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2726字,精读时间:5分钟
本文援引于报告《2020年中国中医药健康旅游行业概览》,首发于头豹科技创新网(www.leadleo.com)。
头豹科技创新网内容覆盖全行业、深入垂直领域,行业报告每日更新;政策图录、数据工具助您轻松了解市场动态;智能关键词轻松搜索,直奔行业热点内容。
诚挚欢迎各界精英交流合作,头豹承接行业研究、市场调研、产业规划、企业研究、商业计划、战略规划等业务,您可发送邮件或来电咨询。
客服邮箱:CS@leadleo.com 咨询热线:400-072-5588
人们对旅游及健康的需求是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基础
中医药健康旅游是旅游与中医药融合发展的产物,人们对旅游及医疗保健的需求是中医药健康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近五年中国国内游客及旅游总花费均呈现逐步上涨趋势,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0.8%、13.8%,可见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断提升。中国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占人均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不断提高,揭示出中国居民对医疗保健的需求处于增长趋势。因此,人们对旅游及医疗保健的需求均呈现上涨趋势,为中国中医药健康旅游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中医药健康旅游是中医药服务业的延伸和旅游业的扩展
中医药健康旅游是中医药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新兴旅游业态,是中医药服务业的延伸和旅游业的扩展,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根据中医药健康旅游内容及目的不同,可将中医药健康旅游划分为中医药观光旅游(中医药景区观光旅游、中医药会展节庆旅游)、中医药体验旅游(中医药文化体验旅游、中医药养生体验旅游、中医药科普教育、中医药美容保健旅游)及中医药医疗保健旅游(中医药疗养康复旅游、中医药特色医疗旅游)。
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示范基地可产生辐射带动作用
2016年8月,国家旅游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开展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在中国建成10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100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1,000个示范项目。2017年9月、2018年3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分别公布首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15个)、示范基地(73个)名单。政策支持建设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期望结合市场资源配置,提高示范区(基地、项目)市场影响力,产生示范辐射作用,进而推动中国中医药健康旅游行业快速发展。
中医药健康旅游行业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关联紧密
中国中医药健康旅游行业上游参与主体为资源供应商,包含中药材供应商、中医器械供应商、建筑施工企业、其他供应商;中游参与主体为中医药健康旅游企业,包含旅游企业和中医药企业;下游参与者为渠道商,包含线上渠道商和线下渠道商。中医药健康旅游企业需向上游企业采购的物资包含中药材、辅料、包装材料,多通过比质比价、询价招标择优采购药材、产地直采直购,通过加大供应商考核力度,降低辅料、包装材料的采购成本。中医药健康旅游行业受众群体包含团体游客和散客,团体游客多通过线下旅行社购买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及服务,散客多自行规划旅游线路。
政策利好是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规模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中医药健康旅游行业受多重因素影响,包含中医药和旅游业政策走向、市场需求变化等方面。近五年来,中国中医药健康旅游行业市场规模(按总收入计)呈增长趋势,由2015年的946.8亿元上升至2019年的3,132.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4.8%。中国中医药健康旅游行业发展时间短,尚处于资本投入阶段。未来,伴随人们健康意识提升,中国中医药健康旅游行业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上升趋势,2020年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中医药健康旅游行业市场规模将出现小幅回落。
老龄化趋势、亚健康普遍化驱动中医药健康旅游行业发展
中国老龄化问题严重。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9年,中国总人口为140,005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规模为17,603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已从2015年的10.5%上升至12.6%。中国人口众多,亚健康人群规模大,整体健康水平偏低。医学专家指出,亚健康人群占比处于70%-80%的范围,即2019年中国亚健康人群约98,003.5万人-112,004.0万人。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在躯体方面,表现为乏力、身体酸痛、头晕、心急胸闷、睡眠不佳、无食欲等症状;在心理方面,具有焦躁、心烦、易怒、注意力难集中、情绪低沉、反应慢等表现。伴随老龄化趋势发展、亚健康人口规模扩大,人们对健康的需求逐渐强烈,有助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行业市场规模扩大。
中医药文化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
中医药是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有助于扩大中医药服务范围,是中国政府及地方政府积极推进的事项之一。2015年,国家旅游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数达到旅游总人数的3%,中医药健康旅游收入达3,000亿元;到2025年,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数达到旅游总人数的5%,中医药健康旅游收入达5,000亿元。随后,北京、广东、陕西、海南等地区加强对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支持。在中国政府及地方政府的积极促进下,各地中医药文化元素突出的中医医疗机构、养生保健机构、中药企业、名胜古迹、博物馆、中华老字号名店以及中药材种植基地、药用植物园、药膳食疗馆等资源,将被充分挖掘并逐渐融入旅游业之中,中医药文化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
深度见解:中国中医药健康旅游将走向国际市场
中医药是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有助于扩大中医药服务范围,促进中医药文化走向国际市场。
中国政府及中医药健康旅游相关企业通过成立国际性学术组织、举办国际型医疗旅行专业会议,以加强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传播与合作。2003年9月25日,中国国务院批准成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业务范围包含开展各类学术活动,构建中医药国际交流平台,制定与中医药有关的国际组织标准,组织开展各类、各级中医药从业人员的资格考试。2015年,北京博思商通资讯有限公司将 “WMTC”首次成功引进亚洲,落户中国,于2015年11月14-17日在桂林召开“WMTC” ,探讨全球医疗旅游新趋势、中外医患资源交换、中医国际化等问题。
目前,全球医疗健康旅游市场中,印度、韩国、泰国三个国家发展靠前,已形成当地医疗健康旅游特色。未来,伴随中国政府及相关企业的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将通过旅游逐渐进入国际市场,中医药健康旅游将成为中国医疗健康旅游的特色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