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3价格飙涨,高景气赛道热度持续攀升

    2024-07-05 11:00
    头豹研报

    2024年中国补充维生素类保健食品行业概览报告(独占版)

    2024-06-12



    *本文参考报告:《2024年中国补充维生素类保健食品行业概览报告》,首发于头豹科创网。

     

    近期,维生素D3价格犹如坐上过山车,单月内暴涨近50%,背后因素相互交织,比如国家新标准的实施、供给受限而需求却在增加、市场存在惜售情绪、寡头市场格局等,此外,也受国际海运费用上涨等因素的影响。




    实际上,进入2024年,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1等多种维生素价格都开始上扬。在二级市场上,受价格上涨的推动,6月末至今,维生素概念股震荡走强。




    作为广泛应用于饲料、医药及保健食品行业的重要原料,其价格的剧烈波动无疑对产业链上下游产生了深远影响。维生素价格持续大涨,保健品公司产能产销能否增加?是否有涨价预期?

     

    本文,头豹研究院将对中国补充维生素类保健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产业链图谱以及竞争格局等进行分析,以期对未来的市场发展方向提出研判。

    01

    行业综述

     

    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在我国,食品可划分为普通食品与特殊食品两大类,特殊食品又分为保健食品和特殊膳食用食品。

     

    保健食品:指声称并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根据功能发挥的不同,保健食品可再分为营养素补充剂和非营养素补充剂。

     

    营养素补充剂:指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而不是以提供能量为目的的产品。其作用是补充膳食供给的不足,预防营养缺乏和降低发生慢性退行性疾病的危险性。 

     

    非营养素补充剂: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如辅助改善记忆、有助于增强免疫力)的保健食品。 

     

    特殊膳食用食品:指为满足特殊的身体或生理状况和(或)满足疾病、紊乱等状态下的特殊膳食需求,专门加工或配方的食品,主要包括婴幼儿配方与辅助食品、特医食品等四类。该类食品的营养素和(或)其他营养成分的含量与可类比的普通食品存在显著的差异。




    营养素补充剂是补充膳食营养或者特殊营养物质的重要手段,在防治营养缺乏病、促进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营养物质的不同,营养素补充剂可分为维生素及矿物质补充剂、特殊补充剂。本文研究的补充维生素类保健食品是维生素及矿物质补充剂的细分品类,又称维生素补充剂,包含单一维生素补充剂、维生素矿物质复合补充剂。




    维生素及矿物质补充剂:主要指维生素A、C、D、E和B族维生素,矿物质钙、铁、锌、硒和镁,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复合补充剂。




    补充维生素类保健食品:主要包括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酸(尼克酸)、叶酸、生物素、维生素C、维生素K、泛酸、维生素E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



    特殊补充剂:指具有特定效应并可用于临床的药材和提取物,比如具有抗炎特性的葡萄糖胺、鱼油以及具有抗增生、抗肿瘤等特性的大蒜提取物、人参等。

     

    回顾发展历史,中国补充维生素类保健食品行业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共同作用下,正朝着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的方向迈进。

     

    中国保健食品相关的政策法规制度等文件不断完善,为维生素补充剂高质量发展赋予新动能,行业步入全新的发展时期。

    02

    市场规模

     

    行业规模按项目销售额计,经测算,2019-2023年中国补充维生素类保健食品的行业规模实现从950.3亿元至1,039.0亿元的增长,CAGR为2.3%。预计2024-2028年规模将从1,062.7亿元增至1,199.4亿元,CAGR为3.1%。维生素是人体六大营养素之一,也是维持机体正常运转的必需物质。补充维生素类保健食品发展时间较长,至2021年已突破千亿规模。随着国民营养健康意识持续提升,保健食品行业的政策引导持续加强,预计行业规模将保持温和增长的趋势。

     

    量级因子:中国补充维生素类保健食品的消费客群数量。它由成年人口数与渗透率数据推算而来,也是销售数量的重要基础。2023年中国补充维生素类保健食品的消费客群达到2.2亿人,预计2028年客群将达到2.3亿人。随着社会经济向前发展和健康教育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到维生素的补充对于维护日常健康、预防疾病的重要性,行业的消费客群有望进一步扩大。

     

    价级因子:中国补充维生素类保健食品的平均价格。行业产品属于消费品,平均价格的走势与CPI相近。2023年中国补充维生素类保健食品的均价达到161.0元,预计2028年价格将升至177.8元。

    欲查看完整高清版图表,请前往文末获取

     

    2024年初,国务院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这是国家层面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文件强调要发展潜力产业,指出要“鼓励研发适合老年人咀嚼吞咽和营养要求的保健食品”和“推动老年食品等的说明书和宣传材料适老化”,预计将对行业发展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

     

    需求端:随着社会进入老龄化阶段,人口结构的变化必然带来消费结构的巨大变化,老年消费客群的重要性凸显。而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营养补充的需求更为迫切,政策将极大促进行业需求的提升。

     

    供给端:政策鼓励行业创新发展,为相关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企业有望向市场推出更多的符合老年人需求的行业产品,以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03

    产业链图谱

     

    维生素补充剂在中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上游主要是原材料生产商及贸易商,中游厂商主要提供产品方案,下游是销售终端与消费者。

    欲查看完整高清版图表,请前往文末获取

     

    根据国家市监局披露的保健食品注册数据,维生素补充剂的主要原料包括维生素类和非维生素类两类。从维生素类看,以维生素D3和维生素C为原料的产品最多,其次是维生素A,再次是部分维生素B族,中下游市场对能够促进骨骼健康产品的高度关注影响至上游的原料供应;从非维生素类看,以硬脂酸镁、碳酸钙和葡萄糖酸锌为原料的产品最多,三者均为矿物质原料。受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驱动,维生素与矿物质营养素的复配组合在上游生产的重要性凸显,该趋势在未来将延续。

     

    截至2024年5月,在中国已获批备案的补充维生素类保健食品中,维生素D与维生素C的补充剂数量远远超过其他维生素补充剂,其次是维生素E、维生素K,再次是叶酸、维生素A和维生素B12。泛酸补充剂的数量相对较少。维生素D和维生素C补充剂是行业重要细分市场,与其多重功效有关。

     

    维生素D并不直接参与人体内的生理活动,主要转化为其他活性形式来促进钙吸收,再调节体内的生理活动。同时,维生素D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在干眼病、圆锥角膜等眼表疾病和术后结果中的作用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此外,维生素D被认为是一种多效性激素,在不同精神疾病的病因学和病理生理学中均有作用,包括情绪障碍。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补充其能有效预防坏血症,也能改善牙周炎患者的术后结果,更能辅助幽门螺旋菌的治疗。此外,维生素C在胶原蛋白的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欲查看完整高清版图表,请前往文末获取

     

    从消费者的购买渠道看,有30.67%的居民通过药店/医院购买,26.55%通过大中型超市购买。在保健食品认知度较低的背景下,消费者选购时往往采取谨慎的态度,倾向于通过认知中较为可靠和安全的渠道进行购买。药店和医院等监管严格且与保健食品紧密相关的机构成为首选的购买场所。

     

    从消费者购买的重视因素看,有41.0%的居民注重保健食品的功能,31.5%注重安全性。公众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居民购买保健食品的动机往往是追求调节和改善身体机能,因此产品功能成为消费时首要考虑的因素。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健康意识的提升,维生素补充剂产品功能诉求不断细分化和专业化,包括针对特定人群的精准适配,这已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此外,我们还在报告中完整分析了中国补充维生素类保健食品行业代表企业案例等,可前往文末获取完整版报告。

     


    本文推荐阅读

    如您想阅读更多内容

    ↓↓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