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考报告:《2024年中国透明质酸化妆品行业概览报告》,首发于头豹科创网。
近年来,江南大学团队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开创性工作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团队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借助微生物发酵生产普通分子量的透明质酸,大幅降低了透明质酸的生产成本,使得这一高价值成分能够更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化妆品中。
该技术不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还历经了严格的技术评估与持续的迭代升级,透明质酸的产能效率与市场应用潜力均获得了显著提升,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化妆品及其它相关产业中的重要地位。
从原料生产到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布局优化,能有效降低成本并保证质量,形成协同效应,进一步推动透明质酸化妆品行业发展。同时,消费扩容提质升级仍在深化,叠加国内产业在透明质酸原料供应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透明质酸化妆品也将从中受益,有力支撑行业销量提升。
透明质酸化妆品行业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有哪些?市场潜力有多大?本文,头豹研究院通过对中国透明质酸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影响因素以及产业链上中下游等进行研究,以期对发展趋势进行研判。
01
中国透明质酸化妆品行业概述
国内化妆品监管体系精细,透明质酸化妆品属于其细分类别,中国化妆品市场拥有相对庞大且坚实的规模基础。
市场对化妆品成分的关注通常与其功效相关,透明质酸以其出色的保湿功效而备受瞩目。从细分类别看,以透明质酸为代表的高分子保湿剂具有显著的性价比优势,颇受青睐。
透明质酸及其钠盐、钾盐作为化妆品原料的安全性已经多项试验验证并获得权威认可,透明质酸护肤品能使皮肤保持光泽和润滑性。
透明质酸制取技术的革新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引擎,我国作为透明质酸原料供应商的竞争地位逐渐凸显,相关产业链布局持续深化,行业当前处于快速发展期。
中国化妆品法规监管体系已初步建成,叠加透明质酸的政策关注度持续提升,预计行业将面临更为严格与精细的监管。
02
中国透明质酸化妆品市场规模
受益于消费升级,中国透明质酸化妆品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水乳与精华是重要组成部分。
经测算,2019-2023年中国透明质酸化妆品的行业规模实现从189.60亿元到281.30亿元的增长,预计2024-2028年中国透明质酸化妆品行业的规模将从309.93亿元增至453.91亿元。
欲查看完整高清版图表,请前往文末获取
销量看特殊化妆品已成为亿级市场,主要系消费者对其的关注度日渐攀升,行业作为其细分领域也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化妆品原料的研发是银发经济政策关注的重点支持领域之一,企业有望获得更多机遇,助于推动透明质酸化妆品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透明质酸化妆品是首批代表性国潮单品,当前国潮势头强劲,有望推动行业持续向前发展。
03
中国透明质酸化妆品产业链
中国透明质酸化妆品产业链结构完善,上游是透明质酸原料的供应商,中游是透明质酸终端产品的制造商,下游是销售终端与消费者。
欲查看完整高清版图表,请前往文末获取
化妆品产业全球化竞争日益加剧,上游厂商聚焦原料创新的研发以谋求长久发展,透明质酸属于重点研究的范畴。
供需两端协同推动中游行业厂商数量增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收入稳步增长,毛利表现优越。
皮肤修复及护肤理念盛行,透明质酸化妆品在各细分领域占据相当的规模,使用面膜成为医美服务的良好替代;从品牌布局看,国产产品数量优势显著,进口品牌壁垒深厚故定价高。
下游渠道与消费者需求的精准匹配是化妆品行业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随着渠道形式日益精细化,国内美妆消费习惯日趋成熟与专业,透明质酸化妆品需求增长势头强劲。
04
中国透明质酸化妆品行业竞争格局
中国透明质酸化妆品市场的参与者数量多,国际品牌与本土品牌竞争激烈。
竞争格局分化原因:
(1)透明质酸化妆品的生产需耗费一定的成本与周期,盈利表现优异的企业具备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在业内更具有竞争力。
(2)本土品牌聚焦透明质酸化妆品业务的发展,力求挖掘新增长点与海外传统化妆品龙头竞争。
未来格局演变的趋势:
(1)特殊化妆品注册获批率显著下滑,预示未来监管将更加严格,行业门槛将提高,市场竞争者数量趋于稳定。
(2)本土品牌的技术基础持续夯实,透明质酸化妆品有望为其带来更多价值。
此外,我们还在报告中完整分析了中国透明质酸化妆品行业代表企业案例等,可前往文末获取完整版报告。
本文推荐阅读
《2024年中国透明质酸化妆品行业概览报告》
↓↓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