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殖:高端肉食消费的提供方

    2020-04-28 17:57
    头豹研报

    2020年中国生态养殖行业概览

    2022-03-01

    全文字数:2025字,精读时间:4分钟


     

     

    生态养殖行业稳定发展

    随着中国政府对养殖业环保监管的进一步加强和中国居民肉类产品消费升级的不断深化,以黑猪为代表的生态养殖产品需求不断提升。面对快速增加的生态养殖产品需求,各省市加快了区域内生态养殖产业的发展。

    2019年5月,京东战略投资生态养殖企业吉林精气神有机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加快探索生态养殖产业链步伐。

    2019年8月,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黑龙江省大力发展“放牧式”生态水产养殖模式。

    2019年8月,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浙江省水产绿色养殖、生态养殖发展。

     

    生态养殖是一系列养殖理念的集合,但中国尚未出台生态养殖产品标准

    生态养殖是指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按照养殖地的特点规划、设计、组织、调整和管理禽畜、禽类、水产等养殖品种的养殖生产形式目前全球及中国都缺少对生态养殖行业的养殖规范及产品认证体系,导致不同生态养殖主体对生态养殖方法的理解差异较大,多数生态养殖企业对生态养殖的理解通常为“在养殖过程中,不通过饲料和药物控制禽畜等养殖品生长速度和免疫力的养殖方法”。中国市场对生态养殖产品的判定通常参照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标准。根据不同养殖品种的饲养特性和养殖条件差异,生态养殖通常以养殖的品种品类为依据分类,主要分为禽畜类生态养殖、水产生态养殖。

     

     

    生态养殖行业产业链各环节企业产品检验标准均比常规农业高

    中国生态养殖行业产业链分为三个环节。产业链上游参与主体为饲料企业、种苗企业;产业链中游参与主体是生态养殖企业和养殖户;产业链下游参与者为贸易商、屠宰/加工商、销售商和终端消费者等。2015年以后,在养殖业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部分行业内领先养殖企业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生态养殖场建设。

    中国生态养殖产品市场较为成熟,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较为稳定

    中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带动了生态养殖行业的发展,2015-2018年,中国生态养殖市场规模从857.5亿元增长至916.2亿元,其中生猪产品市场份额占生态养殖品比例超过50%。受非洲猪猪瘟影响,2019年生态养殖生猪产品销售量迅速下降,导致2019年生态养殖市场规模下降。

    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生态养殖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生态养殖产品市场规模整体呈增长趋势,其中水产和禽类生态养殖集约化程度高,反刍类动物生态养殖比例较大,水产、禽类、反刍类动物生态养殖市场规模增长缓慢且波动较小。生猪作为中国居民最主要的肉食品类,生态养殖产品市场潜力大。

    区域性生态养殖龙头企业将加速在全国市场和线上渠道的布局

    行业头部企业加快全国市场布局

    当前生态养殖市场区域性较强,行业内头部企业均在其归属地省份及地区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小型企业通常在其归属地周边县市市场占有率较高。如琪金在西南地区的生猪生态养殖产品销售具有加强的渠道优势,精气神在东北地区的生猪生态养殖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经过10余年发展,行业内头部企业均已在归属地区域完成渠道布局,未来将会向全国其他地区市场拓展渠道。

     

    生态养殖产品线上销售占比不断提高

    目前生态养殖行业线上销售占比不足20%,渗透率仍较低,线上销售潜力巨大。随着生鲜电商、生鲜超市、冷链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生态养殖行业在线上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渠道将迎来巨大机会。面对体量较大的生态养殖生鲜市场,电商巨头陆续通过资本投入和战略合作进入生态养殖领域,2016年12月,网易的“网易味央养猪场”正式向外出售生猪产品,2019年9月,京东与精气神签署战略协议,拟投入10亿元及相关技术支持,共同开展生态养猪业务。


    深度见解:中国生态养殖行业处于稳步上升阶段,行业市场集中度和市场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受非洲猪瘟影响,未来两年生态养殖市场发展受到较大负面影响。当前由于普通生猪产品的价格较高,生态养殖猪溢价较小,生态养殖企业提高存栏量的动力普遍不足。大量生猪生态养殖场受非洲猪瘟的影响大幅削减了存栏量,预计生态养殖企业生猪存栏量恢复疫病前水平,仍需要经历1-2年的恢复期。中国居民的肉食消费追求已经完成了从追求摄入数量向追求肉食品品质的转移,生态养殖品能够满足消费者肉食消费升级的需求,未来将有更多人群成为生态肉食品的消费者。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