管导电性强,优势逐渐显现,中国企业碳纳米管业务进展迅速。
随着碳纳米管技术不断成熟,其优势逐渐显现,其市场份额将逐步提升,市场空间也将进一步增长,预计2027年,碳纳米管市场规模将达1.6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29.7%。
03
导电剂行业竞争格局
中国炭黑行业集中度较高,目前,中国炭黑产能和产量正在稳步上升,加之“双碳”政策的影响,行业集中度将持续提升。
传统炭黑企业具有技术优势,适合转型生产中高端锂电用导电炭黑,填补中国在此方面的空缺。
随着碳纳米管应用占比的提升,市场上相关的企业的数量增多。
碳纳米管头部企业具有技术优势和丰富的客户资源,将继续保持领先地位,随着更多企业的加入,第二梯队企业的竞争将会加剧。
04
导电剂行业发展趋势
目前市场上以传统导电剂为主,但新型导电剂在性能上有明显的优势,其应用比例正在逐渐上升。
传统的导电剂主要包括导电炭黑和石墨。导电炭黑是一种经济实用的导电剂,但其导电性能一般且主要依赖进口。
导电石墨有利于提高极片的压实密度和导电率,在负极中使用还可以增加负极容量,但其用量大,同样依赖于进口。
新型导电剂主要包括碳纳米管和石墨烯。
碳纳米管可以提高电池的容量、倍率、循环寿命等性能。石墨烯可以最大化地发挥导电剂的作用,减少导电剂的用量,增大活性材料比例,提升锂电池容量。在加入量较小的情况下,石墨烯能够更好地形成导电网络,效果远好于炭黑。
在成本及性能的综合考量下,未来的导电剂体系将会是多元复合的,起到相互补充、相互协同的作用。
05
代表企业介绍
1)德方纳米
德方纳米于2007年成立,是一家致力于锂离子电池核心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德方纳米在行业中具有较高地位,同时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其研发的导电液制备方法解决了行业分散难题。
2)黑猫股份
黑猫股份于2001年成立,是中国第一家由国有资产控股、通过市场运作单一炭黑产品上市的公司;黑猫股份紧抓新能源行业机会,切入导电炭黑领域,同时积极探索上下游领域,提升产业多元化。
*本公众号提供的所有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文字、图表等)的版权均为头豹所有(另行标明出处者除外)。未经头豹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擅自复制、再造、传播、出版、引用、改编、汇编本公众号中的内容。
本文推荐阅读
如您想阅读更多内容
↓↓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