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业分析角度看18A创新药企: 细胞免疫治疗,糖尿病,传染病,呼吸系统疾病和罕见病药物篇

    2022-02-14 18:55
    头豹研报

    2021年港股18A生物科技公司发行投资系列研究报告:(三)18A规则下的港股生物科技上市公司的机遇和调整(制药)(下)

    2022-03-01

    本文援引于报告《2021年港股18A生物科技公司发行投资系列研究报告:(三)18A规则下的港股生物科技上市公司的机遇和调整(制药)(下)》,首发于头豹科技创新网(www.leadleo.com)。

    头豹科技创新网内容覆盖全行业、深入垂直领域,行业报告每日更新;政策图录、数据工具助您轻松了解市场动态;智能关键词轻松搜索,直奔行业热点内容。

     

    诚挚欢迎各界精英交流合作,头豹承接行业研究、市场调研、产业规划、企业研究、商业计划、战略规划等业务,您可发送邮件或来电咨询。

     

    客服邮箱:CS@leadleo.com 咨询热线:400-072-5588

     

    核心摘要: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制药赛道的47家企业中已摘-B企业有4家,已上市31家,已递表12家,占18A企业总数66.2%。该赛道企业专注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眼科、生物疫苗、细胞治疗、糖尿病、传染病、呼吸系统疾病和罕见病9大领域的新药研发生产商业化业务。2020年中国医药行业市场规模达1.6万亿元,预计整体以6.8%年均复合增速增长,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扩增至2.3万亿元。其中化学药在医药行业仍占最大比重,2020年化学药以7,945亿元占49%的医药市场;其次是中药以4,880亿元占医药市场30%;生物药2016-2020年年均复合增速最快,2020年市场规模占医药市场21%

     

    北海康成登陆登港交所, 18A迎来“罕见病药第一股”

    2021年12月10日,北海康成-B (01228.HK)登陆港交所。北海康成是一家立足中国、专注于罕见病的全球领先生物医药公司,致力于研究、开发及商业化具变革性的疗法。在《中国罕见病定义研究报告2021》中,首次将“新生儿发病率小于1/万、患病率小于1/万、患病人数小于14万的疾病”列入罕见病。

     

    18A是指香港交易所在2018年8月应时推出《联交所上市规则》第18A章内容,阐述了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赴港IPO原则和具体内容。从18A规则推行以来,同股不同权回来了百济神州等一批企业,愈发成为香港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港股18A生物科技公司全景图

    根据公司主要产品管线划分,75家企业分别处于制药、医疗器械、前沿医疗技术三个赛道,其中,已盈利摘掉生物B标志的企业有4家,已上市企业有44家,递表未上市的有23家。


    18A生物制药子赛道公司总市值7,374.3亿港元,中位数96.5亿港元,二八效应明显

    截至2021年12月31日,18A生物制药子赛道的已上市35家企业中,市值过100亿的有16家,占比45.7%;市值过200亿的有9家,占比25.7%;市值过500亿的有3家,占比8.6%,整体市值中位数96.5亿港元。通过分析发现,18A生物制药赛道公司二八效应明显。总市值7,374.3亿港元的35家生物制药企业中,第一名百济神州2,143.7亿港元的占总市值比例高达29.1%,其市值基本相当于2-5名的市值总和,也接近于市值后27家18A生物制药公司的全部市值总和。

    18A生物制药企业专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眼科、生物疫苗、细胞治疗、糖尿病、传染病、呼吸系统疾病和罕见病9大领域

    香港联交所于2018年4月份修订主板上市规则,新增第18A章《生物科技公司》,允许未有收入、未有利润的生物科技公司提交上市申请,香港交易所成为越来越多生物科技公司的首选上市地。新冠疫情爆发加速了医疗健康行业发展,包括制药公司、疫苗,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其他快速增长的子行业。基于18A全景图,本章节选取生物制药赛道分析,截至2021年12月31日,18A生物制药子赛道公司共47家,其中已摘-B企业4家,已上市31家,已递表12家,企业专注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眼科、生物疫苗、细胞治疗、糖尿病、传染病、呼吸系统疾病和罕见病9大领域

     

    2021年中国首个细胞治疗产品获批上市,随着更多细胞免疫治疗产品获批,市场预计于2030年达584亿元,市场潜在空间巨大

    细胞免疫疗法是一种将免疫细胞(主要为T细胞)注入患者体内以治疗癌症的免疫疗法。细胞免疫疗法的主要类型包括CAR-T、TCR转导T细胞(TCR-T)、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和自然杀伤(NK)细胞疗法。目前,中国大部分被选为CAR-T疗法临床试验研究中心的医院为三甲医院。由于三甲医院拥有优秀医学研发能力、具备资质的人员及充足实验室和设备,因此更有可能获得对患者提供CAR-T疗法的资格。中国已拥有逾1,400间三甲医院,且预期更多医院将取得提供CAR-T疗法的资质,该技术能力将有助于中国CAR-T市场的增长。

     

    中国肿瘤免疫治疗市场预计到2025年将增至人民币889亿元及于2030年将增至人民币2,728亿元,肿瘤免疫治疗有望成为中国市场的主要肿瘤治疗方法之一。随着未来先进治疗方法的出现,癌症将成为一种慢性病,癌症患者的生存前景将得到改善。

     

    中国的细胞免疫治疗市场规模预计于2021年至2025年由人民币13亿元升至人民币16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7.9%,预期CAR-T产品将于2023年前后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在中国上市,且预期第一批细胞免疫治疗产品将于2021年上市。随着更多细胞免疫治疗产品获批,市场预计于2030年达人民币584亿元,2026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1.6%。

    中国抗糖尿病药物市场预计将从2021年的人民币746亿元增加到2025年的人民币1,16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7%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状态,会导致人体各种组织尤其是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和器官衰竭。

     

    糖尿病可分为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等几个类型,其中Ⅱ型糖尿病占比可达96.0%。糖尿病药物种类较多,可分为胰岛素类、双胍类、磺脲类、格列奈类、α-糖苷酶抑制剂类、噻唑烷二酮(TZD)类、GLP-1类、DPP-4抑制剂类、SGLT-2抑制剂类,目前也有将两种不同药物组合制成复方制剂。

     

    中国拥有最多糖尿病患者,预计患者数量将持续增长。中国市场上的抗糖尿病药大多为传统药物,而DPP-4、GLP-1及SGLT-2抑制剂等创新药物的销售收入仍较少。随着糖尿病患者收入的不断增加、国家医疗保险范围的不断扩大及抗糖尿病创新药的不断推出,中国抗糖尿病药物市场预计将从2021年的人民币746亿元增加到2025年的人民币1,161亿元(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11.7%)及2030年的人民币1,675亿元(2026年-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7.4%)。

     

    中国的传染病药物市场将以比全球市场更快的速度迅速增长,从2019年的326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486亿美元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中国的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3类,共40种。COVID-19疫情凸显了开发传染病治疗方案的必要性,提高了公众对传染病的严重后果的认识,对疾病认识的提高将有助于提高传染病患者的检测率和治愈率。

     

    中国的传染病药物市场将以比全球市场更快的速度迅速增长,从2019年的326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486亿美元(不包括疫苗)。与全球市场相似,抗病毒药物预计将成为增长最快的传染病细分市场,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70亿美元。

     

    虽然中国对传染病药物尤其是抗病毒药物的需求十分巨大,但目前创新疗法的供应量较低。随着创新抗病毒药物不断推出、监管环境不断优化、疾病诊断方法不断改善、居民疾病防控意识不断增加和支付能力的提升以及传染病药物可及性不断提高,预计中国的传染病药物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

     

    全球呼吸系统药物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将由2021年的940亿美元增至2025年的1,24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3%

    呼吸系统和肺部疾病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呼吸系统和肺部疾病为中国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第三大死因,主要症状为咳嗽、胸痛、咳痰、呼吸受阻,严重者出现呼吸窘迫、缺氧甚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呼吸系统疾病具有典型的年龄特征,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将会进一步扩大患病人群。从哮喘和COPD的流行病学特征来看,哮喘高发于儿童、COPD高发于成人。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呼吸系统形态学和功能方面都发生变化,加之长期吸入有害气体、粉尘、病毒和细菌,老年人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增高。

    全球呼吸系统药物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将由2021年的940亿美元增至2025年的1,24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3%。哮喘是全球性流行病,随着患者群体增长,未来十年全球哮喘药物市场预期将于2025年及2030年分别达到397亿美元及500亿美元。另一方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药物市场拥有巨大潜力,全球市场规模预计于2025年进一步增至333亿美元,并于2030年增至394亿美元,2021年至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1%,2025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2%。

     

    中国罕见病药物市场将急剧增长,由2020年的13亿美元急速增至2030年的25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4.5%

    《中国罕见病定义研究报告2021》报告首次提出“中国罕见病2021年版定义”,即应将“新生儿发病率小于1/万、患病率小于1/万、患病人数小于14万的疾病”列入罕见病。罕见病市场是生物医药市场的一个分支,专注于发现、发展及商业化治疗影响少数人群的疾病。目前80%的罕见病属遗传性,且75%的病例于儿童时期开始发病,五岁前的死亡率为30%。总体而言,罕见病预计会影响全球3.5%至5.9%的人口。

    全球罕见病药物市场的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350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3,833亿美元,2020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1.0%。其中,预计中国罕见病药物市场将急剧增长,由2020年的13亿美元急速增至2030年的25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4.5%,而美国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同期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10.5%及10.0%。中国罕见病药物市场于2016年及2020年分别占全球罕见病市场的0.4%及1.0%,随着医保深化改革,市场推出更多创新药物及提升可及性,预计于2030年市场份额将占全球6.8%,凸显中国罕见病市场前景理想

     

    重点关注企业

    通过深度研究18A港股生物科技上市公司制药企业,头豹建议重点关注永泰生物,科济药业,华领医药,腾盛博药,爱科百发和北海康成。

     

    推荐阅读

    TCR-TC疗法:实体瘤治疗新思路丨头豹研究院发布《2019年中国TCR-TC疗法行业概览》

    受益于自身免疫疾病诊断需求提升,自身抗体检测行业快速发展丨医疗健康系列丨头豹研究院发布《2020年中国自身抗体检测行业概览》

    传染和感染类POCT: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与防控的重中之重丨头豹研究院发布《2019年中国传染和感染类POCT行业概览》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