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型医用医疗设备集采渐上尘嚣,医用医疗设备行业将何去何从?

    2021-09-19 00:58
    头豹研报

    2021年中国医用医疗设备行业概览

    2022-03-02

    全文字数:2830字,精读时间:6分钟

    本文援引于报告《2021年中国医用医疗设备行业概览》,首发于头豹科技创新网(www.leadleo.com)。

    头豹科技创新网内容覆盖全行业、深入垂直领域,行业报告每日更新;政策图录、数据工具助您轻松了解市场动态;智能关键词轻松搜索,直奔行业热点内容。

     

    诚挚欢迎各界精英交流合作,头豹承接行业研究、市场调研、产业规划、企业研究、商业计划、战略规划等业务,您可发送邮件或来电咨询。

     

    客服邮箱:CS@leadleo.com 咨询热线:400-072-5588

     

    核心摘要:

    医疗器械一般可分为高值医用耗材、低值医用耗材、医疗设备和体外诊断四大细分市场。根据使用场景不同,医疗设备又分为医用医疗设备和家用医疗设备。全球医疗器械发展起步早,经过一定时间沉淀,品类丰富,市场规模大,需求稳定,中国90年代开始逐渐研发和完善产品矩阵。

    预计2020年全球和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分别为4,840亿美元和7,232亿元,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2017-2025E预计CACR为5.4%,中国预计2021-2025年会保持CACR13.7%增速。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细分市场中,医疗设备市场规模4,556亿元,占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的59%。2019年,医用设备占比66.98%,医用医疗设备同比增速为17.3%。

    中国持续推进“进口替代”,从鼓励国产到优先国产,再到现在的采购国产,政策为国产设备厂商提供了一个更加有利的竞争环境。除了监护仪和灯床塔国产化率超50%,其他主要医用医疗设备国产率总体来看,国产化率不高,进口替代空间广阔。21年公共预算支出大幅下降,民营大型设备配置速度有望提升。2020年中国社保收入与支出现首次出现6,914亿缺口,处于微赤字状态,通过集采降低医用设备价格,保证医疗效能,节约成本,有助于缓解国家社保压力。

    医用医疗设备产业上游主要是电器元器件、材料和零部件等,中游主要大类为治疗设备和诊断设备,其中诊断设备占比最高,下游主要包括医疗机构和体检中心。

    企业和佳医疗以医疗设备及耗材的研发、制造、销售为基础,为各级公立医院规划、设计、实施医用专业工程,打造肿瘤中心、康复中心、介入中心等重点临床学科的医疗企业,治疗肿瘤设备及医用制氧设备为企业特色设备,其中专注治疗肿瘤研究21年,医用制氧设备市占率高。

    安徽省医保局发布通知,开展2021年全省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工作

    2021年7月30日,安徽省医保局发布通知,开展2021年度全省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工作。安徽省医保局、省卫健委等四部门已在5月下发“完善全省乙类大型医疗设备集中采购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坚持带量采购、以量换价的原则。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增速高于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增速,而中国医用医疗设备增速又高于中国医疗器械增速

    预计2020年全球和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分别为4,840亿美元和7,232亿元,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2017-2025E预计CACR为5.4%,中国预计2021-2025年会保持CACR13.7%增速。

    医用医疗设备国产化率有望继续提升

    除了监护仪和灯床塔国产化率超50%,其他主要医用医疗设备国产率总体来看,国产化率不高,进口替代空间广阔。尤其是中国国产医疗设备政策频出,内窥镜、CT、MRI、超声等有望成为国产替代的黄金领域。

    民营医院大型设备配置有望提速

    在发布的《国家卫生健康委2021年部门预算》中,公立医院卫生健康支出2021年比2020年直接下降70.1%,大型医疗设备配置预算是首要压缩对象。2021年6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社会办医疗机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方案》,国家放开社会办医疗机构乙类大型医疗设备配置,同时还优化了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审批服务。以前医用医疗设备购买主要是公立医院,现国家减少对公立医院预算支出,鼓励社会办医机构,社会办医机构配备医疗设备的数量将会增加,预计民营医院大型设备配置将加速。

    医用医疗设备可能加快集采进程

    2020年中国社保收入与支出现首次出现6,914亿缺口,处于微赤字状态,通过集采降低医用设备价格,保证医疗效能,节约成本,有助于缓解国家社保压力。以安徽省为例,2020年12月,安徽省医保局就全省乙类大型医疗设备集采征求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发挥规模效应,以量换价,鼓励采购国产设备”、“市县级以上公立医院,第2台及以上大型医疗设备配置,在实际执行落地时原则上全部选择国产,市县级以下的公立医院首台配置就要选择国产。

    上游核心电子元器件是医疗设备生产关键,国产化低,导致产品往中低端生产,设备整体毛利率低

    上游核心电子器件是医用医疗设备生产的关键,中国电子器件与国际巨头相比,整体产品偏向中低端化生产,导致整体毛利率较低。上游除核心电子器件外,原材料和部分零部件产品同质化严重,供应量充足,行业较为分散、集中度不高,价格上对医用医疗设备生产商整体影响较小。

    中游来看,主要分为治疗设备及诊断设备,其中,诊断设备市场份额最高,诊断设备又以医学影像设备为主,治疗设备除了部分生命信息与支持类产品,其他国产化率都有待提高

    在治疗设备上,监护仪、心电图机及灯床塔国产率较高,竞争格局国内逐渐显现优势。但在除颤仪、麻醉机、呼吸机方面,国产率不到50%,政策和疫情催化下,有望继续提升市占率。

    医学影像设备占医用医疗设备比例最高,且诊断设备也以医学影像设备为主,不同影像设备技术路径不同,应用领域也不同。此外,通用影像设备优秀早期项目较少,估值偏高。中国影像设备细分产品中,CT设备市场占比最大达22%,其次为MRI设备和超声设备,占比分别达19%和17%。

    企业介绍-和佳医疗

    和佳医疗以医疗设备及耗材的研发、制造、销售为基础,为各级公立医院规划、设计、实施医用专业工程,打造肿瘤中心、康复中心、介入中心等重点临床学科的医疗器械企业。

    和佳医疗主要布局医用智能工程、医疗设备及耗材、医疗金融业务和医疗服务及专业咨询服务四大领域,其中医用智能工程、医疗设备及耗材和医疗金融业务是营收主要来源。

    在医用医疗设备细分市场,和佳医疗专注于肿瘤治疗领域21年,拥有系列自主研发生产的肿瘤微创综合治疗设备,覆盖肿瘤微创介入治疗、肿瘤康复绿色治疗及辅助治疗等临床应用领域。在医用气体领域,和佳医疗具备较强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市场占有率高,客户累计超500家,安装机组超700套,三级医院占比近50%。

    深度见解:中国医用医疗设备增速高于中国医疗器械增速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细分市场中,医疗设备市场规模4,556亿元,占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的59%。2019年,医用设备占比66.98%,医用医疗设备同比增速为17.3%。


    重点关注企业

    通过研究和佳医疗进行业务,总结分析主要医用医疗设备特点及市场竞争格局,分析其产品优势,头豹建议重点关注和佳医疗。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