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系统公告

搜索历史

    头豹小程序头豹小程序
    联系我们头豹客服
    头豹公众号头豹公众号
    欢迎来到
    头豹LeadLeo
    注册后,开启专业之旅
      6000+独家行研报告
      1,000,000+行研中间件
      涵盖3000+细分赛道
      500,000+自有专家库
      数、图、表一键搜索,
      在线阅读,下载报告
    免费扫码注册登录
    全站报告畅读
    (独家版除外)
    服务号二维码
    二维码已失效,点击 重新获取
    微信扫码 关注公众号立即注册登录
    补全个人信息×
    完善个人信息即可免费获赠50头豹点
    (可用于兑换全站报告、数图表等)
    • 上传名片补全
    • 手动补全

    相册选择

    图片上传大小不能超过5MB

    性别:
    行业:
    接受通过邮件、短信等形式向我推送优质订阅信息内容
    引用授权说明:

    本报告或文章可用于微博、微信公众号、新闻网站等一般性转载,或用于企业的公开市场宣传,或用于企业投融资咨询、上市咨询等用途。这些引用可能是免费的,也可能产生额外的授权费用,头豹将根据您的引用需求向报告或文章发布者取得相应授权,并派专人与您进一步联系。

    请务必如实填写引用需求并按授权范围使用本报告或文章,如头豹发现您最终的引用目的超出所引用需求相应的授权范围,头豹有权要求您停止引用并就头豹因此遭受的损失追究您相应的法律责任。

    分享邮箱:

    碳中和推动中国能源转型重构

    立即收藏

    碳中和推动中国能源转型重构

    501
    2021年中国碳中和实现路径和投资机会(新能源篇)
    2021年中国碳中和实现路径和投资机会(新能源篇)

    头豹研究院

    发布时间

    2021-11-18 00:00

    提示
    您是否想更快速、便捷地将数据图表直接导入到文档中?使用头豹助手office插件,一键导入,灵活办公,高效开启!
    不再提示

    全文字数:3250字,精读时间:6分钟

    本文援引于报告《2021年中国碳中和实现路径和投资机会(新能源篇)》,首发于头豹科技创(www.leadleo.com)。


    头豹科技创新网内容覆盖全行业、深入垂直领域,行业报告每日更新;政策图录、数据工具助您轻松了解市场动态;智能关键词轻松搜索,直奔行业热点内容。

     

    诚挚欢迎各界精英交流合作,头豹承接行业研究、市场调研、产业规划、企业研究、商业计划、战略规划等业务,您可发送邮件或来电咨询。

     

    客服邮箱:CS@leadleo.com 咨询热线:400-072-5588

     

    核心摘要: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中国宣布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积极响应《巴黎协定》应对气候变化,主动做出减排承诺,对于加速中国能源的转型与重构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低碳化、清洁化和高效化是中国能源发展的大势所趋,以光伏、风电、储能和氢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是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有效途径,这意味着新能源将成为未来中国40年重点发展的产业,拥有无限的市场机遇和发展空间。

     

    全球多国承诺碳中和目标,全球构建低碳经济格局

    全球气候变暖引发一系列自然灾害问题,对全球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给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全球变暖最主要的原因,为抑制全球进一步变暖和环境问题的恶化,目前全球超过50个以上的国家相继以政策宣示、行政命令等形式,提出在21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与承诺。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中国宣布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积极响应《巴黎协定》应对气候变化,主动做出减排承诺,对于加速中国能源的转型与重构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新能源产业是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的途径,拥有长达40年的投资机遇,具有无限的市场潜力

    碳中和意味着从化石能源时代向非化石能源时代过渡的开始,因此低碳化、清洁化和高效化是中国能源发展的大势所趋,以光伏、风电、储能和氢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是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有效途径,这意味着新能源将成为未来中国40年重点发展的产业,拥有无限的市场潜力。目前中国新能源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其市场化机制、产业链结构尚未完全成熟,行业竞争格局仍未完全定型,相关企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红利政策、度电成本稳步下降等因素驱动下,中国光伏装机规模有望于2025年达到693GW

    政策加持,光伏潜力无限。2020年以来,国家能源局、国家发改委对光伏产业均提出了与国家战略相适应的政策,对装机规模、金融补贴等各方面实施了政策引导,并为光伏电站的建设提供地区层面的资源协调,通过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升光伏发电的消纳和存储能力,实现光伏发电大规模开发及高水平的消纳利用,为光伏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光伏度电成本逐年下降。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以及光伏组件、逆变器、跟踪支架等关键设备的效率提升,中国光伏度电成本逐年下降,由2010年的2元/Kwh持续下降至2020年的0.35元/Kwh,降幅为83%。2021年后,中国大部分地区光伏度电成本可实现与煤电基准价同价,约0.33-0.35元/Kwh。未来随着材料和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光伏成本有望在2050年达到0.1元/Kwh。

     

    中国光伏装机规模实现快速增长。2021年之前,在补贴政策的驱动下,中国光伏装机量实现快速增长,于2020年末达到253GW。平价时代下光伏有望打开市场空间。随着政策持续推动以及度电成本的快速下降,2021年中国光伏行业迈入平价上网时代,走向市场化。未来在平价上网背景下的光伏行业有望打开行业发展空间,于2025年装机规模达到693GW。

      

    技术工艺不断精进推动度电成本的下降,中国风电装机规模有望于2025年达到602GW

    风电行业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重点鼓励发展的行业。自2011年起,中国政府便对发电行业发展提出了长达40年的发展目标及规划,并被纳入中国“十四五”规划重点发展产业,不断陆续出台一系列的产业支持政策,仅2021年上半年,便出台7项国家政策,在地区协调、优惠补贴、产能规划等方面予以较大力度的支持。在全方位的利好政策驱动下,中国风电行业未来势必将迎来持续性的快速增长。

     

    中国风电度电成本逐年下降。随着技术工艺不断进步和材料成本持续压缩(如零部件成本下降,以及叶片直径增加扫风面积从来带来度电成本的下降),中国风电的度电成本的2016年的0.41元/Kwh下降至2020年的0.32元/Kwh。度电成本的快速下降,以及中国风电行业逐步走向市场化(2021年中国风电行业正式进入平价元年),将大幅提升风电的竞争力,进一步打开风电市场空间。

     

    2020年在行业补贴退坡政策的推动下,中国风电市场迎来陆上风电的“抢装潮”,产业链上下游景气度高涨,风电装机规模快速增长至282GW。平价时代下风电装机规模有望迎来再次爆发。2021年中国风电行业正式进入平价时代,市场化竞争将进一步促进风电产业的技术进步及供应链成熟,风电或将从补充性能源升级为主要增量能源,于2025年装机规模达到602GW。

     

    中国新型储能锚定3,000万千瓦的装机规模目标

    储能是被纳入中国“十四五”规划重点发展的行业,是确保“双碳目标”得以实现的支柱型产业。上述《指导意见》是为加快“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部署,并首次从国家层面提出装机规模目标,预计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接近当前的10倍,充分展望了储能广阔的市场规模。

     

    电池技术进步及管理效率提升带动储能系统成本大幅下降,储能成本在过去10年间年均降幅10%-15%。近年来,全球对消费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的需求大幅增加,刺激了对电池技术的投资与研发,从而降低了储能电池组件的单位成本。同时,由于制造业和供应链管理的设计进步和效率提升,促进由其他硬件、软件、工程、采购和施工组成的BOS的成本以每年约10%的速度下降。预计于2030年,储能系统将下降至165美元/Kwh。

     

    中国电化学储能规模快速增长。在政策红利、技术进步以及新能源电力系统高速发展的带动下,中国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呈快速上升趋势,由2016年0.3GW增长至2020年的3.3GW,CAGR为82.1%。未来随着光伏、风电逐渐由补充性能源升级为主要增量能源,其装机规模将持续提升,将带动电化学储能规模增加。此外,叠加储能系统成本下降带动市场需求上升,预计中国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于2025年达到30GW。

     

    深度解读:氢能源车未来有发展前景吗?

    2019年中国国务院首次将氢能产业发展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随后氢能源更是被纳入中国“十四五”规划重点发展产业,多项政策陆续出台,明确了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的战略地位,以降低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推动中国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2020年10月,由工信部指导下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指出,在2025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10万辆。2030年-2035年,实现氢能源汽车的大规模推广应用,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00万辆左右。

     

    电力成本和电解槽投资成本的下降推动绿氢制取成本持续降低,预计于2050年,绿氢制取成本将低至1美元/kg·H2。绿氢即可再生能源(如光伏风电)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得益于技术进步、材料成本下降及效率提升,中国光伏风电度电成本持续下降,从而带动绿氢成本下降。此外,随着更大的电解槽体及更先进的工艺技术的更新迭代,电解槽的效率得以显著提升,从而推动绿氢成本的持续下降

     

    根据《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2020》,预计中国氢能源汽车保有量由2020年的7,352辆增长至在2025年的10万辆,CAGR为68.5%,市场规模将达到800亿元。目前中国政府主导氢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不断加大对客车、物流车的采购,因此在2030年前,客车、物流车是氢能源车规模增长的主要力量,在氢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占比预计在80%以上。2030年后,随着燃料电池系统技术的成熟以及成本下降,重卡和乘用车的规模将快速扩大。

      

    重点关注企业

    通过深度研究中国新能源行业潜在受益标的,头豹建议重点关注隆基股份、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等企业。

    相关推荐

    panel标题
    提示主题内容
    碳中和推动中国能源转型重构,光伏,风电,氢能,储能,碳中和,行业报告
    提示信息

    头豹的程序员小GG强烈建议您使用谷歌浏览器(chrome)以获得最佳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