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中国T-Box行业

    2021-08-20 15:35
    头豹研报

    2021年中国T-Box行业概览:推动汽车进一步迈向智能化、网联化

    2022-03-01

    全文字数:3307字 精读时间7分钟

    本文援引于报告《2021年中国T-Box行业概览:推动汽车进一步迈向智能化、网联化》,首发于头豹科技创新网(www.leadleo.com)。

    头豹科技创新网内容覆盖全行业、深入垂直领域,行业报告每日更新;政策图录、数据工具助您轻松了解市场动态;智能关键词轻松搜索,直奔行业热点内容。


    诚挚欢迎各界精英交流合作,头豹承接行业研究、市场调研、产业规划、企业研究、商业计划、战略规划等业务,您可发送邮件或来电咨询。

     

    客服邮箱:CS@leadleo.com 咨询热线:400-072-5588

     

    核心摘要

    中国T-Box行业产业链具备与下游汽车行业关联性较强、车企认证周期长以及准入壁垒高等特点,同时,行业处于红海竞争阶段,市场集中度较低。根据头豹研究院数据报告,中国T-Box市场交易量从2016年的44.6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96.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4%。那么,在中国T-Box行业处于被国际厂商占据与在中国T-Box行业的价格战进一步加剧的背景下,T-Box行业的上下游市场、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将会如何变化?

     

    T-Box定义与功能

    Telematics Box简称车载T-Box,是由OBD、MCU、GPRS、GPS定位模块、蓝牙模块、2G/3G/4G/5G通信模块、电源转换电路以及车载传感器等相关电子件组成的车辆信息与定位信息传输系统,汽车-T-Box与主机主要以Canbus总线通信的方式使车辆与用户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可为用户提供行车数据、行驶信息、实时状态检测、远程控制以及安防服务等相关数据信息。

    T-Box从1995年的雏形发展到至今已成为乘用车的重要前装零部件,其通常在整车的生产环节就已装置在汽车内部,其通过无线网络传输数据至云端,其次以读取汽车的总线数据与私有协议信息从而使用户实现各类安全、信息、娱乐、能源动力等服务类功能。同时,T-Box与汽车后台系统之间的信息互联方式仍包括语音和短信,两者亦可实现对汽车的一键导航与远程控制等功能。

    T-Box主要负责打通用户的移动手机端、汽车端与云端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以实现汽车上网的各类功能。当用户通过3G/4G/5G网络从移动终端上发送指令至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将发出监控与控制请求到T-Box,当车辆获取相关控制命令后将通过Canbus总线向汽车传输控制指令,最终汽车将控制结果信息反馈至用户移动终端。同时,支撑用户移动端至汽车端信息交互的为内嵌式的各类通讯、蓝牙、WIFI、控制、GPS定位、防盗控制等模组。在用户与汽车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T-Box主要通过此类模组与后台建立通信。其中成本占比最高的为3G/4G/5G通讯模组,约为40%。

     

    T-Box与OBD设备

    OBD(On Board Diagnostics,汽车故障诊断系统)是通过OBD诊断接口识别车辆故障区域的设备,T-Box作为汽车OBD设备中的主要终端,其与OBD盒子最大的差异在于T-Box是直接通过CAN总线与用户进行互联,而OBD盒子需通过OBD专用的十六阵脚接口与汽车互联。因此,与汽车CAN总线直接相连的T-Box相较于依赖诊断接口接入的OBD盒子在信息采集、数据传输等方面的稳定性更具优势,同时,由于产品的输出逻辑与安全性的差异,T-BOX以汽车前装市场为主,OBD产品则面向汽车后装市场。

    T-Box与OBD设备厂商需与汽车主机厂在CAN总线数据通信协议的开放程度上达成一致,厂商从而可通过CAN总线保证对汽车多方面数据的完整采集性。其中,T-Box与OBD盒子向汽车采集的数据主要可分为三大类,即诊断数据、标准数据与控制协议数据。

    诊断数据包括故障专属数据,标准数据为发动机与传感器基础数据,控制协议数据主要为总线通信协议数据,T-BOX基于可直连CAN总线的特性,车厂的总线通信协议对其开放程度较高,促使T-Box获取的汽车数据量较高于OBD设备。

     

    两大驱动因素助力中国T-Box行业增长

    中国T-Box行业产业链具备准具备准入资质壁垒高、产业链上下游联动效应强等特点,中国T-Box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提供通信模组、MCU等原材料的供应商,中游为T-Box厂商,下游为汽车行业。据头豹研究院数据报告,截至2021年,中国T-Box行业处于红海竞争市场阶段,其中国市场内的主要参与者包括中国本土T-Box厂商与韩国、法国、德国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其市场规模有望在未来五年保持稳定增长,主要原因有:

     

    1、 中国车联网用户规模与智能网联汽车数量的增长为T-Box市场规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随着中国车联网网用户规模与市场规模的不断发展,以及在嵌入式联网体系技术更新迭代的驱动下,中国配备联网技术的车辆销量保持增长趋势,其销量从2016年的2,555.3万辆增长至5,854.9万辆,CAGR为23%。T-Box通过与车载CAN总线、云平台的连接以实现用户与车辆、设备、路侧单元设施以及公共通信网络的互联互通,已成为未来实现V2V、V2R、V2H等车联网信息交互的基础,因此T-Box作为提供车联网相关功能与价值的基础硬件,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与智能互联汽车量的增长驱动汽车T-Box行业的发展。。

    2、 中国T-Box、车联网终端与汽车智能化相关利好政策为行业提供增长基础:2017-2021年,中国工信部、交通运输部以及生态环境部等部门相继出台加速汽车车联网、车载感知等相关硬件发展的政策,T-Box作为实现车联网与汽车智能化的基础,其将迎来发展良机。

     

    深度见解:缝纫机械行业竞争壁垒与风险

    数据安全性风险:随着中国智能汽车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装配在汽车上的智能数据采集设备数量将愈发增多,其中搭载内置调制解调器的T-Box作为能够和汽车CANBUS总线直连的核心数据采集与存储设备,存在恶意攻击与数据泄露风险。攻击者可通过入侵T-BOX系统、获取加密算法、解密通信协议等方式篡改行车指令,将对汽车、用户与数据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下游客户集中度较高:T-Box行业存在较高的资质壁垒,国际车企厂商与部分合资厂商的首选供应商为国际第一梯队的T-Box厂商,截至2020年,中国本土T-Box厂商尚未进入国际车厂与合资车厂的供应链,导致中国T-Box产品客户类型较单一,多为中国自主品牌商,若下游相关中国本土车企客户出现产品销量波动较大与经营下滑等不利因素,将制约中国T-Box厂商的业绩,因此其行业受下游高集中度的汽车行业的影响较大。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T-Box原材料包括通信模组、车规级MCU、电子件、PCB以及相关配件等,其中中国T-Box厂商的产品核心原材料如车规级MCU以进口为主,同时部分中国T-Box厂商生产T-Box产品的原材料占生产总成本的比例超50%,其产品的原材料的价格易受全球贸易竞争、国际新冠疫情、国际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其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可导致T-Box行业内的企业面临成本提升、产品毛利下降等风险。

    市场竞争风险:由于中国T-Box行业起步较晚,其销售网络的搭建、研发投入、相关人才投入、资金壁垒以及行业资质均与国际厂商存在差距,导致行业内的外资车厂与合资车厂T-Box市场被国际厂商垄断,中国T-Box本土厂商整体供应规模较小,其布局的领域仍面临与国际厂商竞争的局势,在汽车行业逐步迈向网联化、行业内参与者数量提升以及价格竞争等背景下,中国T-Box厂商面临市场竞争持续加剧下的经营风险。

     

    发展趋势:迈向5G/T-Box

    车联网作为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汽车领域的细分领域,可使汽车识别并感知自身所处环境以采集相关数据信息至云端服务器,由中心子系统与处理器对信息与数据进行预分析,车联网系统从而通过云端传至路测协同设施的信息以对路上的车辆进行管控。

    随着中国5G网络建设的持续推进与5G通信模组应用的落地,中国T-Box产品的移动通信单元在未来3-5年内将逐步从4G通信制式迈向5G通信制式。同时在5G网络的高传输效率赋能下,T-Box不仅可实现车联网基本功能,更具备网联控制功能,可实现车端-云端-路端等各参与方的互联互通与实时通信,助力车辆与道路交通进一步提升其智能化水平。同时,5G网络的高传输速度促使其在汽车领域中的车联网技术发挥重要价值,5G网络可通过其网络切片技术实现车端与用户端的低延时与高峰值速率连接,因此随着未来5G在车联网的应用加深,其将加速T-Box产品的普及。、

     

    重点关注企业

    通过深度研究中国T-Box产业链中的优质企业,头豹建议重点关注华为、移远通信[603236]、德赛西威[002920]。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