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及中国铝土矿行业发展概览

    2022-08-12 09:52

    1.      全球及中国铝土矿行业发展概览

    1.1.      铝土矿特征及分类

    自然界中含铝矿物和岩石种类丰富,如铝土矿、页岩、明矾石、霞石正长岩、黏土、煤矸石、粉煤灰等,这些矿物及岩石都可以作为提取铝的原料。不过,根据开采难度、铝元素含量占比等来看,铝土矿具有较高的商业开采价值,成为金属铝的主要材料来源。

    铝土矿通常是指以一水软铝石、一水硬铝石、三水铝石为主要矿物,高岭土、赤铁矿、针铁矿、石英、蛋白石、金红石、锐钛矿等为次要矿物所组成的集合体。

    从形成的地质过程来看,铝土矿是一种在近地表强风化作用下形成的残积岩。全球铝土矿矿床类型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红土型和岩溶型。红土型铝土矿矿床的矿石主要是三水铝石或三水铝石及一水软铝石混合型矿石,易采易溶,是优质的铝工业原料。据国际铝业协会数据,此类型矿床储量占全球铝矿总储量的近90%,是全球最主要的铝土矿矿床,主要分布于南北纬30°之间的热带、亚热带范围,一般在大陆边缘的近海平原、中低高地、台地和岛屿附近位置可见。

    1.2.      中国铝土矿发展概览

    中国铝土矿储量相对不足,仅占世界总量的3.3%左右。同时,中国铝土矿下游市场需求规模庞大,加之环保政策限制,导致中国铝土矿进口规模一直处于全球最高水平。

    在加大进口力度和充分利用国外资源的同时,我国逐步加大铝土矿探采力度。我国铝土矿开采历史较久,最早始于1911年,而铝土矿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的。特别是进入80年代,1983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成立以后,我国铝土矿的地质勘探和铝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新建和扩建了以山西铝厂、中州铝厂为代表的一批大型铝厂。建立了从地质、矿山到冶炼加工一整套完整的铝工业体系,铝金属及其加工产品基本可满足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

    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2021年中国铝土矿已查明资源储量约为10亿吨,估计总储量超过100亿吨。不过,中国铝土矿资源质量相对较低,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分类标准,三级及以上铝土矿资源占比合计不超过30%,这也对我国铝土矿的利用水平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我国铝土矿分布高度集中,山西、贵州、河南和广西四个省(区)的储量合计占全国总储量的90.9%左右(山西约41.6%、贵州约17.1%、河南约16.7%、广西约15.5%),其余拥有铝土矿的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储量合计仅占全国总储量的9.1%左右。我国铝土矿的主要分布地区中,铝土矿的类型也存在较大不同。

    1.3.      全球铝土矿资源分布及特征

    铝土矿具有全球分布广泛、地域集中度高的特点,主要分布在几内亚、澳大利亚、巴西等国。红土型铝土矿主要分布在非洲西部、南美洲北部、印度、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北部和西南部,岩溶型铝土矿主要分布在南欧、加勒比海地区、亚洲西部和中国。2021年,全球已查明的铝土矿资源约为300亿吨,几内亚、澳大利亚、越南以及巴西4个国家的占比超过60%。与储量分布有所不同,目前全球铝土矿的主要开采国家为澳大利亚、几内亚和中国,其中以澳大利亚和几内亚占比最高。不过,与资源体量相比,几内亚的铝土矿开采程度还有待提升。

    按照2021年全球铝土矿开采量来测算,全球铝土矿的静态使用年限在80年以上,同时部分国家或地区不断有新探明的铝土矿出现,因此铝土矿的供应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都将保持稳定。中国铝土矿储量远低于几内亚、澳大利亚等国家,也低于同处于亚洲地带的越南和印度尼西亚,中国对铝土矿的进口依赖在短期内仍将存在。

    1.4.      全球铝土矿行业发展限制因素

    1.4.1.       政策趋严,铝土矿开采受到更多限制

    近年来,矿产资源政策法规逐渐收紧,对建立和实施矿业权出让制度、优化石油天然气矿业权管理、改革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和管理方式等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制度创新。法律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于2020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资源税按照《税目税率表》实行从价计征或者从量计征。

    矿产资源制度改革对矿业权出让制度作出了更明确的规定,严格控制协议出让,对铝土矿企业的矿业权出让做出了更严格的限制,使得铝土矿开采受到了更多的约束。

    1.4.2.       自然条件受限,矿床开采难度较大

    对我国而言,自然条件的限制,使得铝土矿矿床的开采难度逐渐加大。我国铝土矿的质量较差,加工困难,耗能大的一水硬型矿石占全国总储量的98%以上。我国铝土矿的另一个不利因素是适合露采的铝土矿矿床不多,据统计只占全国总储量的34%。严苛的自然条件,使得我国亟需在铝土矿开采方面加大技术投入,以扩大铝土矿产能。

    1.4.3.       下游需求加大,对铝土矿资源合理配置提出更高要求

    中国铝土矿除了分布集中外,以大、中型矿床居多。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储量大于2000万吨的大型矿床共有31个,其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49%;储量在2000~500万吨之间的中型矿床共有83个,其拥有的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37%,大、中型矿床合计占到了86%。如何有效规划管控国内铝土矿资源配置则成为我国铝工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从国内市场来看,铝土矿资源供不应求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内需过大,电解铝、氧化铝落后产能存在较大占比,所以合理控制内需是较为关键的一点。

    1.5.      铝土矿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5.1.       扩大国际合作,优化资源配置

    铝作为重要的资源,关系着基础设施建设和日常生产生活,铝的正常供应对全球各个国家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自1821年在法国南部首次发现铝土矿以来,近200年的找矿与勘查工作表明,铝土矿具有全球分布广泛、地域相对集中的特点,全球铝土矿资源集中在几内亚、澳大利亚等少数国家,与铝的广泛需求形成鲜明对比,造成铝土矿开采存在资源配置不均等一系列问题。

    促进铝土矿开采的国际合作是保障铝土矿资源价值利用最大化的有效手段,满足铝土矿资源国和需求国的共同利益。几内亚、巴西等国资源丰富,但技术条件落后,通过国际合作,可以扩大当地开发能力,提高经济产出。

    1.5.2.       加大技术投入,提升开采水平

    铝土矿不同矿山差别很大,造成开采难度不一。开采难度大,对技术要求极高,同时也造成了较大的经济和时间成本。中国国内铝土矿大多为露天开采,地下开采几乎为空白。

    2016年建成的段村-雷沟铝土矿,是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地下开采铝土矿山。段村-雷沟铝土矿河床下岩层十分复杂,需要进行精确的采准切割、地面建设、水土保持等工程。

    对我国而言,随着铝土矿勘探的不断推进,将有越来越多复杂的铝土矿被发现,只有加大技术投入,才能提升开采水平,以满足开采要求。

    1.5.3.       加强政策引导,完善产业环境

    近年来,铝土矿大规模、无需开展引发的环境污染、低质破坏等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铝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是铝土矿开采的可持续性,只有合理规划铝土矿开采计划,严格铝土矿开采监管,才能确保铝土矿开采符合当地环保与发展要求。与铝产业飞速发展相对应的是,在河南、山西等铝土矿资源丰富的地区,出现了大量无序开采优质铝土矿的现象,铝土矿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对我国铝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今后,在政策上应加强对铝土矿资源开采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合理利用铝土矿资源,不断完善产业环境。

    本文来源于头豹科创网,原创内容,作者:头豹研究院。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support@leadleo.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详见说明。如您有商务合作需求,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