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挚欢迎各界精英交流合作,头豹承接行业研究、市场调研、产业规划、企业研究、商业计划、战略规划等业务,您可发送邮件或来电咨询。
客服邮箱:CS@leadleo.com咨询热线:400-072-5588
政府大力推进、城市积极性高涨,智慧交通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作为智慧交通建设的科技中坚力量,自动驾驶公司加速入局,逐鹿十万亿规模新蓝海。
为此,头豹研究院特推出《2022年中国自动驾驶行业深度研究报告——风口已至,自动驾驶企业加速入局智慧交通》。报告基于对自动驾驶与智慧交通的供给分析,研究了中国头部自动驾驶公司的进场模式、技术路线与商业化落地情况。
阅读和下载完整版报告,请点击《2022年中国自动驾驶行业深度研究报告——风口已至,自动驾驶企业加速入局智慧交通》或至文末查看报告全文。
核心摘要
1、 头豹研究院测算到2030年中国城市智慧交通市场规模将达到117,327亿元,2022-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12.6%。
2、 2021年智慧交通投资额达到153.91亿元,创历史新高。自动驾驶公司积极拥抱智慧交通产业,头部初创自动驾驶公司融资活跃,大部分进入到C+轮次。小马智行、蘑菇车联、文远知行、智加科技、滴滴自动驾驶和momenta估值达到百亿人民币级别。
3、 代表性企业中百度起步早,围绕自动驾驶、智慧交通多点布局;蘑菇车联拥有“车路云一体化”全栈解决方案,商业化落地规模大、速度快;华为硬件能力突出,在交管领域经验丰富;腾讯以数字孪生软件能力为核心,为交通管理提供工具。
4、 智慧交通技术密集,关系到国家战略安全。自动驾驶企业需要建立自主可控的技术壁垒,高度重视数据安全。企业需要对城市场景有丰富理解,思考各城市间方案的复用与迁移,着眼解决痛点问题,打磨杀手级服务。
政府大力推进与城市积极性高涨,智慧交通市场规模超十万亿
近年来,国家持续出台宏观发展纲要,从顶层设计上指引智慧交通发展方向。2022年1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围绕“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从“基本特征、评价维度、评价指标”三级设置20项指标,包括交通核心装备的国产化率,综合交通智慧化中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的水平。2021年12月中央网络安全信息化委员会发布《“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也强调了开展“智能网联”设施建设和应用推广工程的重要性。各省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制定地方智慧交通落地政策。政策大力推进与城市积极性高涨,智慧交通成为实现交通强国的主要切入点,迎来爆发式增长。
头豹研究院预测2030年中国智慧交通市场规模将突破十万亿级,市场增长空间广阔。智慧交通的应用场景可以划分为城市轨道交通、城市高速交通以及城市道路交通三大类,其中包含道路智能化升级、交通云控平台构建及自动驾驶车辆落地运营等。头豹研究院预测,到2030年中国智慧交通市场规模将达到117,327亿元,2022 - 2030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2.6%。
投资额创历史新高 头部自动驾驶公司融资活跃估值高企
自2019年起智慧交通投资热度爆涨。2021年投资额创历史新高,达到153.91亿元。近两年,自动驾驶公司积极拥抱智慧交通产业,头部初创自动驾驶公司融资活跃。大部分公司进入到C+轮次,小马智行、蘑菇车联、文远知行、智加科技、滴滴自动驾驶和momenta估值达到百亿人民币级别。 其中,小马智行估值已高达85亿美元、文远知行估值40亿美元以上;蘑菇车联、智加科技、滴滴自动驾驶和momenta估值在30亿美元以上。不难预测,随着智慧交通产业爆发式增长,拥有全栈技术和落地运营能力的公司估值将快速增长,如蘑菇车联这类公司投资价值较大。
全栈方案、场景理解与城市管理者视角是核心要素
交通属于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和服务性行业,智慧交通的本质是提高社会公共服务价值。各地方政府担当法规制定、整体规划和统筹部署的重要职能。基于中国国情和地方特色,头豹认为具备以下三点要素的企业才是与政府合力建设智慧交通的首选:
第一,走 “单车智能 + 车路协同”的技术路线,具备全栈解决方案能力。交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单车智能无法穷尽长尾问题、成本高昂。“单车智能+车路协同”是对单车智能的升级,突破技术瓶颈,提升自动驾驶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降低成本,加速商业化落地。2020年2 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11个部委联合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网联”与“协同”两大关键。中国坚持“单车智能+车路协同”的技术路径。同时,全栈式解决方案是保障智慧交通高效建设的关键。相较于分包模式,全栈式解决方案能够减少由于软硬件结构、标准不适配带来的建设与沟通冗余等问题,能够在极大提升建设效率的同时,显著降低成本,减轻财政支出负担。因此政府在选择智慧交通合作商时,具备全栈解决方案能力的公司会更受青睐。
第二,拥有丰富的场景理解与落地经验。智慧交通涉及场景广泛,覆盖Robotaxi、Robobus、无人环卫、无人安防、智慧物流、智慧园区、智慧港口、智慧高速、智慧机场等领域。而每一个细分领域具体到场景内部,还需要做本地化的工程落地,匹配场景需求。城市之间也面临道路状况、交通基础设施、出行习惯上的差异,如上海的高架隧道多,北京司机习惯加塞等,不同场景对自动驾驶公司系统性工程化问题的解决能力都有不同要求。因此,具有落地经验和丰富场景理解,以及技术储备的公司能应对更多需求。
第三,具备城市管理者视角。智慧交通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数字化的先行领域。参与到智慧交通中的企业不仅要具备跨产业、跨领域的技术能力,还应具备城市管理与治理者视角,在前期规划中同时考虑到当地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问题。例如如何以智慧交通为抓手带动相关产业链升级,增强数字经济比重和城市整体竞争力;如何在自动驾驶车辆落地运营中平衡道路、停车等城市资源,做到有序、可控、节制。
智慧交通供给由单车智能+车路协同全栈自动驾驶公司领衔
随着第二批试点城市开放、越来越多创新示范城市积极投入到智慧交通建设中,众多企业加速入局。供给则由以百度、蘑菇车联为代表的单车智能+车路协同全栈自动驾驶公司领衔,其它企业包括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以单车智能见长的细分赛道玩家、大唐高鸿等传统交通服务商,还包括了主机厂、出行运营商,以及提供硬件、芯片、地图、云服务等基础支撑的公司。
代表性企业中百度起步早,围绕自动驾驶、智慧交通多点布局;蘑菇车联拥有“车路云一体化”全栈解决方案,商业化落地规模大、速度快;华为硬件能力突出,在交管领域经验丰富;腾讯以数字孪生软件能力为核心,为交通管理提供工具。
针对每个代表企业的详细分析与自动驾驶参与智慧交通发展的深度思考,可点击文章开头链接下载或阅读下方报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