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豹研究院发布《2024年中国AD治疗药物行业概览》

    2024-03-22 11:21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易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具有病程长、患者易反复发作且伴有明显瘙痒的特点,其临床表现在具有明显的年龄阶段性特点,可分为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与成人期、老年期共4个阶段。近年来中国创新AD治疗药物行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主要因不断扩大的特应性皮炎患者基数所催生的庞大市场需求,以及疾病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和多因素性,使得创新药物的研发和应用成为了市场发展的重点,并涌现了以生物制剂和小分子靶向药为代表的创新靶向疗法。

     

    中国创新AD治疗药物行业价值链明确药物研发阶段为其价值核心

     

    从中国创新AD治疗药物行业价值链看,以中国创新AD治疗药物行业的研发阶段为价值链起点,商业效益为行业价值链终端,呈现两端附加值偏高、中间附加值较低的特点。创新AD治疗药物行业的价值链主要分为:

     

     (1) 研发阶段:AD治疗创新药物的研发是整个价值链的起点,通过深度精准布局创新模式、技术平台、治疗领域等的选择到AD治疗药物的临床前数据、创新程度和国内外竞争实力辅助决策,均使得研发阶段成为中国创新AD治疗药物价值链的核心。

     

     (2) 生产阶段:相较于众多AD治疗药物,AD制剂行业技术要求更高,其产品附加值也相对较高,此环节需确保药物的质量和产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3) 营销阶段:需建立商业化团队,通过系统建设、资源配置、协同合作等形式吸引患者和医生,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4) 售后阶段:以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通过优化药品配送、咨询、退换等服务以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

     

    因此从整体产业链价值看,AD药物制剂位于产业高端价值链。其中,AD治疗创新药处于产业价值链顶端。整个价值链中的各环节之间需要紧密配合,形成高效的协作关系。同时,政府政策、市场需求、竞争环境等的变化也会对整个价值链产生影响。因此创新AD治疗药物企业需要在不断完善并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也需要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和政策要求,以实现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提升。

     

    中国创新AD治疗药物行业发展驱动因素与制约因素

     

    从政策端看,加速审评审批政策提高了药物可及性的同时亦增强了研发端的积极性,利于治疗领域的可持续进步。以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为例,该药物于2021年被纳入新版医保目录,成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靶向生物制剂。这一举措加速了该药物的上市进程,并在短短5个月内将其纳入医保目录,为长期受到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困扰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中国政府加快引进突破性创新药以满足临床迫切需求的决心。

     

    随着对创新药研发的鼓励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创新药物被纳入医保目录,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中国加速审评审批的相关政策对中国AD治疗药物行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加速审批审评的流程,使得部分AD治疗药物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批准上市,从而更快地进入市场为患者提供全新的药物治疗方案,缩短患者等待时间。

     

    此外,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等政策措施的实施,保障制药企业在AD治疗新药研发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支持和鼓励,降低其研发成本和过程风险,有助于激发企业对于AD治疗药物的研发积极性,推动更多创新型AD治疗药物的诞生。目前越来越多的AD创新药物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的同时,促进了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整体发展,并提高其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竞争力。

     

    从市场端看,当前中国AD疾病负担相较于部分发达国家偏高,系统治疗和生物制剂治疗比例偏低,表明AD患者尚未得到更优的AD药物治疗方案。

     

    此外,从诊断到首次接受系统性治疗的平均时间在成人中为18.0年,在青少年中为8.2年,治疗时间跨度有待缩短。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于中重度患者而言,现有的治疗方案在迅速起效、有效控制瘙痒、提供更便捷的给药方式以及预防复发等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因此,安全、有效的长期疗法仍有待进一步探索,这也为创新AD治疗药物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市场驱动力。

     

    目前AD治疗药物市场仍存在一些挑战,例如部分地区的AD患者可及性有限,生物制剂等药物的高价值为患者形成较重的经济负担等

     

    面对中重度AD的生物制剂临床表现对比

     

     

    面对中重度AD的生物制剂以其对靶点(如IL-4、IL-13、IL-31等)的高度特异性而著称;相较于仅作用于单一靶点的药物,IL-4Rα靶向药物具有更广泛、优越的治疗效果,主要优势有:

     

     (1) 高度特异性:面对中重度AD的生物制剂以其对靶点(如IL-4、IL-13、IL-31等)的高度特异性而著称,几乎不会产生“脱靶”效应,对其他分子或通路产生影响。相较于仅作用于单一靶点的药物,如针对IL-13、IL-31的药物,IL-4Rα靶向药物具有更广泛的治疗效果。主要因IL-4Rα药物能够同时阻断IL-4和IL-13两条通路,它对Th2细胞以及下游的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增殖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这一点在临床研究中得到充分证实,进一步彰显了IL-4Rα靶向药物的优越疗效。

     

     (2) 精准治疗:随着精准医学的飞速发展和对疾病机制的深入理解,针对特应性皮炎的2型炎症发病机制的精准靶向治疗,不仅能够实现患者皮炎的消退和瘙痒的缓解,还有望降低可能伴随的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共病的风险。

     

    中国创新AD治疗药物行业中在下一代AD疗法标杆企业分析

     

    从中国AD治疗药物市场竞争格局看,目前国内龙头企业包括赛诺菲、康乃德、康诺亚等。限于篇幅原因,本文将重点介绍最近其创新药IL-4Rα单抗Rademikibart在针对中重度AD患者的Q4W方案表现出同类最佳潜力及更佳安全性表现,并与先声药业集团就其创新药IL-4Rα单抗 Rademikibart订立独家许可与合作协议的康乃德生物医药。




    康乃德生物医药是一家专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治疗新药研发的生物医药企业。公司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中国,并在美国和澳大利亚设有运营机构。公司致力于通过自主研发的T细胞功能调节平台,开发创新疗法,改善炎症性免疫疾病患者的生活品质,其在临床阶段的产品主要聚焦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




    从公司核心产品看,公司管线布局以临床价值为导向,针对未满足的临床需求进行药物研发,目前共搭建六条产品管线,布局包括多个临床阶段的产品,其中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CBP-201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CBP-307是管线中的重点。




    从公司竞争能力看,公司独有的战略眼光及注重药物研发的连续性和扩展性的管线布局,通过自身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临床试验,推动了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治疗领域的进步,使得公司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并且能够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此外,公司强劲的研发实力、专有技术平台优势、强大的商业布局、合作伙伴关系充足的现金流等方面,同样助力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并实现持续的快速成长。

     

     

    本文推荐阅读

    《2024年中国AD治疗药物行业概览》

    ↓↓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