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考报告:《2024年中国补充矿物质类保健食品行业概览报告》,首发于头豹科创网。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年轻一代对健康日益增长的关注,“营养第四餐”概念悄然兴起,成为保健品市场的新兴趋势。这一概念强调通过额外的营养补充来优化日常饮食结构,以达到更好的健康状态。
矿物质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包括钙、镁、铁、锌等,在维持人体健康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例如,钙有助于保持骨骼和牙齿的坚固;镁对维持正常的肌肉和神经功能至关重要;铁元素对于预防贫血具有重要作用;锌则有助于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每一种矿物质都拥有其独特的健康益处。
作为传统保健产品的一个分支,矿物质类保健食品已经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周期,并且近年来展现出稳定的发展态势。面对市场需求的增长,矿物质补充剂的种类和形式也更加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年龄层及特定健康需求的人群。无论是老年人还是追求“朋克养生”的年轻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矿物质补充方案。
本文,头豹研究院将梳理中国矿物质类保健食品行业上中下游产业链图谱,分析市场竞争格局、探讨应用空间、并测算其总体规模。
01
中国补充矿物质类保健食品行业概述
在中国,食品可划分为普通食品与特殊食品两大类,特殊食品又分为保健食品和特殊膳食用食品。
保健食品指声称并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根据功能发挥的不同,保健食品可再分为营养素补充剂和非营养素补充剂,补充矿物质类保健食品属于营养素补充剂的范畴,又称矿物质补充剂。
矿物质补充剂主要补充八类矿物质元素,补钙类保健食品是市场的核心产品,截至2024年6月注册量近1,800件,备案量近4,000件。其次是补锌、补铁类产品,而市场上补充钾、锰、铜元素的产品相对较少。
中国补充矿物质类保健食品行业历经初创、成型、调整、发展至高质量增长期,监管逐步加强,产品多样化与创新加速,市场认知度显著提升。
政府通过提高准入门槛、发布统一标准等手段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同时鼓励企业创新、拓展市场渠道以满足多元化健康需求。
未来随着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环境的持续优化,中国补充矿物质类保健食品行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行业规模按销售额计,经测算,2019-2023年中国补充矿物质类保健食品行业市场规模由1,963.7亿元增长至2,124.3亿元,CAGR为2.0%;预计2024-2028年该规模由2,184.0亿元增长至2,422.4亿元,CAGR为2.6%。
从量级因子看,2023年中国补充矿物质类保健食品市场的销售数量达到9.5亿件,预计2028年销量将达到9.8亿件。
在过去,市场规模在消费者健康意识增强的驱动下实现增长,同时受监管趋严的影响,规模增速放缓。销量持续增长主要受人口老龄化、生活压力增加等社会趋势的推动。
在未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消费者的购买力将进一步提升,其对于健康投资的意愿和能力也将增强,对规模增长形成有力支撑,行业需求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
欲查看完整高清版图表,请前往文末获取
02
中国补充矿物质类保健食品产业链分析
补充矿物质类保健食品的产业链完善,上游主要是原材料生产商及贸易商,中游厂商主要提供产品方案,下游是销售终端与消费者。
上游厂商主要是原材料生产商及贸易商,包括各种动植物提取物的生产厂商以及部分农产品生产及加工厂商、医药原料制造化学制品厂商,涉及行业有制药、动植物提取物以及农产品生产、加工行业。
随着消费者健康需求的提升,单一营养素补充剂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复合补充剂逐渐兴起,维生素类原料也成为行业上游的重要原料。
中游厂商主要提供矿物质补充剂的产品方案,包括产品开发(配方研究、工艺设计、产品标准研究和注册支持)和产品生产(订单管理、原料采购、全过程检测和生产及交付),多为保健食品公司。
从各细分矿物质补充剂的备案信息看,截至2024年6月,钙补充剂数量近4,000件,领先于其他元素。
下游厂商主要是保健食品品牌运营商以及流通领域的各种渠道商。品牌商经营重点在于市场研究、产品营销和推广及市场渠道的拓展;生产服务提供商的优势在重点在于配方研制、产品生产、质量控制及供应链管理。
电商平台在补充矿物质类保健食品销售中发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消费者已初步建立对电商渠道的价格信任。
欲查看完整高清版图表,请前往文末获取
数据显示,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电商平台的保健食品销售均价在135元/件至160元/件的区间浮动,最高值158元出现在2024年3月,最低值135元出现在2024年2月。
电商平台在补充矿物质类保健食品销售中发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销售均价的波动区间相对稳定,消费者已初步建立对电商渠道的价格信任。同时,价格波动与季节交替因素有关,尤其是矿物质补充剂这一重要细分市场,气温升高会增加体内矿物质流失,均价随行业需求增加而增加。
数据显示,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电商平台的保健食品销售数量在2,000万件至3,700万件的区间浮动,最高值3,672万件出现在2023年11月,即“双十一”购物节当月,这与电商平台的典型特征相关。
随着电商渠道的重要性提升,保健食品尤其是补充矿物质类的需求受季节和促销活动的影响日渐显著。
03
中国补充矿物质类保健食品行业竞争格局
中国矿物质补充剂行业的参与者众多,一类是背靠大型医药集团的子公司,另一类是深耕营养保健食品领域的公司,可划分为三大梯队。
竞争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
1、第一梯队的企业通常具有较强的市场认知度和品牌影响力。他们大多发展时间较长,通过早期进入市场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建立了稳定的客户基础,并且持续投入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形成了较高的市场壁垒。
2、第一和第二梯队企业凭借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和规模经济优势,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和优化的供应链管理,实现较高的毛利率水平。
竞争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
1、研发创新成为企业间竞争的关键,有望引领行业向更高附加值方向转型。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市场教育的深化,对产品安全性和科学性的要求日益增加,研发创新成为企业间竞争的关键领域。
2、预计老龄化趋势将对行业产生显著的影响,促使行业发展趋于细分化、专业化。面对老龄化市场,企业需要开发易于吸收、配方科学、针对特定健康问题的矿物质补充剂,这将促使第一梯队企业利用其研发和市场优势推出更多创新产品,同时为第二、三梯队企业提供差异化竞争的契机。
此外,我们还在报告中完整分析了中国矿物质类保健食品行业代表企业案例等,可前往文末获取完整版报告。
“读研报 找头豹!”
本文推荐阅读
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阅读内容
若需购买报告,请使用PC端打开阅读页链接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