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路协同:投资热潮下的智能交通,驶入数字化转型快车道

    2024-06-21 10:05
    头豹研报

    2023年中国车路协同行业报告

    2023-08-02



    *本文参考报告:《2023年中国车路协同行业报告》,首发于头豹科创网。

     

    6月18日,第十一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CICV 2024)开幕,会议以“迈向车路云一体化规模应用新阶段”为主题,不仅为全球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专家与从业者搭建了交流平台,也突显了车路云一体化技术作为未来交通系统关键要素的重要地位。

     

    近期,国内对于车路协同项目的投入显著增加,也体现了车路云一体化技术的广阔发展前景。北京斥资近百亿推进车路云一体化项目,武汉也获批170亿元用于重大示范工程,此外,福州、鄂尔多斯、重庆等多个城市正积极筹备或已启动相关建设项目。

     

    伴随技术进步与应用领域的拓展,车路云一体化技术预计将在增强道路安全、改善交通体验、助力环保减排等方面展现其价值,对智慧城市的构建与可持续交通体系的形成起到积极作用。

     

    本文,头豹研究院将从车路协同的发展背景、核心技术、政策梳理等方面详细阐述中国车路协同的发展现状,并介绍中国车路协同行业代表性企业。

    01

    中国车路协同行业综述

     

    单车智能(AD)路线与车路协同 (VICAD)为现阶段自动驾驶的两大技术路线,相较于单车只能路线,车路协同路线在安全、效率、绿色、经济等维度均具备明显优势。

     

    单车智能虽然覆盖了90%的驾驶场景,但10%左右的长尾问题仍无法解决,同时,以“个体最优”为目标导致计算复杂度和决策难度大,造成高昂的商业化成本和社会治理成本。

     

    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是自动驾驶中国方案,依靠交通运输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优势,通过“全息感知-协同决策-协同控制”克服了单车智能存在的安全长尾问题和多车协作问题,加快高级别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

     

    车路协同应从智能交通出发,推动道路数字化与智能化,按照“协同感知、协同决策、协同控制”三步走,与智能汽车的感知、通信、控制系统形成互补,V2X车联网实现车路通信并不等同于实现了车路协同。

     

    车路协同能加速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实现,其产业链潜力巨大,将成为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车路协同以聪明的车为载体,智慧的路为辅助,结合网联云控,推动高级自动驾驶商业飞轮转动,其包括车端、路侧端和云端。

     

    现阶段,智慧的路已进入试点建设阶段;聪明的车则有待解决数据种类与接口不统一问题以及C-V2X车载终端仍未大规模量产问题;V2X技术正处于标准建立与产业规划阶段,未来有望迎来规模覆盖。

     

    车联网(vehicle-to-everything,V2X)是使车和周围环境协同与配合,实现智能交通管理控制、车辆智能化控制和智能动态服务的一体化网络。根据对象的不同,V2X 可分为 V2V(车-车)、V2I(车-路)、V2N(车-云)、V2P(车-人)。

     

    V2X是车路协同的核心技术,V2X的管系统是各个终端进行通信连接、车辆自组织网络与异构网络有效衔接的管道,保证各端之间信息交互的实时性、可服务性以及网络泛在性。此外,V2X平台还负责RSU(路侧通信单元)和OBU(车载终端)信息交互。

     

    V2X通信的主流技术为DSRC和C-V2X,中国主导推动的C-V2X是世界V2X发展方向。

     

    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成为大势所趋,中国陆续出台国家战略层面有关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政策规划, 有效汇聚各方力量,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加快产业发展步伐。

    02

    中国车路协同行业市场分析

     

    车路协同产业是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形态,车路协同涉及产业较多,运营主体和参与者呈现多元化特点,通信、定位、车载终端、智能路段设备等关键技术都需要不同的供应商合力推动,同时,车路协同建设运营中也面领着碎片化问题。

     

    2020 年,车路协同项目投资规模相较于2019年增长率超过一倍;2021年车路协同项目市场投资规模增长趋于稳定;2022年因“双智”拉动,相较2021年增速超20%;2023年上半年,智能交通市场大幅下滑,但车路协同市场规模仍然保持增长趋势。

     

    中国政府有序推进双智城市、先导区、智慧公路建设,并将示范区并一步扩散,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以智能设备制造、通信、软件系统等角度切入到智慧交通行业中,进一步充实车路协同产业生态。

     

    车路协同产业链上游主控芯片、传感器等元器件设备制造商;中游主要包括终端设备制造商、汽车生产商和软件开发商,下游主要包括 TSP、系统集成商、内容服务提供商和运营商。

    欲查看完整高清版图表,请前往文末获取

     

    此外,我们还在报告中完整分析了中国车路协同行业代表性企业案例等,可前往文末获取完整版报告。

     


     

    “读研报 找头豹!”

     


    本文推荐阅读

    如您想阅读更多内容

    ↓↓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