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或文章可用于微博、微信公众号、新闻网站等一般性转载,或用于企业的公开市场宣传,或用于企业投融资咨询、上市咨询等用途。这些引用可能是免费的,也可能产生额外的授权费用,头豹将根据您的引用需求向报告或文章发布者取得相应授权,并派专人与您进一步联系。
请务必如实填写引用需求并按授权范围使用本报告或文章,如头豹发现您最终的引用目的超出所引用需求相应的授权范围,头豹有权要求您停止引用并就头豹因此遭受的损失追究您相应的法律责任。
【引语】
自2010年以来,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移动智能终端快速普及,给用户的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同时,新能源汽车、车联网、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发展,极大推动了中国集体出行服务市场的升级与发展。
集体出行服务平台是指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构建服务平台,整合供需信息,提供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为有集体出行需求的用户提供预约汽车服务。
集体出行服务平台属于O2O商业模式,O2O又称离线商务模式(Online To Offline)指通过线上营销线上购买带动线下经营和线下消费,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O2O中整个消费过程由线上线下两部分构成,线上为消费者提供平台,线下为消费者提供实际服务。O2O通过把实体的服务产品引导到线上平台上完成交易,用户可通过线上操作享受到线下的服务。
集体出行服务平台利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分析乘客需求,设计优化路线,线上整合消费者乘车需求与司机闲置车辆供给,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平台以技术赋能连接需求方和供给方,成为整合和配置资源的媒介,另外提供包括汽车保险、维修保养等增值服务拓宽盈利方式,收费模式包括佣金、服务费、广告费等。
中国集体出行服务平台行业经历了三个较为明显的发展阶段:①2014-2015年的试水发展期:这个阶段互联网共享出行行业迅速扩张,企业开始从单人出行延伸布局到多人出行,开展集体出行线上业务;②2016-2017 年的规范调整期,2016年开始国家政策出台要求规范调整网约车行业,一些存在问题的企业和商业模式被淘汰退场;③2018年开始的成熟转型期,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发展,集体出行服务平台商业模式逐渐趋向成熟化,行业向平台化、智能化、定制化等方向发展转型。
中国集体出行服务平台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车辆提供商、支持服务商与技术供应商,中游为以第三方包车平台与自营包车服务商的集体出行服务商,下游由广泛的企业与个人用户组成。
上游
车辆是集体出行重要的载体,集体出行行业上游的车辆供应主要为中大型客车,包括公交车、座位客车以及校车。
中游
集体出行服务平台中游参与者依托平台整合资源,提供出行服务,以技术赋能产业链上下游用户,集体出行服务商主要包括C2C平台模式与B2C自营模式。
C2C模式的企业提供独立的第三方服务平台连接用户和汽车服务提供商形成交易,负责匹配供需信息,不提供车辆资源,车辆及驾驶员资源主要来源于汽车租赁公司及私家车队,车型种类丰富,涵盖多个出行场景。
B2C自营模式为企业自购车辆,拥有运营车辆的所有权及使用权,对车辆与司机进行垂直管理,并直接以用工形式雇佣专职司机,拥有严格的准入规则与管控能力,设置统一的标准化车辆与服务标准,提高了服务的质量与安全性。
现阶段C2C模式平台受到资本青睐,占据市场优势,但同时C2C模式佣金比例高,存在对车辆和司机的合规管理风险。
下游
集体出行服务平台下游用户分为企业和个人用户。企业用户的用车需求场景包括商务接待、展会、会议、团建、年会、出差、通勤等,企业用户的用车需求分为长期与单次,长期用车客户为员工经常出行或经常为客户安排出行的企业,企业通过与平台签订长期协议价,按周期进行统一结算。协议价格不随季节与时段变化,员工无需结账与报销流程,平台提供用车报表使用车开支透明可控,帮助企业合理控制预算,系统化管理。
单次出行的企业在平台进行定制下单,签订单次用车协议,预付结算。平台根据企业的具体用车需求(时间、人数、具体行程、特殊需求)进行报价,安排车队服务。
个人用户的出行场景多为休闲旅游,包括短长途旅行、婚礼婚庆、家庭包车等。用户根据需求在平台下单后,平台进行智能报价,用户预付定金,平台根据算法匹配车队,车队接单后完成行程服务,用户评价后车队收款。
头豹的程序员小GG强烈建议您使用谷歌浏览器(chrome)以获得最佳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