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系统公告
panel标题
提示主题内容
关闭验证

人机验证

拖动滑块使图片为正

图片加载中...
刷新验证刷新
客服电话:400-072-5588
|
小程序|公众号|服务号
微信扫一扫 进入头豹小程序头豹小程序

投射阅读

重新获取

微信扫码 关注头豹公众号头豹公众号
微信扫码 关注头豹服务号头豹服务号
文字纠错
欢迎来到
头豹LeadLeo
注册后,开启专业之旅
    6000+独家行研报告
    1,000,000+行研中间件
    涵盖3000+细分赛道
    500,000+自有专家库
    数、图、表一键搜索,
    在线阅读,下载报告
免费扫码注册登录
全站报告畅读
(独家版除外)
服务号二维码
二维码已失效,点击 重新获取
微信扫码 关注公众号立即注册登录
补全个人信息×
完善个人信息即可免费获赠50头豹点
(可用于兑换全站报告、数图表等)
  • 上传名片补全
  • 手动补全

相册选择

图片上传大小不能超过5MB

性别:
行业:
接受通过邮件、短信等形式向我推送优质订阅信息内容
引用授权说明:

本报告或文章可用于微博、微信公众号、新闻网站等一般性转载,或用于企业的公开市场宣传,或用于企业投融资咨询、上市咨询等用途。这些引用可能是免费的,也可能产生额外的授权费用,头豹将根据您的引用需求向报告或文章发布者取得相应授权,并派专人与您进一步联系。

请务必如实填写引用需求并按授权范围使用本报告或文章,如头豹发现您最终的引用目的超出所引用需求相应的授权范围,头豹有权要求您停止引用并就头豹因此遭受的损失追究您相应的法律责任。

分享邮箱:

港股18A生物科技行业动态解析 | 头豹洞察发布会

收藏

港股18A生物科技行业动态解析 | 头豹洞察发布会

203
2023年港股18A生物科技行业发展白皮书(简体版)
2023年港股18A生物科技行业发展白皮书(简体版)

头豹研究院

发布时间

2023-5-17 00:00

提示
您是否想更快速、便捷地将数据图表直接导入到文档中?使用头豹助手office插件,一键导入,灵活办公,高效开启!
不再提示



自2018年18A规则推出以来,港股18A板块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生物科技公司的首选上市地。受益于香港资本市场的创新扶持制度,18A企业拥有更通畅的上市路径,并可获得更多的资金扶持,促进自身产品和技术的国际化和全球化。

 

从上市进展、行业板块分布、细分行业市场特点等角度,港股18A生物科技企业分布呈现出多元化、高端化、差异化的竞争全景,并涵盖多个创新赛道。截止至2022年12月31日,共有64家企业通过18A规则递表或上市,包括56家已上市公司,8家递表公司,其中6家公司已摘B。

 

在巨大的未被填补的临床需求下,PD-1/L1、CAR-T、ADC、mRNA、基因编辑等不断涌现的新兴技术所展现出的巨大潜力,且在政策、资本及技术的多项推动因素下,18A生物科技板块未来可期。

 

18A板块已经过了狂热、回调等不同阶段,那么现阶段,18A板块发展环境如何?行业的全景图谱呈现出什么样的面貌?有哪些细分赛道与新兴赛道表现出高增速与大体量?它们的增长逻辑和市场关键驱动力为何?

 

2023年,头豹研究院将持续关注港股18A生物科技行业动态,6月21日,头豹研究院正式发布2023年港股18A生物科技发展行业动态研究成果,以下为第一手直播回顾,期待与您共同探讨。

 

如果您对相关报告感兴趣,或有意向采购,请扫码联系我们的客服进一步咨询:

 

18A资本市场深度解读

 

何婉怡

头豹研究院医疗行业高级分析师 


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覆盖港股上市的生物科技领域细分行业优质龙头,分享生物科技长期发展红利。中国生物科技行业作为国内医药政策红利和巨大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的最直接受益者,其发展空间广阔。

 

香港生物科技行业指数表现

 

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选取了恒生行业分类中生物技术、药品、医疗保健设备相关上市公司,以及通过港交所18A规则上市的公司,旨在反映香港上市生物科技公司的整体表现。

 

指数成分股汇聚了国内生物科技行业的龙头企业,截至2022年12月30日,恒生香港上巿生物科技指数共包含66只成份股,其中公司名称结尾有[B]字以作标识的生物科技公司有22家。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收益弹性较大,长期跑赢恒生指数和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截至2022年12月30日,恒生香港上巿生物科技指数收益表现优于同期恒生指数和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具体上,同期相对恒生医疗保健超额收益+15.9%,相对恒生指数超额收益+30.6%(非年化)。

 

市值及细分行业表现

 

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兼顾大小盘,市值分布相对均衡。截至2022年12月31日,恒生香港上巿生物科技指数中市值超1,000亿人民币的成份股5只,权重占比31.4%;大于等于500亿人民币小于1,000亿人民币的上市公司11只,权重占比31.0%;规模大于等于300亿人民币的公司合计26只,三者占比合计76.4%。

 

整体而言,其成份股中大市值的公司数量较少,但由于指数加权方式为流通市值加权,因此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占比更高,规模小于100亿人民币的公司占比仅有6.3%,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整体市值分布较为均衡,兼顾大小盘风格。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成份股选取侧重公司长期成长能力。

 

从细分行业看,截至2022年12月31日,恒生香港上巿生物科技指数中主营业务为从事研究、开发和制造有关生物物质产品的公司,利用基因分析和遗传的生物技术公司数量占比最高为40.9%;从事研发、生产及销售药物的药品公司数量权重占比为39.4%;从事医疗保健设备公司占比相对较少,占比19.7%。

 

长期看,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加剧,国内对生物医药方面的需求将快速释放,医疗保健支付稳步提升下,将有效支撑医药行业新兴技术的成长,药品、生物技术和医疗器械等细分行业将长期受益,相关公司未来长期成长能力突出。

 

龙头公司发展现状

 

港股生物科技公司通过被纳入港股通,增加更多融资机会支持高研发投入,以便于持续健康发展。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在2020年11月25日发布的施政报告称,为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中央支持两地扩大金融互联互通,加快香港上市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和内地科创板股票在符合特定条件下纳入标的,这一政策出台为香港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了大量融资机会。


截至2022年6月10日,港股生物科技公司中已有30家纳入港股通,其中有以研发、生产及商业化创新型药物为主的Biotech公司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以提供药物研发全流程服务为主的CRO公司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等;以提供创新高值医疗器械公司启明医疗-B、心通医疗-B等。

 

港股生物科技市场估值水平

 

从市盈率PE(TTM)看,港股生物科技整体估值处于历史分位数的65.0%水平,或继续有估值修复动力。在国内外监管变化、市场情绪波动、融资环境转冷和疫情反复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下,港股上市生物科技板块经过1年多剧烈下跌,截至2022年12月31日,绝大多数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个股的估值历史分位数处在50%以下的底部位置,其中康诺亚-B、京东健康、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和四环医药市盈率分位数更是处在历史区间低位。整体而言,近三年的港股生物科技指数整体市盈率(TTM)中位数为115.49倍,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其港股生物科技指数市盈率(TTM)为133.7倍,处于分位数的65.0%水平,整体估值水平不高,未来或有估值修复动力。

 

市销率是股票的总市值和营业收入的比值,对于成长期、业务规模正在扩张的尚未盈利的公司而言,市销率是较为普遍的估值指标。截至2022年12月31日,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的历史市销率PS(TTM)在经过2021年初行业过热情绪消散、虚高估值回归合理水平,其市销率PS(TTM)仅为1.6倍,处于2020年以来36.6%低点分位,所以港股生物科技行业的估值水平具有较高吸引力。

 

港股生物科技行业投融资环境

 

那么,哪些因素将有望推动生物科技市场回暖呢?首先关注市场的投融资环境。目前,全球及中国生物医药投融资环境逐渐边际转暖。从前三季度同比增速变化看,全球及中国一级市场医药行业投融资状况仍在恢复中。2022年前三季度全球一级市场医药行业投融资规模为199.5亿美元,同比下降29.0%,中国医药行业投融资规模54.2亿美元。同比下降49.2%。

 

从单三季度环比增速变化看,全球及中国医药行业投融资状况边际趋暖。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一级市场医药行业投融资规模47.5亿美元,环比下降11.4%,环比降幅显著趋缓,中国三季度实现医药行业融资15.6亿元,环比增长0.6%,出现边际转暖迹象。对国内生物科技公司来说,在没有产品收入或产品收入较少的情况下,外部融资是研发活动的主要资金来源,所以在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环境逐渐回暖,港股生物科技公司市场表现值得期待。

 

港股生物科技行业政策解析

 

药品审评速度明显加快,助力生物科技和创新属性较强的公司研发提速,缩短上市时间。中国近年的药政改革引入了一系列药品加快审评审批路径,以加速药物开发和审评。在日益完善的审评体系和逐渐丰富的加速审评路径下,中国创新药的平均上市审评时间呈逐渐缩短趋势。

 

由Nature数据显示,自2015年一系列药改政策出台后,NMPA的IND审批时间比改革前平均缩短414天,改革后药品的NDA审批时间也比改革前缩短了441天。这表明NMPA在审批方面不断提高审批的效率,鼓励新管线的发展,加快了中国创新药产品上市步伐。

 

医保简易续约规则细化,明确价格降幅预期,全国药品集采影响边际递减。2022年6月13日,国家医保局发布《2022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细化了调整规则,企业定价策略和选择更加丰富。调整范围扩大为鼓励仿制药、儿童药、罕见病用药;同时细化续约规则,其核心逻辑为,谈判药物对医保基金带来的增量支出越多,降幅越大,对应的规则分别为纳入常规目录、简易续约、重新谈判;同时,非独家、非集采药品,通过竞价的方式来形成价格。

 

上海阳光药品采购网发布《第七批国采拟中选结果》,本次集采药品涉及31个治疗类别,适应症范围扩宽,但本批集采中标品种平均降价幅度为48.0%,降价幅度较往年更为缓和,略小于此前五批药品集采的降幅、也小于市场预期,反映药品集采的影响逐批递减。

 

同时,医保目录调整速度加快,创新药通过以价换量进一步加快了放量速度,提升销售额爬坡曲线,提高投资回报率。医保是中国最大的医疗服务购买方,进入医保目录有助于大幅度加快药品销售放量速度。中国医保目录以前是每5年左右调整一次,医保局成立后每2年调整一次,新产品进入医保目录的频率大幅度加快,有助于新产品快速放量,提升销售额爬坡曲线,提高投资回报率。自2016年起,医保部门直接与药企谈判,每年均有创新药品通过谈判进入医保,创新药谈判降低价格换取医保报销,通过以价换量进一步加快了创新药的放量速度。


医保目录每2年一次动态调整+每年1次医保谈判,加快了创新药进入医保目录的步伐。创新药从获批至进入医保目录的平均时间从2017年的54.2个月缩短到2020年的21.2个月, 时间逐渐缩短,临床急需创新药物加速纳入医保。通过医保谈判进入医保目录的药品数量也大幅度增加,有助于提高药品投资回报率。

 

高值耗材市场发展现状

 

高值耗材市场在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趋势下,长期景气度有保障,且由于集采政策边际变化,创新性高值耗材生物科技公司更受投资者青睐。中国高值耗材领域总体国产化率较低,仅骨科创伤、心血管介入领域品种国产化率较高。

 

2020年冠脉支架及骨科创伤领域高值耗材国产化率分别达到75.0%及68.0%,其他主要高值耗材品种国产化率均不足40%,未来国产替代率进一步提高的空间较大。例如国内心脏瓣膜产品以美敦力、爱德华等外资企业为主,国产产品较少,未来随着国家政策对于创新器械的支持,启明医疗-B、心通医疗-B等生物科技公司产品市占率有望提升。

 

罕见病治疗行业发展现状

 

政策的利好将持续推进药企进行罕见病药物研发。2022年1月,国家药监局发布了《罕见疾病药物临床研发技术指导原则》,明确应遵循一般药物的研发规律,同时更应密切结合罕见病自身特点,在确保科学的基础上,采用更为灵活的设计,充分利用有限的患者数据。更明确了当目标适应症发病率极低、可招募患者极少时,可考虑采用单臂试验设计。

 

孤儿药临床研发成功率高于其他疾病药物,从研发到上市全周期来看,孤儿药临床I期到获批的成功率17.0%,而所有疾病的研发成功率为7.9%,仅为孤儿药的一半。孤儿药较高的研发成功率将给予药企研发信心,同时在罕见病药物临床试验优惠政策的背景下,未来将有更多药企开展罕见病药物研发。

 

18A制药板块发展概况

 

罗潘林

头豹研究院医疗行业高级分析师


自2018年18A规则推出来,创新药、罕见病治疗、高科技医疗器械等领域的企业陆续赴港上市,港股市场生物科技板块迎来大繁荣。港股18A板块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生物科技公司的首选上市地,“18A”也逐渐成为了“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板块”的代称。

 

从上市进展看,截止至2022年12月31日,共有64家企业通过18A规则递表或上市,包括56家已上市公司,8家递表公司,其中6家公司已摘-B。

 

从行业板块看,64家企业分布于制药、医疗器械、前沿科技,其中制药行业共有45家企业,医疗器械17家,前沿科技2家;已摘-B企业的6家企业均为制药企业。

 

从赛道特点看,纵观全球市场,细胞免疫治疗赛道是增速最高的,预计全球细胞治疗市场规模由2021年的19亿美元增加至2025年的9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7.5%;肿瘤赛道是行业体量最多的,预计2030年全球肿瘤药物市场规模达到4,845亿美元。聚焦中国市场,细胞免疫治疗仍为增速最高的赛道,预计中国细胞免疫治疗市场规模2021-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达87.9%。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赛道不仅是分布企业数量最多的,也是摘B企业最多的。

 

近年来,归因于医药企业利用香港资本市场的创新制度安排,尤其是通过资本市场投融资功能,有效推进了行业的发展,促进企业产品和技术的国际化和全球化,在政策和资本市场的双重推动下,未来18A赛道将有更多优质生物科技企业登陆资本市场,“18A”生物科技公司将受益于行业大趋势发展,未来可期。

 

肿瘤药物行业驱动力及发展趋势

 

肿瘤药物为当下热点赛道之一。肿瘤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疗法和免疫疗法,治疗药物种类繁多,可分为化学药和生物药,其中生物药以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ADC药物,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和溶瘤病毒为主。靶向疗法和免疫疗法正在作为先进疗法将为癌症治疗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从肿瘤药物市场的发展驱动力和发展趋势来看,患者群体与创新药需求的增长为肿瘤药物市场主要驱动力,2021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数达4.7百万例,约占全球癌症发病数25%,且预计于2025年进一步增加至5.2百万例,虽然目前中国肿瘤药物市场仍是化疗药物为主,但已向更先进、更有效的靶向疗法及肿瘤免疫疗法转变,对创新药物的未被满足需求正在不断增加;

 

精准疗法、联合疗法将成为肿瘤治疗的主旋律,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和检测效率的提高及生物标志物的识别,基于患者自身肿瘤状态的精准治疗成为可能,而且临床研究表明PD-1、PD-L1抗体联合化疗、靶向疗法(包括VEGF)通路抑制剂或其他类型免疫疗法的联合可显著提高疗效。

 

癌症治疗慢病化成为趋势,由于可使用更多创新疗法及药物,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已变得更长。由于癌症治疗慢病化的趋势,癌症患者的用药时间随着生存期延长而增加。

 

免疫性疾病行业驱动力及发展趋势

 

自身免疫疾病是指人体免疫系统错误攻击机体的疾病,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活化有关。自身免疫疾病包含100多种不同类型,可以影响身体的任何部位。遗传及环境因素均可能引致自身免疫疾病,可能导致器官衰竭,给患者造成长期且严重的经济负担。生物疗法对治疗模式产生深远变化,全球大量患者需用生物药治疗自身免疫疾病。

 

未来,生物制剂有望逐步取代小分子靶向药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领域主流。伴随生物药创新研发的推进,中国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生物制剂市场迅速增长,自身免疫性疾病生物制剂将取代小分子靶向药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的主要治疗方式,持续获得市场份额。

 

眼科药物行业驱动力及发展趋势

 

接下来我们看看眼科药物行业,中国眼疾患者群体庞大,眼科药物需求缺口高。眼部疾病包括眼睑疾病、角膜疾病、虹膜睫状体疾病、眼底疾病等数十种。中国十大常见眼疾包括屈光不正、结膜炎、干眼症、白内障、睑缘炎、视网膜疾病、斜视、弱视、青光眼及葡萄膜炎。在全球眼部疾病患病群体中,中国眼疾患者人数占比相对较高。但中国眼科疾病诊断率较低、眼科护理资源稀缺、治疗意识匮乏以及眼科创新药的缺乏,故眼科药物需求缺口高,市场具有强大增长潜力。

 

从眼科药物市场的发展驱动力和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眼科疾病患病率高、治疗率低,政府持续对细分眼部疾病提出相关政策规划,2022年国家卫健委发布《“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重点关注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两类重点人群,提升眼科医疗服务能力。此外中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缩短创新药审批周期的政策,有望将进一步加快解决未满足临床需求的药物开发及商业化进程,政府利好政策将推动眼科药物市场的快速发展。

 

生物疫苗行业驱动力及发展趋势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生物疫苗行业。疫苗通常包含一种或几种来自病原微生物或类似病原微生物的抗原,并在服药后通过诱导特定免疫应答,提高对特定疾病的免疫效力。在人体免疫系统中,特异性抗体会和特异性抗原结合,引发免疫反应,保护人体不受病原微生物感染。

 

中国将疫苗分为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其中一类疫苗为政府部门免费向社会提供,社会群众应当按照政府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接种。第一类疫苗一般以儿童常规疫苗为主。二类苗则由社会群众按照自己的意愿自费选择接种或不接种的疫苗类型。

 

从生物疫苗市场的发展驱动力和发展趋势来看。健康意识及对第二类疫苗的负担能力不断提高。中国经济稳步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故医疗保健支出增加。居民健康意识不断提高,掌握健康知识人数比例不断增长。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疫苗接种意识及接受度有所提高,疫苗接种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多价疫苗、联合疫苗以及创新疫苗成为主流趋势。疫苗研发作为长期目标,将推动疫苗开发,提高疫苗可接受性及成本效益。中国疫苗市场的多价疫苗及联合疫苗主要有跨国公司生产,由于需求缺口大,国内公司正大力开发多价疫苗及联合疫苗。此外,在COVID-19爆发后,创新型疫苗研发受到格外关注。

 

已开发的国产疫苗进入全球市场。中国政府目前鼓励疫苗开发商及生产商大力生产并出口疫苗,目前,中国已有四种国产疫苗通过WHO预认同,同时超过20种国产疫苗正在申请WHO预认同。

 

细胞免疫行业驱动力及发展趋势

 

细胞免疫疗法是一种将免疫细胞注入患者体内以治疗癌症的免疫疗法。细胞免疫疗法的主要类型包括CAR-T、TCR转导T细胞(TCR-T)、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和自然杀伤(NK)细胞疗法。与普通癌症治疗相比,细胞免疫治疗具有以下优势。


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激活T细胞靶向特定肿瘤抗原。部分活化的T细胞分化为受体细胞直接或间接杀死肿瘤细胞,而其他活化的T细胞亦可以促进B细胞分化成产生抗体的浆细胞。

 

适应性: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会经常出现突变,使其能够逃避靶向治疗和免疫系统。免疫系统能够针对突变抗原产生少数的T细胞和B细胞,这些免疫细胞可以在体外被激活和扩增,然后注回患者体内,从而杀死突变的肿瘤细胞。在细胞免疫疗法中,肿瘤抗原将会在T细胞杀死肿瘤细胞后释放,从而能依次激活更多T细胞和B细胞杀死突变的肿瘤细胞。

 

持久性及长效性:细胞免疫治疗能刺激身体的免疫记忆并延长免疫系统的抗肿瘤反应。部分活化的免疫细胞成为记忆细胞,可以维持识别抗原的特异能力并在随后的抗原入侵期间清除病变细胞。因此,相较于传统癌症疗法,癌症免疫疗法的持久性在预防肿瘤复发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细胞免疫行业

 

从细胞免疫治疗市场的发展驱动力和发展趋势来看,主要有以下四点。

(1)不断扩大的癌症患者群。受人口老龄化加剧、不断改变的生活方式及环境问题等因素影响,癌症发病人数在过去几年稳步上升。由于可供选择的有效癌症治疗方法有限,一旦CAR-T细胞疗法等新治疗解决方案在治疗实体瘤领域展现出卓越的疗效,预计将推动有关疗法的发展。

 

(2)支付能力提升。受惠于经济快速增长,中国居民可支配平均收入于过去五年显著增长,预期未来仍会进一步增加,使得患者更有意愿及有能力支付更昂贵的治疗费用。此外,由于利好的监管环境,商业医疗保险的需求显著上升,预期居民医疗保健开支将逐步增加,患者对昂贵创新疗法的接受度日益提高。

 

(3)利好政策。自2017年起中国医疗体系迎来深化改革,包括颁布多项鼓励药物创新、简化临床试验及新药申请审批流程以及扩大医疗报销范围的政策。例如若在提交IND申请起计60日内未收到药审中心的否定或质疑意见,IND默认许可制度允许申请人可按照提交的临床试验方案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目前逾十种细胞免疫治疗产品已获得默示许可并已开始临床试验,预计会推动中国细胞疗法市场的发展及增长。

 

(4)适应症向实体瘤扩展。由于受实体瘤折磨的癌症患者数量明显多于血液恶性肿瘤患者,预计越来越多的公司将投入大量资源开发用于治疗实体瘤的CAR-T细胞疗法。CAR-T属于细胞治疗中的自体疗法,自体疗法与患者的免疫系统兼容性更好。CAR可与肿瘤细胞表面上的抗原结合,以触发细胞内信号传导,从而激活T细胞以消除肿瘤细胞。鉴于市场潜力与实体瘤发病率持续上升,预计将CAR-T疗法发展为实体瘤可行疗法是行业增长重要动力。

 

传染病行业

 

从传染病治疗市场的发展驱动力和发展趋势来看,传染病药物需求增加,公众高支付意愿以及传染病药物普及率提升推动市场规模增长。传染病患者人数不断增加,此外,COVID-19疫情暴发提高了公众对传染病预防意识,对疾病认识的提高有助于提高传染病患者检测率,预计诊断率与治疗率的增长将推动对传染病药物需求。保险范围扩大,药物可及性提高及政府支持力度提升,促进传染病药物市场发展,且创新传染病治愈疗法可降低慢性病毒感染。创新药为患者带去极大成效时,患者支付意愿提高。对于可降低长期疾病风险及消除相关的社会不公正待遇的治愈疗法,也将产生很高的支付意愿。

 

创新疗法与长效治疗成为传染病的发展趋势。目前传染病药物市场有两类创新趋势,一是患者寻求治愈疗法需求不断增加。如HBV感染尚无根治治疗方案,患者需终生服药,故患者对创新根治疗法具有强烈需求。此外慢性传染病倾向于长效治疗,患者使用长效药物将引导新疗法发展

 

罕见病行业

 

罕见病是对一类患病率极低、患者总数少的疾病的统称。据美国罕见疾病组织官网信息,目前全球已知的罕见病超过7,000种,其中80%是遗传病,故儿童患者较多。每种疾病患者人数少,但数千种罕见病涉及的疾病范围较大。数据显示,全球罕见病患者已超3亿,其中50%为儿童。

 

罕见病通常诊断率较低,难以统计患者的准确数量。目前全球各国对罕见病尚未有统一的定义。美国将罕见病定义为患者人数小于20万的疾病;或患者人数大于等于20万,但预期治疗药品销售额难以收回研发成本的疾病。中国则以分批目录形式进行罕见病划定。

 

《中国罕见病定义研究报告2021》首次提出中国罕见病2021年版定义,即将“新生儿发病率小于1/万、患病率小于1/万、患病人数小于14万的疾病”列入罕见病范畴。罕见病症状复杂但病例稀少,诊断难度较大,平均确诊时长为1-3年。

 

中国罕见病新药上市速度加快。2021年美国FDA批准上市新药中,罕见病药占据50%。中国罕见病政策设计逐渐完善,市场加速罕见病药物上市。中国近3年,NMPA批准的罕见病药物数量逐年攀升

 

一方面多数罕见病由病理明确的基因突变引起,提高了罕见病用药研发概率,研发工作针对性越强,所需临床试验规模越小。


另一方面,罕见病患者需在特定的专科医院接受治疗,从而使企业获得针对重点目标患者群体的较高定价权,投入小规模精准销售成本。罕见病行业的商业模式效率较高,有利于加速罕见病药物的开发和商业化。

 

 

18A器械与前沿板块发展概况

 

郑桦

头豹研究院医疗行业高级分析师 

 

2015-2020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复合增速为19.3%,预计2020-2024E年会保持年均复合13.9%增速增长。截止至2022年12月31日,18A医疗器械赛道共17家企业,已上市企业14家,已递表3家。该赛道企业专注于血管介入、非血管介入、神经外科、糖尿病和分子诊断5大领域,其中血管介入领域是企业布局最大的子行业,共有10家,其中上市企业9家;前沿科技领域,18A前沿科技赛道目前主要以AI医疗影像和手术机器人行业为主,随着医疗AI第一股鹰瞳科技上市,标志着AI+医疗行业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加速发展。

 

血管介入器械行业

 

血管疾病治疗技术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及接入治疗,其中介入治疗凭借创伤小、介入部位精准、安全性高及治疗效果佳等优势,临床应用愈加广泛。

 

临床应用中,按介入产品使用的发病部位划分,血管介入器械主要作用于冠脉、脑血管和周围血管。目前冠脉介入手术市场已趋于成熟,2019年中国冠脉介入手术量达108.9万台,约占所有血管介入手术量的80.0%,而周围血管介入和脑血管介入手术量目前占据20.0%左右的市场手术总量,处于发展初期。

 

血管介入器械发展的驱动因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

第一,中国拥有大量瓣膜心脏病患者,而中国血管介入诊断率、治疗率及手术率较低。此外,国内有大量严重瓣膜性心脏病患者为手术风险高或无法进行手术的老年人,导致对经导管瓣膜治疗需求增加。

 

第二,改善心病诊断及患者评估将有助于选择适合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为患者带来裨益并刺激血管介入治疗市场。

 

第三,政策的支持,中国卫健委于2021年10月颁布《“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该规划特别提及政府将大力扶持介入治疗方案的研究。该规划的实施有望促进国内介入式心血管器械企业发展。

 

第四,血管介入疗法普及率提升。国内血管介入治疗产品仍处于临床试验或早期开发阶段。然而,随着技术产品将不断获得批准,推出市场的产品增加,血管介入治疗疗法将更为普遍,从而推动市场进一步增长

 

非血管介入器械行业

 

非血管介入手术指通过人体自然腔道或通过人体的小切口接近病灶而无需进入血管系统的微创手术。相较于传统开放性手术,非血管手术具有手术风险低、手术精确性提高等优势。目前非血管介入手术被广泛使用于各个医学专科,用于治疗肝、肾等肿瘤、子宫肌瘤或其他肝脏、胆囊以及胰腺疾病。其中内窥镜、有源医疗器械及无源耗材是非血管手术中最常用的医疗器械,通常在单例手术中一并使用。

 

非血管介入的市场驱动力和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随著世界人口老龄化加剧。预计2030年全球尿石症、COPD、胆囊及胆道疾病等慢性疾病分别达139.4百万例、19.6百万例及59.5百万例。非血管介入手术可治疗多种慢性疾病,患者人数增多。

 

第二,与传统开放式手术相比,非血管介入手术疼痛感小、失血量少、感染风险更低及恢复期更短。且随着非血管介入手术医疗器械的开发及创新,应用场景更加广泛,中国非血管介入手术量逐年上升。

 

第三,有利政策指引。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内窥镜列为癌症管理的首选器械之一。中国政府颁布一系列法律法规以促进内窥镜行业的发展,如2019年将电子内窥镜纳入鼓励类产业。

 

第四,产品创新升级。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有更多新产品问世。

 

第五,由于可重复使用内窥镜会导致污染,故可重复使用的内窥镜需妥善再加工。对经济型非血管介入手术需求不断增加,将推动对一次性内窥镜的需求。

 

第六,随着等离子电外科的重大技术改进,在非血管介入手术中应用等离子技术已取得重大进展及创新。目前等离子电外科手术已广泛应用于妇科、肿瘤科及普外科,预期等离子电外科将取代传统手术方式,扩展至更多学科。

 

神经外科器械行业

 

接着我们来解析一下神经外科器械,神经外科是主治由于脑部、脊髓等神经系统的疾病。神经血管疾病主要包括缺血性神经血管疾病及出血性卒中。


神经介入是一种新兴的微创临床技术,为许多脑与脊髓血管疾病开辟新思路和治疗途径。该技术适用于缺血性脑卒中、颅内动脉狭窄及大多数类型的颅内动脉瘤。神经介入手术相较于传统开脑手术,优势为拥有长达24小时的较长治疗时间窗口、药物可通过神经介入医疗器械以适当剂量直接向病变部分给药,减少患者副作用、微创手术后体表不留瘢痕。

 

神经外科器械行业的发展驱动因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患者人数快速增长。中国神经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高,病例因人口老龄化而持续增加。

 

第二,随着针对不同适应症研发更多创新的神经介入手术,医生与患者的选择更多,使得神经介入手术数目不断增加。

 

第三,神经介入作为新疗法,主要在大型医院进行,渗透率较低。随着神经介入器械的推广及升级,其装置已在更多医院所使用,渗透率上升。此外,能够进行神经介入手术的医生数目日益增长,有望进一步满足市场的临床需求。

 

第四,相比进口器械,预期优质价廉的国产器械将更可及且更具竞争力。随着更多的国内企业加大投资额并推出新产品,神经介入器械国产替代化进程有望进一步加速。

 

第五,产品不断升级创新。神经介入疗法的发展高度依赖器械升级及新兴创新产品。如过去数年取栓支架、抽吸导管及通路导管等医疗器械已较大程度改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模式。

 

糖尿病治疗器械行业

 

接下来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糖尿病治疗器械,根据发病机制不同,糖尿病可被分为I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糖尿病。其中,以II型糖尿病为主。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最广泛使用的药物之一。根据胰岛素给药方式分类,糖尿病治疗器械主要分为胰岛素泵、胰岛素笔、胰岛素注射器等。


糖尿病治疗器械行业驱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糖尿病治疗器械的公众认可度不断提高,故胰岛素器械使用率同步提升。

 

其次,中国I型糖尿病患者约占糖尿病总人口2%,其中约50%为儿童及青少年患者。I型糖尿病患者需使用胰岛素医疗器械辅助治疗糖尿病,故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治疗器械具有强烈需求。

 

再者,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开始得到广泛采用。与胰岛素注射相比,使用胰岛素泵可提高短期强化治疗效率,由于专家指引、诊断及治疗指南的发布,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已成为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手段,并逐步在中国医院推广。

 

最后,经临床证明,针对血糖控制及低血糖发生率,混合人工胰腺远优于开环胰岛素医疗器械。随着未来胰岛素泵、持续血糖监测系统及智能闭环控制算法技术的不断进步,预期临床效果更佳的人工胰腺产品将不断发展。

 

分子诊断行业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分子诊断行业,分子诊断是体外诊断发展最快的细分市场。相较于发展成熟的免疫诊断、生化诊断等技术,分子诊断具有检测时间短、灵敏度更高、特异性更强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传染性疾病、血液筛查、遗传性疾病、肿瘤伴随诊断等领域。

 

分子诊断的细分市场主要有:PCR、基因测序、原位杂交与基因芯片。在以上技术中,PCR技术是分子诊断领域应用最广泛、最成熟的技术,而第二代测序技术,即NGS是目前测序领域的主流技术。精准医学在癌症治疗中的发展促使肿瘤分子诊断及检测的临床使用及应用更加普及,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NGS技术的应用。

 

分子诊断市场驱动力和发展趋势主要有:

第一,迅速增长的老年人口。随着中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肿瘤精准医疗的需求有望增加,将推动分子诊断市场扩大。

 

第二,中国政府大力支持分子诊断及检测行业。2018年中国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原发性肺癌等18个肿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的通知》,表明采用基于IVD的治疗已成为主流趋势。自国家药监局于2018年7月首次批准基于NGS的IVD产品用于治疗选择以来,药监局已逐步放开有关产品的审批。此外,于2022年1月颁布的《“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支持发展分子诊断及检测用于疾病筛查和治疗选择。

 

第三,技术进步使得分子诊断及监测更能满足患者临床治疗需求,市场有望扩展到预后及监测以及早期筛查等领域。

 

第四,基于NGS的治疗选择检测将由肺癌扩至其他类型的癌症。由于就肺癌所发现的生物标志及所开发的抗癌药物最早且最多,基于NGS的治疗选择在肺癌检测中使用最为广泛。未来随着用于治疗其他类型癌症患者的生物标志物逐渐增加,将促使治疗乳腺癌及结直肠癌等其他类癌症的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应用增加,预期在中国基于NGS癌症治疗选择的渗透率将逐步提升。

 

手术机器人行业

 

前沿科技方面,我们首先来关注手术机器人领域,手术机器人是外科医生能够通过远程控制,以微小切口的精密操作方式进入患者体内的手术器械。手术机器人能极大克服开放手术与传统微创手术的缺点,竞争优势显著。

 

其主要优势表现在以下几点:(1)可提高精准度的手术区域,具有高解析三维图像与放大镜功能;(2)通过软件及算法去除震颤;(3)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减少外科医生疲劳;(4)精密手术切口微小,具有AI自动化功能。

 

随着人工智能科技的发展,机器人辅助手术正在获更多外科医生及患者认可。

 

手术机器人市场驱动力及发展趋势主要有:

第一,患者对微创手术认知加深。随着中国可支配收入增加及健康意识增强,患者期望有较好的预后、较少的术后并发症及疼痛、较小的伤口及较短的住院时间,患者对微创手术认知加深,由此推动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快速增长。

 

第二,关键技术持续创新。随着人工智能及医疗技术不断突破,中国企业开发的手术机器人正朝着微创及创伤较少的手术目标发展,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及相关技术创新,将进一步推动市场增长。

 

第三,国产替代。由于制造手术机器人所用核心技术及关键部件需申请专利,中国市场仍然依赖进口产品。故开发普及率更高的手术机器人逐步替代进口产品迫切且重要。

 

第四,临床应用更加广泛。受益于手术机器人在准确性,可靠性及精准度方面的优势,随着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预期持续进步,手术机器人将广泛应用在妇科、普通外科、胸外科及头颈外科等多种手术专科。

 

第五,普及率提高。目前由于成本高,手术机器人等高端医疗设备主要用于三级医院,但较少用于基层医院。未来随着制造及采购成本下降,手术机器人的应用将扩展至基层医院,提高手术机器人普及率。

 

第六,技术集成与智能平台建设。未来手术机器人有望更加智能化、专业化及个性化。人机互动系统与智能感知不断深入结合,伴随5G技术的发展,将提高手术精准度,使远程手术治疗技术更普及。此外,智能技术平台将整合不同手术机器人技术,支援多种机器人手术产品的研发。

 

AI医学影像行业

 

近年来,用于医学影像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从智能检测单一疾病到智能疾病诊断,贯穿整个临床工作流程,并进一步走向智能治疗选择,治疗计划、术中导航和治疗后评估,从而为整个医疗保健价值链中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令人信服的价值主张。

 

尤其是AI医疗器械可应用于不同癌症的放射学、内镜的病理影像和皮肤影像等方面,其在癌症的治疗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

 

近年来,AI医学影像行业的市场驱动力以及发展趋势主要有:

第一,深度学习算法不断进步。中国庞大人口的医学影像数据促进中国人工智能医学影像产业发展。据悉,人工智能在中国顶尖医院获得广泛采用,但尚未使用过人工智能相关影像产品的影像科医生占比高达74%,超过80%的影像科医生期望与人工智能公司合作,人工智能于医学影像领域存在巨大市场潜力。

 

第二,中国医疗资源缺口不断扩大。随着医学影像需求不断增加且技术复杂化,医生短缺情况愈发严重,故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第三,人工智能开始进入患者院前筛查、院内检测和诊断,以及治疗、介入治疗和术后康复等多方面。该等综合解决方案以疾病为中心、遵循智能及标准化的临床工作流程,为患者带来协同益处。

 

第四,采纳程度及渗透率扩大。随着医学界对其认可度和使用率的提升,人工智能预计将迅速渗透中国医疗影像行业。行业渗透率预期将由2020年的0.7%上升至2030年的41.3%,医学影像扫描量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0.9%。

 

第五,复杂疾病中的应用增多。利用先进的技术并整合不同的医学影像工具及模态,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预计将迅速扩展到更多疾病,推动基于人工智能的医学影像器械的疾病覆盖率。

 

第六,行业标准化与服务能力提高。预计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医学影像行业的标准化流程,包括数据质量、压力测试、质量管控及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的统一临床标准等多维度,有助于提升行业服务能力。并且诊断结果可在不同医院之间得到认可,从而促进中国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

 

 


至此,本次洞察发布会活动圆满结束,再次衷心感谢与会的所有嘉宾及各机构的支持。

 

头豹研究院将继续与各行业内参与者、投资者一起,秉持“让专业更专业”的理念,洞悉行业前瞻,抓住发展契机,共同推动港股18A生物科技行业的创新和升级,共谋未来发展新篇章!

 

号外!

头豹医疗行业交流群现已正式开放!

在这里,你可以与医疗行业大咖零距离交流,获得第一手头豹医疗领域研究成果,与关注同行业的数百名精英们互相切磋。

 

🔥本期入群通道已开放🔥

限时扫码回复“入群”加入

相关推荐

港股18A生物科技行业动态解析 | 头豹洞察发布会,行业报告
自2018年18A规则推出以来,港股18A板块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生物科技公司的首选上市地。受益于香港资本市场的创新扶持制度,18A企业拥有更通畅的上市路径,并可获得更多的资金扶持,促进自身产品和技术的国际化和全球化。从上市进展、行业板块分布、细分行业市场特点等角度,港股18A生物科技企业分布呈现出多元化、高端化、差异化的竞争全景,并涵盖多个创新赛道。截止至2022年12月31日,共有64家企业通
提示信息

头豹的程序员小GG强烈建议您使用谷歌浏览器(chrome)以获得最佳用户体验。